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胖虎

拍摄《雁回时》的某个夜晚,何泓姗看到穿着戏服的陈都灵在月光下默戏。她站在玉竹轩的庭院里,伸手够了够月亮,仿佛身边空无一人。

那一刻何泓姗分享,“她真的就是庄寒雁本人。”

入戏的何止演员,参与《雁回时》创作的大多数人,都对它一见钟情。喜瑞文化创始人、《雁回时》出品人徐晓菲告诉桃叨叨:“我们拿到剧本的时候就觉得很惊喜,演员、主创都很爱它,都愿意主动为它调整档期,为了这部戏,都是掏出自己从业以来的巅峰状态来做。”

低调启程却跑出了黑马成绩,腾讯站内热度突破30000,云和持续登顶,猫眼热度10次登顶收官。哪怕开播前遇到了一些小波折,如今在喜瑞的制片人李旺看来,都像是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石头上的那贴经文,有了它这个热血故事变得更为完整。李旺更加笃信:“《雁回时》证明了内容本位的回归必将开花结果。无论寒冬多长,好内容终会迎来灿烂的好春光。”

杨龙+曹笑天,

武林高手双剑合璧

《雁回时》的改编工作最初磨合了很久,直到喜瑞文化遇到曹笑天。

徐晓菲感受到曹笑天身上的棱角和力量,他尊重并共情女性,对女性视角的表达细腻、饱满,同时强调情节逻辑,兼具了女性的细腻和男性的犀利。

定下改编基准后,曹笑天放开创作,在千山茶客《重生之贵女难求》的原著基础上,一点点塑造出极富“命张力”的《雁回时》。幼年被弃之不顾的庄家女儿,在一个冬天不合时宜地北上,奋力回到家人身边。

《雁回时》的最终呈现,距离一稿剧本修改不大,一开始剧组就想写一个反思古代女性受压迫,并链接到当下女性困境的故事。写母女情,写女性友谊,写结构性困境,具有普适性。

编剧团队里,曹琢尔、卢抒婷、平台责编以及喜瑞自己的责编团队,都是年轻女性。她们对剧情亦有极大贡献,当创作出现争议点时,团队会优先倾听女编剧的意见,确保女性视角不会跑偏。

如果说剧本是撬动人心的基石,那导演杨龙就是盖楼的人。

李旺这样比喻:“当一个团队齐聚有才之士,等于给一个实验班配了各科最顶级的老师,人人有自己的想法坚持,很容易各行其是。”好在驾驶《雁回时》这辆马车的杨龙,是个具备全局掌控力的导演。

杨龙是位儒雅型导演,身上有书卷气,既有东方古韵,又有留学后西方的品位调性。李旺印象里的他“善于听取每个部门的意见,尊重每一个工作人员的付出,让大家都有参与感。但到了现场需要执行时,就会利落地吹响统一的号角。”

在创作之初,杨龙就给各部门提出了明确需求,他希望《雁回时》呈现的每一帧画面,都像一幅古画。

中国古画,讲究留白写意,详略得当,经营位置。有了这个统领,造型、摄像、置景、道具、灯光都会互相考虑他们共同作画的笔法,这个场景之下,角色是什么状态?什么情绪?穿的是什么衣服?站位如何?这也是为什么《雁回时》光剧照和截图就能出圈,有自己的构图美学,杨龙导演的审美让大家安心。




处女座的杨龙是个细节控,大到整体气质基调,小到音乐从哪一帧开始进都会抠很细。《雁回时》的 OST 不多,他选择用多种变奏来服务剧情,一首歌可以明亮亦可婉转,要求准确、贴切、合适。

他也是一位懂剧本的导演,会思考人物当下的关系是什么,未来将发展成什么样?尊重编剧的话语权,镜头也带有强叙事性。

剧中少女阮惜文和中年阮惜文的视线交错,庄语山逃离王府时金钗掉落发丝飞扬,都是导演提前构思好,在用镜头讲故事。



杨龙和曹笑天,两个同样温和、善于倾听又有强烈个人色彩的人,在《雁回时》组成了最强搭档。

剧本阶段杨龙就参与进来,从导演的角度给出意见,开会到凌晨一两点也不喊停。围读时曹笑天会同主创分享他写剧本时想象的场景。整个剧组导演、编剧、制片、美术审美统一,工作理念也比较一致,徐晓菲感叹“有这样的搭档,少操很多心”。

群星璀璨,

群像戏色香味俱全

《雁回时》播出后,陈都灵经常深夜还在回工作信息,李旺不禁对陈都灵发出感叹:“你和庄寒雁真的很像,你的一切都值得!”

