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
既是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
也是踏青出游的好时节
近期
祭扫用火频繁
出行也迎来高峰
加之今年春季
我国森林草原防火形势严峻复杂
多地已发生过多起
森林草原火灾
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收好这份安全指南
防患于未“燃”
↓↓↓
近期多地因祭祀发生火灾
01
4月1日15时30分,北京市朝阳区黑庄户乡郎辛庄路与黑庄户路交叉口南侧草地发生火灾。经消防部门和公安机关调查了解,初步确定嫌疑人为谢某某,其在现场祭祀烧纸时,风将燃烧的纸钱吹散到附近草地上,引燃周边杂草。公安机关拟给予谢某某拘留10日的行政处罚。
图源:新京报
02
3月25日14时许,安徽省庐江县东顾山林场突发火情。经全力扑救,火势得到有效控制,无人员伤亡。经初步调查,此次火情是由当地居民宛某烧纸祭祀引发,涉事人员已被公安机关依法控制,案件正在调查处理之中。
图源:央视新闻
03
3月22日,北京房山区张坊镇发生山火并蔓延至该区大石窝镇,经全力扑救,明火已于当日16时55分被扑灭,未造成人员伤亡。经调查,山火系村民卢某某(男,37岁)野外祭祀烧纸,引燃周边杂草引起。目前,犯罪嫌疑人卢某某已被房山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04
3月20日,广西横州市横州镇突发山火,目击者反映,当日上午有居民在涉事区域祭扫,下午火势迅速蔓延。21日,横州市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称,明火于20日23时许被扑灭,无人员伤亡。初步调查显示,山火与祭祀活动相关,过火植被主要为马尾松和桉属类树木,具体起火原因仍在调查中。
图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公众号
清明祭扫,小心防火!
- 忌“存侥幸”
- 文明祭祀,拒绝侥幸心理,不经意的一个火星,就会酿成大祸。
- 忌“乱方寸”
- 突遇火灾,保持镇静,判明火势及火苗燃烧方向,逆风逃生。及时拨打119。
- 忌“随意烧”
- 小区楼道内、草坪上、高压线下、汽车旁及工地、工棚附近、燃气管道旁边,忌明火祭祀。
- 忌“乱停车”
- 自驾扫墓莫在消防车道停车。停车不紧靠可燃物,谨防着火烧车辆。
- 忌“留火源”
- 劝君莫再烧纸钱,摒弃燃烛与点香。
- 忌“乱吸烟”
- 春天风干物燥,墓区杂草密集、可燃物多,正是烟头“逞凶”期。
电子祭祀就一定安全吗?
除了传统祭祀方式,电子祭祀近年来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电子祭祀的方式更安全、环保,但当科技悼念遭遇电路故障,这种祭祀方式也会暴露出问题,甚至引来灾祸。
据浙江金华消防消息,近日,婺城区一民房起火,接警后消防员赶往现场。经过15分钟的紧急处置,火势被成功扑灭,但房间内一片狼藉。据初步调查,户主在家祭祀祈福用的电子烛台和唱佛机一直没关,导致发生故障,点燃了周围可燃物,引发了火灾,所幸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图源:中国消防
无独有偶。据福建泉州消防消息,近日鲤城区一民房发生火灾,经过约30分钟的紧急处置,火势被成功扑灭,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起火原因为电子烛台短路引燃周围可燃物造成火灾。
图源:中国消防
由此可见,电子祭祀产品并非绝对安全。使用电子神龛、电子烛台时,需选合格产品,并检查产品有无破损、电线裸露等安全隐患。同时,也要避免长时间使用,离开或不用时要关闭电源,周围勿堆放易燃物。定期检查部件,遵循使用说明,出现异常及时处理。
清明节
这些方面也要注意防火
4月3日,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国家森防指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发布高森林火险橙色预警。清明节期间历来是森林火灾易发高发时段。那么,用火时该注意哪些安全事项?一旦发生火灾又如何逃生避险?
农事用火:审批隔离不可少
图源:新华社
清明时节正是我国多地春耕备耕的时候,农事用火必须严格遵循当地要求,严禁单位和个人私自野外用火;用火时,还要特别关注天气预报,严禁在大风天气用火。
农事用火需做到“四有”:有审批、有条件、有监督、有管理。用火的时候一定要做到用火不离人,离人不用火,残火不过夜。
踏青露营:火源管控是关键
图源:图虫创意
针对清明出游热潮,时刻遵守“三不原则”:不在林区烧烤野炊,不使用明火取暖,不随意丢弃烟头。
游客在景区指定区域用餐,若需用火应远离植被并备好灭火器材。
居家安全:人离电断防隐患
图源:图虫创意
清明假期,部分家庭可能外出,需注意:
- 关闭燃气阀门,检查厨房明火;
- 拔掉不必要电器插头,避免短路引发火灾;
- 清理阳台,收好易燃物品,防止外来火源引燃。
遇险逃生:科学避险保平安
专家提醒,发现火情应立即拨打119或12119森林防火报警电话,快速撤离至安全区域,等待专业的扑火队伍来处置,切勿贸然扑救。
逃生技巧:
- 优先选择向逆风或侧风方向逃生,开阔地、道路、河流等没有可燃物的区域是安全区,切勿顺风跑;
- 转移时要降低重心,用湿毛巾或者衣物来捂住口鼻,身体尽量贴近地面,防止过多吸入浓烟;
- 若无法撤离应立即前往空旷地、岩石区或溪流边避险,避免进入密林、草丛或谷底等危险区域;
- 若与外界失联,可通过挥舞鲜艳衣物或者旗帜发出求救信号,保持镇静,等待救援。
小编在此倡导大家
绿色文明、低碳节俭祭扫
自觉提高防火意识
消除火灾隐患
才能有平安相伴
来源丨央视新闻、中国消防、国家应急科普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新京报、奔腾融媒 都市全接触等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