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珍贵的照片拍摄于1949年,画面中有毛主席和另外两位年轻人。按理来说,主席作为国家领导人,理应站在中间的“c位”才是,但这一次,主席却主动将中间位置让了出来,自己甘当陪衬。很多读者可能会好奇,照片中间的女同志是谁,居然有如此大的“魄力”,能让主席“退避”,本期我们就来好好介绍一下她。
她的名字叫侯波,出身在一个小康家庭,6岁上学堂,10岁上高小,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在她14岁那年,日本人打到了山西,侵占了不少中国的土地,侯波为此义愤填膺,毅然选择辍学,揣着4块大洋跑去延安投奔革命。党组织随后将她送到军政学校学习,等到她毕业后,又安排她到宣传部门任职。
1946年,侯波被委派到东北工作,期间她用相机记录下了很多历史瞬间,后来她拍摄的照片被统一收藏进博物馆,其中一些精品还被选入历史教科书。解放后,她进入总参部下属的某电影厂工作,主要任务是拍摄、记录一些国家领导人的言行举止,作为宣传材料,1个月后,她因为摄影技术出众、思想坚定而被调进中南海当专职摄影师。
有一天,毛主席在丰泽园接见了来自苏联的代表团,如此重大的外交事件,侯波自然要完完整整记录下来。等到接见活动结束之后,侯波和同事便收拾机器准备离开,可这时毛主席却拦住了大家,主席表示自己这段时间一直在忙,还没有好好和大家聊一聊呢,当下正好有些时间,就和大家互相认识一下,往后可就要在同一“屋檐”下生活喽!
主席的幽默发言惹得大家哈哈大笑,紧接着大家开始轮流介绍自己,主席还是第一次见侯波,在得知她是延安走出来的革命者之后,主席不免调侃道:延安的山水养人!随后,主席又和侯波聊了几句家常,并勉励她要好好为人民服务,可千万不能堕怠。一转眼一个小时过去了,谈话即将结束,毛主席将侯波叫过来合影留念,为了表示对女同志的尊重,主席还特地将“c位”让出来给侯波。侯波一直将这张照片视为无价之宝,她特地将照片放大悬挂在客厅里,每次有客人来,她都会主动向客人介绍照片的来历。
当然,侯波的工作并非总是一帆风顺,也有遇到波折的时候,比如有些老同志性格比较内敛,不喜欢照相,因此一直故意躲镜头,这让她很是苦恼,为了能拍到老同志,她只能“剑走偏锋”搞偷拍。还有一次,在国庆典礼上,侯波为了找角度拍摄毛主席正在讲话的画面,居然将半个身子伸到护栏之外,冒着生命危险架起相机对准毛主席。
就在此时,周总理走上前,拉住她的衣角,帮她稳固重心,最终让她顺利完成了拍摄工作。等到庆典结束,她准备离开天安门的时候,陈云同志还专门叮嘱她以后一定小心,不能再做这么危险的动作,万一出了事可怎么办?这番肺腑之言听得侯波浑身暖洋洋的,她潇洒的向陈云敬了一个军礼,并顺势回应了一句“谢谢首长”。
1957年,毛主席访苏,侯波全程陪同,当时东欧的各家媒体都关注着主席的动向,在主席和赫鲁晓夫两人会面的时候,早已等候多时的记者一拥而上,一下子将所有照相的好位置全部抢走,这可急坏了侯波,为了能拍到珍贵的照片,她也顾不得形象了,居然直接从椅子下面钻过去,在夹缝中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好位置,对准正在侃侃而谈的毛主席连拍了5张照片,顺利完成了任务。
1961年,中央办公厅将她到新华社工作,离开中南海的前一天晚上,毛主席特地见了她一面,她对主席说自己舍不得中南海,主席倒是豁达,摆摆手说了一句“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不过侯波毕竟在主席身边待了10年时间,主席对她是有一些情谊的。
临别之际,主席送给她一幅书法作品作为纪念,同时告诉她,以后工作中要是遇到什么困难就写信向自己反映,自己一定想办法解决。她谨记主席的教诲,在新华社工作期间一直兢兢业业,将所有心思都放在为人民服务上,凡事奉公无私,堪称业界楷模。90年代初,她因为年纪原因离休,2017年,她溘然长逝,时年93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