陈都灵回复李旺,“日子从此崭新,《雁回时》的每一位参与者值得,《雁回时》也值得。”

日子从此崭新,这是陈都灵粉丝最近常对她说的话。

不管从性格还是“星”路历程,庄寒雁仿佛从陈都灵身上长出来的,有韧性,很坚强,感觉没有她扛不下来的事。

拍摄时戏量大,熬夜、生病、天气场地变换,演员照单全收。

出圈的雪夜悲鸣戏,拍摄时已经凌晨两三点,陈都灵还要保持高浓度的情绪起伏。剧组资深演员多,她经常向前辈们取经学习。谦虚、坚韧、聪慧,陈都灵的成长肉眼可见,塑造庄寒的过程,也是重新养出这个陈都灵的过程。用徐晓菲的话说:“嘟嘟本身外形条件是老天赏饭吃的类型,但她在剧组是可以做到特别刻苦、勤奋的,这一点很难得。”

在男主的选择上,喜瑞在2020年就和辛云来合作了现偶《不说谎恋人》,那时他更偏男孩子气的清澈,此番二次合作,徐晓菲觉得他成长了不少,有了成熟男人的气质。剧播时被调侃社恐老实人营业,李旺笑说“这比他在剧组时要活泼多了,他在剧组更沉默,更像傅云夕。”

在徐晓菲看来,辛云来的傅云夕既有杀伐果断的硬朗冷漠,又有种干净文气,面对家人时的柔情和工作中的冷酷形成对比,让角色更丰富。

剧播期间,两个不会跳舞的人喜提天降流量,后面Jeff的“追雁计划”夜袭横店,围绕他们的营销段子总是带股乐子人氛围,李旺笑称这对CP是“纯天然、无公害、无添加”。他们希望剧宣有活人感,两位演员的性格也不适合按头营业,所以经常让两位演员自己商量,怎么舒服怎么来。大众看到的两人相处模式,其实就和他们在剧组拍戏时一样。

对这出大群像戏,腾讯视频制片人楚飞定下了“群星璀璨”的基准并为之付出努力,他要求演员演技好、贴角色,还要观众熟悉。于是有了喻恩泰、温峥嵘、王艳、黄海冰这些令人眼前一亮的资深演员,齐聚一堂。

杨龙导演还会针对不同演员协调不同的演法。比如温峥嵘,杨龙就鼓励她以莎士比亚的戏剧方式表演,呈现出阮惜文身上浓烈悲情甚至疯狂的一面。喻恩泰,观众见过很多他“雄辩”的场面,这次饰演阴暗伪装型反派,更为压抑内敛,靠眼神出戏。你会发现每个演员都各有风格,不是同一种气场,却能在《雁回时》里舒服和谐地嵌到一起。

演员们围读时就常常热泪盈眶,李旺记得“王艳老师定妆时,只是穿上最后祭奠儿子的血衣就哭了。”群像戏这盘菜,《雁回时》做到了“色香味俱全”。

彻骨寒之美,

被全体主创的热忱托举

很多喜欢《雁回时》的人都能感受到,不管庄寒雁归家、背尸法场救亲、阮惜文身死……一场场跌宕起伏、人心叵测的戏,都是漫天飞雪。

主创团队一开始就想好要以冬天为主舞台,一只孤雁自南国北上,经历冰雪消融走到初春,“一场又一场的雪,把整个人生重新洗涤一遍。”

“我们的雪可费钱了!”李旺笑说。他们有一整个专门的物理特效团队做雪,光造雪就是一项单独的预算科目。天上飘的,地上铺的,强弱质感不同,雪要下得均匀真实,后期特效也要补雪以及减弱雪景,力求均匀且真实。2024年初横店下大雪时,《雁回时》还没开机。听说下雪了,主创团队立马叫上制片主任,临时组了个小分队冲到横店拍空镜,就为了抢到最真实的雪景。

这种彻骨寒不仅作用于画面美,也是对剧本的丰富。

美术王一凡第一次看到剧本时,就被阮惜文的母女线打动,他开始创作阮惜文住的蒹葭阁,特别设置了蒹葭阁冬天也不生炭火,他觉得这才是阮惜文的家,她会用环境提醒自己时刻保持清醒和愤怒。

庄寒雁的主场景玉竹轩,李旺后期拉通告单才发现,阮惜文自始至终没有踏足过一次。她本是全家最关心庄寒雁的人,却不得不一次次将女儿推开,李旺忍不住向曹笑天感慨:“她该忍得多辛苦。”

各个环节,团队都要求有别于市面上的其他古装剧,做出差异感。

被广泛夸的明制造型,剧组考虑到市面上宋制古装剧已经很多了,结合明朝的时代背景,果断选择明制。

造型指导方思哲是个很精益求精的人,在正式定妆之前,他就先根据演员尺寸自己定过三次妆,把觉得不满意、不舒服的地方全部调整后,才进入剧组的正式定妆流程,呈现给制片、导演、演员看。

