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预感,汽车界的雷,可能真的快要爆了。地产爆雷和汽车爆雷,其实底层的逻辑都一样:没钱了,都在硬挺。

最近,长城的魏建军直言不讳的说:“现在汽车产业里边的''已经出现,只不过没爆而已”。

一石激起千层浪,5月26日A股和港股整个汽车板块都崩了,暴跌3.6%。

这雷,真的要爆了吗?

先回顾一下,恒大是怎么爆雷的。

我看有人在那研究恒大的财务数字,以及各种杠杆比例,偿付能力,这完全搞偏了哈。

恒大在爆雷的当年,报表上还显示,账户上趴着1500亿现金,但是却连几亿的利息都付不上。

后来一审计才知道,账上虽然那么多现金,但是能用的没多少啊。

当年看恒大的财报,各种指标也都非常正常,甚至算得上漂亮和优秀,否则那些只看报表的评级机构,怎么给恒大的债AAA级评级呢?

什么意思呢?扣财务细节没用,必须从财务上看到经营的问题。

当年,第一时间能够感受到恒大要倒的是谁?他的供应商啊。

自己经营确实很困难了,但是也得找活路啊,自个也得搞钱把这摊子事儿做下去啊。从哪里搞钱呢?瞅了一圈,就自己的供应商好欺负。

于是,仗着自己业务大,就欺负供应商。你想接我的工程,可以啊,你先垫款干,干好了我把房子卖了再还你钱。

结果怎样呢?谁接它的活真是倒了八辈子霉。

他欠你的工程钱不还,你求爷爷告奶奶,要不回来,打官司也要不回来。

但是跟你干活的人,也要发工资啊,你不给他们发工资,他们告你,然后你就坐牢了。

恒大压供应商的款,拖垮了多少企业,也害死了多少人,多少人拿到了烂尾楼。

恒大,单单的是债务问题吗?或者杠杆问题吗?绝对不是,而是经营出了问题。

巨头的倒下,没有一个是债务问题,或流动性问题,都是经营出了问题,业务出了问题。

你看现在的房企,哪个不是摇摇欲坠?这就是命。

所以,我们必须从财报里面,找出经营的问题。

恒大的经营追求高周转嘛,1块钱当10块钱用,所以它每年的营收的增速,基本上都是40%,甚至50%。

爆雷前,恒大营收增速突然掉到了个位数,只有2%、6%。

虽然看起来营收规模也很大,每年营收也有4、5千亿呢,但是只要一放缓,就出问题了。

这就好像一头大象在狂奔,狂奔了好久突然来了个急刹车,这肯定不是大象自己想停下来啊,肯定是前面遇到了大麻烦才停下来的。

对恒大来说,就是整个地产行业出了问题,自己再牛也没法跟大势对着干。

所以,恒大爆雷,最核心的原因就是,房子卖不出去了。

恒大的房子,为啥就卖不出去了?或者说,大家怎么就不买房了?

这个大家都讲过原因,什么姚明0-18岁长到2米26,18-36岁不可能长到4米52;什么人口老龄化,什么买涨不买跌等等。

其实总结起来就是:老百姓没钱买了。

再看汽车行业,找一下那个巨头会倒下?

