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5日,原江西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主任汪德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向组织交代问题,目前正接受江西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新余市委原书记:一个赌徒的“投名状”

江西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是省政府研究室的前身,前者2015年2月与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合并为后者,正厅级事业单位,这意味着汪德和的个人行政级别为正厅级。

生于1950年的汪,如今已是75岁的高龄,以他的级别来推算,其退休已有近15年。

值得一提的是,汪在2003年8月至2009年12月曾历任江西省新余市市长、市委书记等职,其中担任市长3年,市委书记3年半。

新余市委原书记:一个赌徒的“投名状”

新余市委原书记:一个赌徒的“投名状”

于是,一些媒体以“当过市长、市委书记,75岁汪德和主动交代问题”为标题,广泛报道了该信息。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位曾身居高位的领导,最终高龄落马呢?

请注意,纪检部门提到的主动交代问题并非自首,它的意思是官员在被调查阶段“坦白从宽”了,也就是说,不管汪德和是否主动,他的落马都是定局,影响的不过是调查的时间快慢而已。

那么,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高龄的汪德和在接受审查时,马上就坦白了呢?

很明显,在汪老同志的身上发生过许多耐人寻味的往事,其中尤以超低价将新余市供水公司贱卖给中国水务集团最为瞩目,至今该企业仍然垄断了当地的供水市场,每年的效益十分可观。

新余市委原书记:一个赌徒的“投名状”

实际上,不管是曾经当过市长、市委书记,还是75岁高龄落马,这些信息都不是问题的关键。

2010年2月,汪德和卸任市委书记后被调到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新的职务是主任。

对于即将年满60周岁的他来说,退休前仍能被安排在清闲的正厅级岗位,绝对可以算是组织对他的优待了,不至于落差太大。

新余市委原书记:一个赌徒的“投名状”

令人惊讶的是,汪并没有在省政府的直属机构安静等待退休,调任后不久,他竟辞职下海了,以今天的目光来看,这种操作简直匪夷所思。

为什么放着高级干部的退休待遇不要,在60岁的时候下海经商呢?

是的,不管职位高低,不论年龄大小,汪德和之所以下海,原因无非是他所投身的那片商海有巨大的利益在等着他。

事实的确如此,汪的下海并非一时兴起,种种迹象表明,他更像是在履行某个约定,据当时媒体报道, 2013年6月17日,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金公司)发布公告称:汪德和已获委任为非执董及董事会副主席。同年10月,汪任主席。

新余市委原书记:一个赌徒的“投名状”

更令人意外的是,2015年6月8日,中金公司又发布公告:汪德和已呈辞非执行董事职务,并因此将不再担任董事会主席。

已年过六旬,对投资理财毫无经验的汪,何德何能在中金公司担任高管呢?

偏偏拿着高额的报酬仅工作了两年就又辞职了,从此二者再无联系。

值得关注的是,中金公司时任董事局主席名为杜林东,他和汪德和早有来往,杜此前是中国水务集团的总经理,在收购了新余供水公司后,成立新余水务集团,杜担任董事长。

2015年6月8日,汪德和像是完成了约定,或者说拿走了属于自己的一些东西,精明的操作之下,他又怎能想到自己会在十年后还被调查呢?

以今天的视角来看,2005年那次贱卖供水公司是约定的开始,对汪来说无异于一次风险投资。

新余市委原书记:一个赌徒的“投名状”

这份用权力书写的“投名状”,产生了巨大的收益,也让汪德和享受了极致的荣华富贵,退休前大权在握,退休后华丽转身,如果没有被查,他就是个人生大赢家了。

市委书记卸任后的离奇下海,落马后又主动交代问题,种种反常行为的根源都指向了二十年前,时任新余市党政一把手的汪德和,他是如何交出投名状,又是如何给自己安排好后路的呢?