宣传策划团队也经常和制片人、导演商讨,怎么帮助物料更好地出圈。

《雁回时》最初惊艳众人的先导版预告,在最终定稿前是专门协调了杨龙导演的日程,挪了一个下午在机房里盯着剪的,光这条预告就改了28稿。

杀青特辑里的苏州评弹,是李旺自创写在《雁回时》项目书封面上的一首小词,后来恰好觉得合适,才找专人演唱。

OST《剪》的MV,也是杨龙导演在某天的戏拍完后,专门用剧组的大机器拍的。当时OST不能对外发布,李旺就举着手机在现场放音乐,靠温峥嵘和陈都灵的自由发挥,与导演组、制片组之间的默契完成。

作为一部凝聚了许多人心头血的项目,李旺还记得他最崩溃的一晚,陈都灵已经连拍了十几个小时开始发烧,天降瓢泼大雨,其他演员也被雨堵在了去现场的路上,此时现场突然停电,所有人都在问他该怎么办,要不要甩了这场戏?再甩戏可能会有超期风险,于是场务们开始挂雨布、搭雨棚,抢修发电机,演员们全力支持一直等在现场,好在老天爷给力雨势渐小,电力恢复,最终在所有人的坚持和团结下,顺利完成。

现在回想那个时刻,他依旧觉得很热血。复盘时,他也问自己,为什么这个项目能让所有人为之投入度这么高,它有什么魔力?

“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儿”,李旺说,“从平台制片人到导演编剧,再到演员,所有主创都憋着一股劲儿,想做出一个足够让自己陶醉且满足的作品。”

好的剧本是一块敲门砖,令每个参与其中的人被点燃,当这股劲都朝着一个方向使的时候,迸发的力量是无穷的。

偏偏你最争气,

是内容本位的胜利

《雁回时》非大IP无大流量,加之临时更名,无预热纯空降等前奏,现在很多人用“他们都不看好你,偏偏你最争气”来形容它。

“其实没有不被看好”,徐晓菲告诉桃叨叨:“我们一开始对它就是有信心、有底气的。看完剧本后,无论平台还是演员侧,我们收到反馈都是偏正面的,多数人都认可、点赞,预期它会在市场上产生一定反响。”只是它不像大家常规理解的顶级的大古偶的制作阵容,它更是一个自然生长的内容。“我觉得当时大家是怀抱一种谨慎乐观的态度。”

也因此,她对这个成绩感到特别欣慰:“当黑马比当一个原来的种子选手,去跑出第一名的爽感还是要强一些。”徐晓菲笑着表示:“你要相信,大家是不会盲目赌黑马的,还是你每个环节都要落实到位。我觉得我们也不算是天崩开局的黑马,只是一个剧集正常的内容开发过程。”

这种“正常”,其实是内容本位的回归。

业界喊“内容为王”已经好多年,但真正做到这种“正常”的并不多。无论有意无意,《雁回时》确实完成了一场试验,一场以内容为本位,不以IP和流量为转移,让核心主创掌握核心话语权的实验。

在喜瑞团队内部,年轻人居多,都喜欢古装女频,徐晓菲本人就是千山茶客的粉丝,《将门毒后》《贵女难求》都是她的心头爱。从业多年,她对内容始终保持着敬畏心。当下市面上流行的新剧、小说,她都会看,古偶、现偶、悬疑、男频、女频,没有时间开倍速也要看。

一方面吸取优秀作品的长处,网友吐槽也会看。行业一直在动态发展,徐晓菲觉得不断学习才是生存之道,“不进则退,行业很卷,要淘汰你分分钟的事儿,如果你还想有一碗饭吃,不学习是绝对不可能的。”

她很重视年轻人的意见。公司没有明确的上下级关系,团队之间常常互开玩笑“苟富贵,勿相忘”。她谦称:“我们团队的人都比我有才华”。

虽是老板,但她很支持95后员工大胆表达,有时她想买IP的悸动还会被团队成员无情摁住,她反而觉得这样很好,“要是老板说什么大家都说好那就完了!一定要多听大家的声音,不能只为自己搞创作。”

许多人想问徐晓菲,做《雁回时》的方法论,她始终觉得“一单一议”,不能迷信方法论。《雁回时》是不可复制的天时地利人和,可遇而不可求。现在已经不是靠经验就能成功的时代,文艺作品也无法量产,只能专注做好当下的每个项目、每个环节。

如今《雁回时》已收官,喜瑞的小伙伴们却没闲下来,他们正在忙着孵化喜瑞的新项目,依旧是一部古装女频,团队又进入了舍不得下班、横店北京两头跑的状态。下一个令人心动的好故事,正在诞生中。

视觉| 蛋蛋

运营 | 晓满、杜杜

请联系:TDDshangwu(微信ID)

转载

请联系:manxiaoyu001(微信ID)

桃叨叨的小桃子聚集地

追爱豆 · 看剧 · 聊电影 · 吃瓜

↓关注【AKA桃叨叨】视频号,收获更多快乐↓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