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御赐的婚书下来,小姐几乎哭塌侯府的房顶。
主母和世子跪在小姐跟前不知道磕了多少头,小姐最终还是按着良辰吉日出嫁了,她说至少,那泼天的富贵还在。
或许因为我是世子身边的丫鬟,又或许因为我做的馄饨实在太好吃了,小姐把我当作陪嫁一同带进了宁国侯府。
可惜我动作太慢,勇毅侯府的馄饨陷还没做完,又来宁国侯府做新陷 料了。
三书六礼,十里红妆,小姐热热闹闹的进了宁国侯府。不曾想这新婚当晚,就出了大问题,这侯府二公子竟不能人道!且因为身体残缺,心理扭曲,欢好之时喜欢用长鞭抽打身边女子,
那些可怜的通房丫头多数是那么被活活打死。
当晚浑身鞭痕衣不蔽体的小姐在府里惨叫一夜,第二天我去送馄饨的时候,都发起了高烧。
二公子见我低眉顺眼,尝了口馄饨,笑道「手艺不错,当年我在北境守关之时这可是难得的好东西,只可惜你这丫头生得实在丑陋,眼小嘴阔,一身葱味,难闻的很,以后没有吩咐,就不要来内院了。」
我连连磕头称是,幸好长得丑啊,不然迟早要被打死。
归宁那天,小姐咬牙切齿地说要侯爷替他报仇,侯爷正欲发作。
二公子哈哈一笑,满不在乎地改稻为桑的政策激得民怨沸腾,勇毅侯爷是文臣,流民真造起反来,还需要他宁国侯的武将们挡上一 挡,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他保证就算世子杀了他最宠爱的三弟,他也不会打死侯爷最宠爱的小姐,又说侯爷还有世子,勇毅侯的爵位还需人袭承,宁国侯在朝堂上也需要有人共谋,互惠互利的大好事无需计较太多。
主母劝小姐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小姐反手一个巴掌把主母扇倒在地。
哭得通红的眼睛盯死世子,恶狠狠的像是淬了毒。
众星捧月的侯府小姐向来心狠手辣,因为我娘撞见她私通,便雷厉风行地虐杀了照顾后院十多年的芸娘,如今受到这般侮辱,怎么会善罢甘休?
10
这天,小姐拿着我的籍契和她的腰牌找到我,要我帮她去买一种叫醉春风的酒。说酒买回来,就放我回家。
我打听了一下,这醉春风是上京城最烈的催情药酒,是上流公子贵女间的隐秘。
二公子有个亲卫叫战启,以前是同他一起出征的兄弟,因为从战火里救出了二公子,所以就留在宁国侯府上做了侍卫。
府里都称赞战启忠心护主,其实我知道,他们二人恨透了彼此,二公子恨战启救回了自己,他宁愿死在战场上也不愿像现在这样窝囊度日,战启恨二公子恩将仇报,他那后背重重叠叠的鞭痕和小姐背后的如出一辙。
这是都小姐告诉我的,她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有力的盟友,她叫我机灵点,别坏了她的好事。
城里的百姓快没饭吃了,毁掉的稻田种上了桑苗,外省的粮食迟迟无法借调,有些地方买卖起了人肉。
百姓起义,流民四起,侯爷也被降职了。
娘家式微,这下,二公子房里的鞭声更响了。
世子曾说过,外头饥荒,饿死多少人,打死多少人,又与他们有何干系呢?
你看看,多少还是有点干系的。
我记得那夜雨下的特别大,各房都早早地睡下了,雨声大的掩盖了一切作恶的声音。
天微亮的时候我被同屋的丫头摇醒,说大事不好,我家小姐杀人了。
我赶到堂屋的时候,小姐衣不蔽体地抱着战启冷掉的身体,浑身上下没一块好肉,脑袋上的一个血洞呼呼啦啦的往外流着血,正在含糊不清的絮絮叨叨「我只是想吓唬吓唬他,没想要他的命啊。」
地上飘着白天我叫人送来的醉春风的酒单。
我以为小姐嘴里的他是战启,其实是二公子,不过二公子比战启幸运,重伤而已。
哪个男人能接受眼皮子底下被戴绿帽呢,更何况还是一个自己憎恨的奴才。
11
侯爷赔了大半的财产带拿着和离书带着痴傻的小姐回了家。
他实在是舍不得这个白月光留下来的独女。
要是如此舍不得,又怎会在归宁那天狠心赶走她呢?