其中牵连的利益,远比想象之中更大、更复杂、更深远。

新余市委原书记:一个赌徒的“投名状”

把时间线拉回2005年,有必要重新审视那场充满争议的交易了。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地方国企的改革浪潮在21世纪初剧烈起伏着,如何盘活效益低下的国有资产,成为考验官员领导能力的一个重要课题。

2005年,港资企业中国水务集团(以下简称集团)在这股前所未有的浪潮中,把目光投向了江西省新余市,这个以国字头命名的企业来头不小,又极易引起误解,让人咋一听还以为是哪个国内的大型央企。

新余市委原书记:一个赌徒的“投名状”

以市长汪德和为首的政府领导,与集团的高层一拍即合,将新余供水公司作价4000万入股,与集团组建合资公司——新余水务集团(以下简称新余水务)。

新余水务注册资本为10000万元,其中集团注资6000万,成为最大股东。

这桩交易被媒体形容为贱卖,供水公司的老员工们则认为其中涉及的国有资产被严重低估了。

新余市委原书记:一个赌徒的“投名状”

为何会有此类极端评价呢?

根据工商资料《新余市供水公司资产评估报告书》显示,供水公司资产为15522.65万元,负债6370.17万元,净资产应该是9152.48万元。

离奇的是,这些数字在正式协议签订之前竟都人为的做了调整,资产变成了13662.47万元,负债变成了9662.47万元,净资产刚刚好为4000万元整。

很难相信,一个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的项目中,居然会通过调低资产和调高负债的方式,变相的给自己压价,仅这一项操作就给对方企业节省了5000多万元,权力的魅力与任性,在这一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或许,55岁的汪市长过于心急的要交出投名状,不然为什么会把净资产调为4000万元整呢?

新余市委原书记:一个赌徒的“投名状”

这个数字实在太让人怀疑了,放眼全国,恐怕没有任何一处国有资产的估值会如此之规整。

更离奇的是,两年之后,新余市的4000万元国有资本全部撤出新余水务,把供水市场的利润全部让给了集团。

2006年12月,20%的股权以2024万元的价格转让给集团,股本2000万元,一年获利仅24万元,这比银行的利息还低得多。

2008年,剩下20%的股权以2789.17万元被集团收购,至此集团100%控股。

新余市委原书记:一个赌徒的“投名状”

值得一提的是,新余水务2011年一年的净利润就达到了6809.90万元,这显然是个稳赚不赔的生意,当地政府的一系列操作无异于给集团送钱。

在供水公司的改组和重建中,汪扮演的是幕后角色,外界都知道他在这笔交易中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但这场没有招标、缺乏公证的交易,就是找不到汪提供帮助的证据。

也就是说,他的那份投名状更可能是一份利润丰厚的口头承诺,知情人极少。

实际上,向企业交出投名状的领导并非只有汪,供水公司的主管部门是市建设局,局长袁柏华与集团签订协议后不久,就被市政府免去了市建设局局长一职(大概率是辞职)。

新余市委原书记:一个赌徒的“投名状”

很快,下海后的袁就进入了中国水务集团,他被任命为集团子公司荆州水务集团的董事长,后来更是成为集团副总。

与袁柏华一同辞职下海的,还有原市建设局和供水公司的一众领导,他们后来都进入了集团,每个人都领取着远远超过体制内的高薪。

在这份投名状中,袁柏华和其他领导率先被兑现承诺,而给汪德和的承诺直到他临近退休时才得以兑现,因为前者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而汪的价值却很大,毕竟他是新余市委书记。

新余市委原书记:一个赌徒的“投名状”

以供水行业入局,凭借汪德和交出的投名状,手段通天的集团在新余站稳了脚跟,其业务慢慢向多元化拓展,他们迅速成立了市政、旅游、房地产、饮用水等多家开发类公司,相关项目更是层出不穷,效益十分可观。

比如,集团中标施工的全长10.77公里的仙女湖大道,总投资6亿多元,保守估计,集团在该项目上的获利超过2亿元。

新余市委原书记:一个赌徒的“投名状”

除了合规的盈利外,集团也参与了一些争议性项目,2007年,他们在国家级风景区开建面积达4700亩的高尔夫球场,早在2004年,国办就下发了文件,叫停新高尔夫球场建设,但高尔夫庄园项目却披着“仙女湖国际乡村俱乐部”的外衣,在没有获得土地审批的前提下开工建设。

另一方面,该项目还被宣传成了体育公园,以至于当地农民的土地、林地被较低价格征收,项目建成后,农民们才恍然大悟,所谓的体育公园成了富人的私家公园,连仙女湖都成了私人景观。

新余市委原书记:一个赌徒的“投名状”

