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注定是个不平凡的年份,对以土地为生的农村人更是特别。
此时此刻的黄淮平原的部分地区,阴雨天已经连续十来天了,中秋前后这样的天气,以前不是没有,但今年却有不同之处,大半年过去了,农田里的夏季作物经历了旱涝急转,从高温少雨的生长期到阴雨连绵成熟期,眼见着好不容易成长起来的玉米、大豆,又生生地泡到了雨水里,农村人真是干着急没办法,这样的天气丰收还有保障吗?
这中间,还有一批比村里人更着急的农村人,这些人以地为生活的目标,包下大量的良田,采取集中种,集中收的机械化模式,成为农村新的农民,他们就是各个村的“包粮大户”,对于动辄几十亩、几百亩甚至上千亩地的他们来说,天气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地里的收成,关乎着自己的钱袋子,更关乎着来年的下种计划,甚至更关乎着来看还有没有必要再包种下去的能力与迫力。
但就今年这个天气情况来说,不能用一个“糟糕”这么浅薄的词来描述,用我们村一个包了二百亩地的种粮大户来说,前几年从地里挣来的钱,今年搞不好赔得差不多了!想一想,也真是没有比这更糟糕的贴切描述了,但今年这天气就是如此。
上半年冬小麦经历了好苗情到缺雨水的尴尬季节,好在小麦灌浆期遇到了好雨,但后来又是大旱,但好在小麦属于耐旱性非常强的庄稼,还是挺过来了,但是减产严重,在我们当地,好一些的小麦亩产不过千把斤,和两年前亩产动辄一千三四的亩产相比,那真是差得太远了,本来减产严重,可收购价也没有上去,可以说上半年小麦的收成,只能保本。
再来看截至到现在的夏季作物情况,我们这里主要种的是玉米和大豆,其中玉米占了七成以上,小麦收割完玉米种下后,天气又开始进入“作妖状态”,玉米长到人的膝盖高的时候,天气进入了高温少雨模式,这种状态持续了近一个半月,在这样的高温少雨的加持下,玉米仍“坚强”地生长着,家里有劳动力的散户和包着百亩地的大户们,大部分选择了持续浇水,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有些地块甚至有浇四五遍的,足地农村人对丰收的渴望和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
今年这个高温少雨天气持续的时间不是一般长,而且是一年里最热的时段,足见地里的庄稼面临的挑战有多严重,好在七月底下了两三天的大雨,干渴很久的田野终于解除了干旱,人们看着向上生长慢慢变得绿油油的玉米大田,又保有了丰收的希望,内心是非常开心的。
但是这个开心的时间并不长。玉米眼见着快到成熟期了,进入到八月底九月初,谁知道天公又开始新一轮的“作怪”,先是下了两场豪雨,中间又加杂了一阵大风,地里有些低洼的地方存了水,还有些玉米倒了不少,此刻玉米倒不是个好事,因为机械化作业没办法收割,二来这样有连阴雨天,种粒非常容易泡在水里发芽。
这样的阴雨天现在还在持续着,我们村和邻村的“种粮大户”们,天天打着伞到地里看,心疼啊!种田不易体现在哪?现在就是,面对这样的天气,再有经验的种粮好手也只能干瞪眼没办法,因为地里的水排不出去,倒了的玉米在阴雨天里更是扶不起来,如果夏季作物没有收成,那真就是一年白干,所有的投入就真打了水漂。
此时,包几十亩的急,包几百亩的一样急,有些人会说,包地的人没事,他们有补贴呢?其实我们对于上面给他们的补贴了解不多,这些补贴其实都有硬性规定的,包括你的田亩数,种植种类等等,也不是那么好拿的。更重要的是,现在我们这里种粮大户包的地,一般包地的价格在一亩地900至1100元之间,这样的包地价格与我们周边相比,都是比较高的,大户们敢包,也是因为前两年看到了效 益,不管年成好与坏,多多少少的还是能挣点,辛苦是辛苦了一些,但人能在家,收入也不错,还是可以的。
但今年这个局面,对于种粮大户来说,打击真的是太大了,上半年有些大户连包本都难说,本来指望着下半年的玉米大豆这些,但就现在的情况来看,很不乐观,丰收的时节还在担心丰收的事,这是每个种粮大户最不想看到的现状,前两年好不容易积累了一定的财富,难道今年真的就这么要赔完?因为有这样的担心,所以对我邻居这样的种粮大户来说,对于明年还能不能继续租种下去,心里是没底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