所以人啊,真是复杂得很。
回到勇毅侯府,侯爷责骂我为何没看好小姐。
我抖若筛糠,战战兢兢地哭着问侯爷,难道忘记芸娘了么,小姐的事情,哪个下人敢管,那可是要被拔了舌头沉井的!
现下小姐痴的厉害,府里念我陪了小姐这么些年,把我留在了她身边贴身照顾。
其实我知道,小姐疯癫难驯,我又知道她伤人始末,把我俩关在一起,无非是想让我闭嘴做事罢了。
老爷心疼的说是他害了她,给我升了月例要我尽心尽力,好生照料。
其实不给我升月例我都会尽心尽力,毕竟她身上现在这么多疤,做出来的馄饨太柴了。
虽说散了大半家产,可是侯府里还是十分富裕,吃穿用度的规格还是往日的模样,想来这些年,对外宣称「清官第一」的勇毅侯爷是真没少贪污。
可惜,他拼命往家里捞,世子拼命往外头送。
那个不争气的世家公子不知不觉间已从花楼走向了赌坊。
主母时常温温和和地劝他,生逢乱世,要低调行事,可是这个向来花天酒地惯了的世家贵子,哪会理睬这个无比宠爱他的母亲呢。
毕竟他的母亲气急了,也只是多掉两滴眼泪而已。
因为他的招摇,百姓间开始流传起勇毅侯爷富可敌国的消息。
说那勇毅侯府吃的是山珍海味,喝的是琼浆玉液。
我低头看了看爬满虱子的馄饨汤,暗自笑了笑,然后 又一勺接着一勺的喂进小姐的嘴里。
此时在侯府外面,倭寇已经登上了城外的码头。
一时间,朝堂外忧内患,人人谨言慎行以求明哲保身。
世子爷也开始小心翼翼起来,可惜为时已晚,毕竟勇毅侯府富可敌国的消息早就传遍了武林郡的大街小巷。
当初散播这些消息,都靠那些每日从我泔水桶里抢食吃的乞丐。
这些乞丐原先大多是改了桑田的良民,可惜桑田里长不出粮食,只能到处乞讨。
别的贵人家的泔水里只有些剩菜剩饭,勇毅侯府的泔水里居然飘着大白馒头和鲜肉馄饨。
这勇毅侯,可真是富贵无双。
这些,不过都是我耍的小把戏罢了。
12
倭寇闯进侯府的那天老爷在外镇压流民,府兵被带去大半。
那些凶狠异常的脸张张都露着惊喜贪婪的神色,大梁帝国果真富得流油,一个侯爷的家居然如此雕梁画栋,玉砌金阶,差点被外面那些瘦成人干的穷鬼给骗了。
那府里的女人更是国色天香,粉雕玉琢,各个绫罗绸缎,朱钗环绕,乱花渐欲迷人眼。
刹时 间这些倭寇发了狂般的在府中打砸抢烧,横行肆虐。
一时间侯府火光连天,哭喊遍地。
这武林郡里最繁华的地方顷刻间就要魂飞魄散了。
我拿起早就收拾好的包袱,拽着小姐飞快向侧门跑去。
我的仇人,只能我来杀。
因为小姐时常发狂,我们被安顿在府内偏殿,离风暴中心有些距离。
刚到门口,就见着个短衫赤膊一脸横肉的大汉提着大刀淫笑着向我们走来。
我也惯是会用刀的,天天剁肉剔骨,熟练得很。
许是见我们是两个小女子,大汉便放松了警惕,哪知我的剁肉刀倏地刺出,正中大汉左肩,瞬间血流如注。
大汉举刀向我砍来,我举刀相迎,没听见预想中地刀击声,原来疯小姐死死抱住了大汉的腰腹,我趁机举刀向大汉脖颈砍去,温热的血喷了我一脸。
我一脸的血腥唤起了小姐在宁国侯府的记忆,一时间她疯得更厉害了。
一会儿喊相公一会喊战启,一会又喊爹。
最烦人的是,就算是疯成了这样,也不会忘了叫贱婢给她端上一碗鲜肉馄饨,她说她饿得慌。
一朝脚下泥还当自己龙在天。
真是碍事的很。
于是,我再次举起了剁肉刀。
13
隔天我再次回到侯府,放眼望去,满目疮痍,一片狼藉,侯爷主母呆若木鸡地跪坐在大堂,不远处还有世子爷的尸体,只是那颗一向高贵的头不知道滚到哪里去了。
见我回来,侯爷激动地问起小姐的下落。我声泪俱下地赔着不是,说自己没本事,看不住小姐。我拿出小姐贴身首饰,那是一枚她从小带到大的平安扣,侯爷痛哭不已,捧着玉扣对我连声道谢。