在汪德和书记鼎立支持下,风景秀美的仙女湖迎来了大改造,各种由集团负责的项目纷纷落地,除了违规建设的高尔夫球场,依山傍水的高档别墅群也在汪书记的眼皮底下拔地而起,这些在房地产市场上炙手可热的项目,也没有通过的土地审批,打着开发旅游酒店的旗号“先上车后补票”。

新余市委原书记:一个赌徒的“投名状”

新余市委原书记:一个赌徒的“投名状”

必须要强调的是,汪对上述项目的支持并非停留在动动嘴层面,他每次都是身体力行,和几乎把工作中一半的精力都放在了项目建设上,与之相关的报道如雪片般见报上网,至今仍能找到许多“遗迹”。

比如,2009年6月17日上午,即将年满60岁的汪依然精力充沛的连续调研了仙女湖大道、环湖公路、体育公园(高尔夫庄园)、龙华度假酒店(景区别墅群)、圣集寺等重点项目,他不知疲倦的在施工现场频繁指导工作,给当时的区委书记、区长等辖区领导作了许多指示(打招呼)。

新余市委原书记:一个赌徒的“投名状”

他强调,创意是经济发展的最高水平和最高层次。

巧合的是,整整4年后的2013年6月17日,辞职后的汪德和正式成为中金公司董事会副主席,他那强调的创意,最终让他实现了财务自由。

回看汪的过去二十年,一个在市场经济建设中努力摸着石头过河的地方领导形象跃然纸上,不可否认,他也曾做出一些贡献,比如,成功的把彭小峰(已潜逃海外)招来新余,创办了当时的明星企业赛维LDK,鼎盛时期公司员工超过2万人。

新余市委原书记:一个赌徒的“投名状”

从个人经历来看,汪是由企转政的代表人物,他曾担任江西省广丰卷烟厂厂长,因管理能力强,企业效益突出而屡屡受到领导赏识,初次调任行政机关就直接当了县长。

已故的著名企业家褚时健也曾是烟厂厂长,凭借出色的经营,他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成为全国烟草行业的风云人物。

新余市委原书记:一个赌徒的“投名状”

毋庸讳言,两人有诸多相似之处,每个成功的改革者都是冒险家,如果没有冒险精神,任何形式的改革都难以取得成功,或者见效极慢。

2005年的夏天,为什么汪德和能够把已经声名鹊起的彭小峰引到新余来呢?

年轻的彭小峰是个赌徒,这大概是商人身上的普遍性格,大生意大多都是赌出来的,而企业出身的汪身上也具备赌的性格,这是其他官员身上极为罕见,他们考虑问题更多的是追求稳健,二十年前的那次招商引资按照汪自己的说法是,如果失败了,政治前途也就没了。

可见,汪德和不仅敢赌,而且还敢孤注一掷。

性格上的情投意合,让这对年龄相差25岁的政商组合,把新余建设成为了那些年光伏市场的大黑马。

新余市委原书记:一个赌徒的“投名状”

有关媒体在报道供水公司被贱卖、高尔夫违规占地4700亩、景区违建别墅群等事件时,曾不止一次的叩问,“为何会继续顶风违规?各级监管部门为何听之任之?”

新余市委原书记:一个赌徒的“投名状”

一方面是中国水务集团背后的能耐确实很大,另一方面是汪德和经济成绩极其亮眼,彭小峰的赛维巅峰时期不仅能提供万人规模的就业岗位,还能为当地贡献十亿级别的税收。

新余市委原书记:一个赌徒的“投名状”

所以,没有谁会不识趣的来管一管汪书记。

时至今日,彭小峰潜逃,汪德和落马,这样的结果不免令人唏嘘。

但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那份保平安、保富贵,保了汪德和整整二十年的投名状,为什么直到今天才不灵了呢?

值得注意的是,哪怕在被审查的高压时刻,汪依然展露出了他独有冷静与沉着,他主动交代了一些问题,算是迷途知返了吗?

新余市委原书记:一个赌徒的“投名状”

当然不是的,精明的他又在权衡着利弊,就像当年冒天下之大不韪,辞职下海当高管一样,他只不过是在尽可能的减少自己的刑期罢了。

那些还没有被发现的问题,他怎么可能全部坦白呢?

这又是他的一次赌博。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