1、从销量看,比亚迪和上汽集团,是绝对的巨无霸,比其他车企都高一大截。

从销售增速看,比亚迪仍然在高速增长,但是上汽集团2024年的销售开始下滑了。

当然,2024年广汽集团和江淮汽车的销售也有所下滑,长安汽车的销售虽然在增长,但是增速放缓了。

2、看利润。

比亚迪的净利润也是鹤立鸡群,并且一直在高速增长。

其他车企的净利润,基本上都是一年高速增长,一年利润下滑,节奏感很强。

理想、塞力斯,都是亏两年后,才开始盈利。

一直亏损的车企是,蔚来、小鹏、北汽蓝谷和江淮汽车。特别是蔚来,亏损幅度是越大越大。

什么意思呢?除了比亚迪,其他车企的日子都不好过,特别是蔚来。

3、之前有人质疑过瑞幸咖啡,说瑞幸咖啡是从资本市场赚钱,割美国的韭菜,来补贴国内的消费者。

意思是,瑞信咖啡不靠业务赚钱,业务纯粹就是亏钱,它赚钱的方式是从资本市场赚钱。

这些都是互联网企业的思维。

现在有人怀疑,汽车行业也用上了这套路:即卖一辆车亏一辆,卖的越多,亏的越多。

那我们就得看一下毛利率,只有北汽蓝谷毛利率是负值。

其他毛利率较低的车企是,蔚来、小鹏、上汽集团、广汽集团、江淮汽车。

像长城汽车、比亚迪、理想,毛利率都不错,基本上都是20%左右。但是, 长安汽车毛利率下降得比较快,已经从20%下降到了15%。

4、看一下各车企的债务规模和杠杆率。

看绝对值,比亚迪和上汽集团的债务规模,一骑绝尘,比亚迪债务接近6000亿,上汽集团超过600亿。

但是有一个趋势是,比亚迪债务规模还在大幅增长,但是上汽集团的债务停止了增长。

考虑到资产规模后,谁的债务规模比较大呢?

塞力斯的债务压力最高,其次是蔚来,这两家杠杆率都超过了80%,且杠杆率是一直走高。

比亚迪、北汽蓝谷、江淮汽车,债务规模也比较大,杠杆率超过了70%。

鉴于比亚迪债务的绝对规模比较大,所以比亚迪的杠杆率还是相对较高的,债务压力相对较大。

5、从现金流看,长城、比亚迪的经营性净现金流比较好,一方面净流入规模大,且跟销售相匹配。

相对来说,上汽集团的经营性净现金流,跟营收就不太匹配了,远低于营收。

更差的是蔚来、小鹏、北汽蓝谷,这些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都是净流出状态。意思是,这公司越经营,钱越没的快。

6、前面我们刚才说恒大的时候讲了,公司经营遇到问题,大企业会欺负供应商的。

该给供应商的钱,谁不给呢?最明显的两家就是:比亚迪和塞力斯。

尤其是比亚迪,欠供应商的钱占总资产的比重超过了30%。

当年恒大倒的时候,他欠供应商的钱,加上他欠银行的票据,两项占总资产的比重也才这个数字。

再看一下绝对数字,比亚迪欠供应商的账款,最近四年分别是731.6亿、1404亿、1944.3亿和2416.43亿。

而且我们可以明显看到,从2020年开始,比亚迪营收账款就开始高速增长,三年增长70%-90%,后面两年增长30%+。

要知道,这几年正是企业最困难的时候,但是比亚迪欠供应商货款,从2019年的225亿飙升至2024年的2416亿,5年欠款增长了接近10倍啊。

很多供应商,都等着比亚迪把这2400亿欠款还上,好让自己有钱给员工发工资、发奖金。

总结一下:

从营收、债务规模等角度看,比亚迪和上汽集团是绝对的巨无霸。

从净利润、毛利率、现金流等角度看,比亚迪确实是一家不错的企业,但是它对供应商太苛刻了,一直压供应商的欠款不给。而且,他本身的债务规模,以及杠杆率,也确实有点儿高。

从净利润、现金流、杠杆率等角度,蔚来经营确实有问题,卖一辆亏一辆,卖得越多,亏得也就越多。

塞力斯搭上了华为的东风,忽悠了很多大韭菜,营收、毛利率、现金流等指标确实大幅改善了,但是杠杆率、对供应商的欠款,仍然较高。

一句话:

新势力蔚小理,蔚来经营确实有问题,理想相对最优,小鹏正在改善。比亚迪哪都好,就是有点儿欺负供应商。长城中规中矩,上汽集团大而不强。

汽车行业,未来会怎样呢?

为什么魏建军这两年频繁炮轰对手,指责对手财务造假,恶意竞争和降价?就是价格战打得大家都很难受呗。

他直接就说了,原来二十、三十万的车,现在卖十二三万,咋可能赚钱嘛?

其实,汽车行业打价格战,跟之前百团大战、网约车大战、外卖大战等等还不一样。

互联网行业的价格战,抢的是市场份额,都是行业早期。但是汽车行业价格战,确实是汽车卖不动了。

前些年,大家都还在讲,消费升级,轻奢消费,这几年做这类业务的企业基本上都死了。

其实,原因都一样:大家没钱消费了。

未来会怎样?现在还没看见好转的迹象,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考验越久,雷越大,等爆的时候,就越惨烈。

谁业务增长的快,债务规模大,杠杆率高,急刹车的时候谁就越危险。

是谁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