说旁人都是贪生怕死的小人,大难临头各自飞,只有我忠肝义胆,舍生取义,临了还为小姐留了个念想给他们。
其实小姐的首饰我有过很多,只是陆陆续续都卖掉了而已,换得的银票,都埋在我青石巷子的家里呢。
府里熟悉的老人所剩无几,收拾完金银细软,侯爷带上我们一行人去了城外的庄子。我一如既往的低眉顺眼,端茶倒水。
乱世中跟着他们,多少还有些保障。
许是我随小姐经历太多,又或许是痛失爱女难以接受,侯爷睹人思人,要把我认作干女儿。
我连忙叩首感谢侯爷主母垂爱,收起两人赠我的首饰银两。
更加兢兢业业,丝毫不敢懈怠。
我还得从侯爷手里再弄些钱才行。
14
城内敌寇肆虐,城外白骨遍野。因为改稻为桑的政策,已经饿死了太多太多的百姓。
兴盛衰亡,苦的,从来都是我们这些平头百姓啊。
对着这副惨象,侯爷不知道说了多少遍国策误人,可是,他自己不也正是当时国策的拥护者之一么。
当时主母问他粮食调度、百姓生存的时候,他可是一筷子接着一筷子的熊掌鹿筋、燕窝鱼翅。
如今被倭寇流民洗了家开始怪国策误人,实在是过分可笑。
这天,侯爷埋怨说有些日子没吃到肉了,寡的厉害,真是想念我的葱花小馄饨,要是能喝上一碗,死也值了。
闻言我自告奋勇地出门找肉,特意嘱咐侯爷主母,先不要跟旁人说,现下肉食金贵,下人难免眼红。
我们偷偷在房内吃个肚圆。
我一直到天黑才风尘仆仆地回来。
回来后,片刻都不敢休息,立马去厨房剁肉,切葱,和面。
馄饨端上桌的时候,昏烛如豆,侯爷夫人一脸菜色地望着馄饨汤碗,我似乎听见口水吞咽的声音。
看来实在是饿得厉害,富贵惯了的人上人过了几天没肉吃的日子就受不了,那些被征走稻田的百姓可是连城外的草根都吃光了。
「好吃么?干爹干娘。」
侯爷吃得满嘴流油,直呼美味,只是可惜馄饨馅有些酸柴,想必是时间久了,肉馅不太新鲜。
我辛苦一天,半句慰问都没有,说是干女儿,骨子里还觉得我是那个奴颜婢膝的兰芝丫头罢了。
夫妻二人大快朵颐,风卷残云般吃完一顿后,侯爷有些疑惑地问我兵荒马乱的肉是从哪儿寻得的。
我如往常一般温顺的笑道「自己女儿的肉都不认得了么?」
二人大骇,问我为何如此蛇蝎心肠?
我问他们还记不记得芸娘?侯爷一脸茫然,主母回忆许久才有些印象。
一个被他们害死的丫鬟,一个被他们拆散的家庭。
到头来在他们嘴里,还是那个「下贱的东西」。
二人扣喉 咙扣的呕声阵阵,可惜不多久就都倒地不起了。
因为我还加了点其他的东西在馄饨馅里,比如砒霜。
确认二人咽气后,我从厨房又端了一大盆馄饨进了前院,那是下人呆的地方,虽然已经如此潦倒,侯爷说,世家的礼数还是要遵循。
主子和奴才得分开住,身份尊卑得分的清楚。
这样也好,刚好方便我杀人。
庄子上还有一个嬷嬷,一个马夫,一个侍卫,两个小厮,这些,曾经都是勇毅侯府里红极一时的人,也是帮着主子作恶多端的人,既然主子去了,这些忠心不二的奴才也就一同随他们去了吧。
15
看着这满屋子的尸体,我收拾了钱财,改成男装,加入民兵。
武林郡这帮兵油子从来都是把倭寇赶远一点就行,从不奋起直追,他们认为,反正倭寇都会卷土重来,犯不着以命相搏。
所以民间抢夺不尽,百姓苦不堪言,自发组织民兵抗倭。
王公贵族们看不见民间疾苦,军官老爷们自身难保。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我们可怜的百姓只能自己拿起锄头、镰刀、镐头,
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
知命不惧,方能日日自新。
(全文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