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请勿转载
最近阎学通老师在自媒体、各类媒体上特别火爆,在与以色列官员的对谈中,把对方怼得张口结舌。
我仔细看了整个过程,发现这事其实和媒体的提问方式有关系。现在大家都有点博流量的心思,所以很多议程设置方面的事,包括一些内情也不好明说。
阎学通老师一直就是这个风格,特别犀利,说话带着很强烈的情绪,而且向来言辞尖锐,圈里圈外早就知道。但他人特别好,非常仗义,是国际关系学界的老前辈,名望很高。
我倒不像很多人那样在那挖苦他,说他是故意表现,我不这么觉得。有人说他去年在网上被不少网友批评,因为当时他好像和美国大使见了一面,具体情况说不清,反正大家批评声不少;说他被美国大使表扬过,作为学者,他压力很大,所以这次才会这么表现。
我不认同这种说法。阎学通老师一直就是这个风格,而且他其实不太在乎网上的那些评价。他说的话都是发自内心的,但终究是个人观念、个人视角,咱们国家的立场和观点,还是要以官方的表态为准。
那咱们先说说第一件事,阎学通老师和以色列官员互怼,核心谈的就是反恐战争的老大难问题:你能消灭恐怖分子,却消灭不了滋生恐怖分子的土壤,所以恐怖分子就像韭菜,割了一茬,过阵子又长一茬。
但以色列的困惑也在这里。其实以色列在 “两国路线” 上不是没尝试过,可尝试之后,迎来的却是不断的人体炸弹袭击。
后来出现人体炸弹问题,沙龙就开始修隔离墙,修了隔离墙之后,为了保障隔离墙内的安全,他选择主动收缩 —— 以色列从加沙地带撤离,就和这件事有关。因为沙龙觉得,在一片敌对的汪洋大海里,守着几个定居点代价太高了,所以才撤了回来。就这样,以色列靠着隔离墙,靠着对哈马斯和巴解组织分而治之,也维持了一段时间的和平。
可后来哈马斯搞了一次大动作,这背后的大背景,是它的力量有了长足增长,在伊朗真主党的支持下,才敢这么干。但哈马斯没料到,自己这波大动作之后,以色列彻底不管什么文明底线了;以色列一旦不顾文明底线,就造成了巨大的人道主义危机。
阎学通老师对以色列的批评非常到位,但这种批评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 以色列不是没试过两国路线图, 但以色列是一个议会制国家,两国路线图这条路实在难走。
除非以色列民众能忍受这样的情况:在推进两国路线图的过程中,面对人体炸弹、哈马斯的各种袭击,能选择忍耐。但以色列这个国家,很难做到忍耐,这可能就是西方民主制国家的一个悖论 —— 它们很难接受为了长远目标,牺牲短期利益。
比如说,两国路线图启动后,双方都有破坏路线的力量。当时两国路线图推进时,巴勒斯坦那边肯定有激进组织搞破坏,不断发动袭击,那以色列报不报复?以色列国内也有两股力量,强硬派肯定要求报复。
最后,对两国路线都不满的巴勒斯坦强硬派和以色列强硬派,就这么互相配合:你袭击,我就报复,到最后,两国路线图彻底 “死亡” 了。
当年以色列有对巴勒斯坦态度非常温和的左翼政府时,巴勒斯坦人给以色列的回报又是什么呢?包括这次加沙冲突,其实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的那种默契,已经存在一段时间了,甚至出现过哈马斯掳掠以军巡逻队的情况,以色列当时也认了。现在以色列国内认为:自己每一次让步,换来的都是变本加厉的袭击,那干脆就不解决这个问题了。
以前有个学者跟我说过,巴勒斯坦问题,就像以色列屁股里的弹片,不致命,但好不了,一直疼,会流血,却又死不了,就是定期流血罢了。现在就是这么个状态。
阎学通老师讲的都是道理,但这些道理说服不了以色列人了,以色列人觉得,自己的让步没有任何意义。阎学通老师说,先让巴勒斯坦建国,之后再和主权国家谈,但巴勒斯坦当年搞统一选举时,巴解组织不是被哈马斯从加沙打跑了吗?
以色列这个国家,它的政体有个薄弱点 —— 很难接受本国国民遭到绑架、袭击这类事。比如说,推进两国路线图的道路是曲折的,需要付出代价,那以色列全体国民能说 “这个代价我认了,谁家有人被绑了、被杀了,都是活该,我认了”吗?要是以色列有这个决心,那阎学通老师的理念才算现实。
但问题是,它是议会制国家,政局高度不稳定,现在又是自媒体时代,民众情绪很容易被调动起来。所以像阎学通老师这样深谋远虑的战略家,在以色列根本没法维持一个稳定的政府,这就是西方民主制的悖论:民意接受不了为实现长期战略目标,必须付出的那些短期痛苦代价。阎学通老师是大战略家,能接受这种取舍,但内塔尼亚胡要是敢接受,他的政府立马就垮台了,这事儿也确实难办,咋整都不行。
其实这次真正有意思的事,是以色列对卡塔尔的袭击。就像参会的以色列官员自己坦率承认的那样,这就是个错误。因为这直接打破了海湾国家长期以来的一个信念:主要的安全威胁来自伊朗,不是来自以色列。所以海湾国家其实一直和以色列在暗中勾结,沙特和以色列的合作非常密切。
当然,卡塔尔被炸也有它自身的原因。卡塔尔在中东地区,是典型的 “小国大外交”,它的半岛电视台,一天到晚去别的国家 “搞东搞西”,除了不报卡塔尔自己的事,其他哪个国家的事都报。而且各个国家都视为眼中钉的反对组织,卡塔尔都会给点钱,以此增加自己的影响力。
但海湾国家这次的想法是:不管卡塔尔有多少小动作,你以色列打它,起码让我们意识到,现在的以色列不像以前了,它带来的威胁不光是什叶派,犹太人也是威胁,这就促使沙特和巴基斯坦走到一起。因为以色列的空军太厉害了,而在整个南亚、中东地区,唯一能和以色列空军较量的,就是巴基斯坦。
以色列空军是一流的,巴基斯坦空军也是一流的;甚至可以说,如果印度人自称自己的空军是一流的,那巴基斯坦空军就是超一流的,而且巴基斯坦整个空军体系非常健全。要是将来沙特和巴基斯坦走近,对以色列在中东地区的霸权扩张,会是一次重大遏制。
这不仅对以色列是威慑,对胡塞、对伊朗,也会形成压力。所以这件事,有可能成为一系列多米诺骨牌的开端,以色列袭击卡塔尔,或许是个重大战略错误。
最近从埃及、沙特、卡塔尔的各种表态能看出来,海湾国家不再相信美国的安全保障了。这对我们来说不是坏事,海湾国家可能会更彻底地抛弃幻想,在某种程度上,采取更务实、更中立的态度来处理中美之间的博弈。这对中国无疑是个利好,所以美国现在也很恼火。美国表面上还在力挺以色列,但实际上,私下里已经在告诫、甚至严厉警告以色列了。只不过现在内塔尼亚胡已经骑虎难下了。
内塔尼亚胡现在的想法大概是:不管怎么样,先把加沙推了再说,可能还想尽快动手,推平之后再重启中东和谈。现在的问题是,哈马斯还能撑多久?如果最后哈马斯接受流亡,哪个国家会接收他们?以色列这次打了卡塔尔之后,谁还会接收哈马斯呢?总不至于像当年的巴解组织那样,跑到北非去流亡吧。
土耳其能接收这么多巴勒斯坦人吗?约旦肯定不会要,卡塔尔也不会要。真像特朗普说的那样,把他们都迁到希腊半岛去?埃及恐怕也不会同意。所以哈马斯流亡到哪儿,本身就是个大问题。
恐怕中东整个地区的和平进程要重启,得等这一波 “洗牌” 结束才行。内塔尼亚胡轰炸卡塔尔,就是过度狂妄、过度膨胀了。我一直不觉得加沙之战会是以色列国运的转折点,但我觉得,以色列轰炸卡塔尔,可能是它的一个重大战略错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