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唐时期,唐太宗麾下藏龙卧虎,李靖、尉迟敬德、李勣、殷开山、程知节等,一时之间名臣汇聚,将星璀璨。 与这些世所共知、大名鼎鼎的大唐俊杰相比,王玄策的名字无疑默默无闻,少有人知。 在史籍记载中也只有只言片语存世,对于大多数的人而言,大概还是通过《功夫瑜伽》这部电影,才第一次知道历史上还有王玄策这么一号人物。

在唐朝初年的政坛之上,王玄策的确不算什么重要人物,根据有限的史籍记载来看官位最高也不过五品上下,虽然不知道这是不是王玄策最终达到的朝堂高度,但想来他也没有进入大唐的中央权力中枢,否则也不能被史书忽略了。 看来在王玄策这件事上,素来号称求贤若渴的唐太宗也有马失前蹄的一天,白白将一位文可纵横捭阖,武可攻城略地的贤才忽视,从这个角度而言,王玄策也算怀才不遇了。 不过没有名气、没有地位,不代表没有能力,王玄策依旧能够建功立业,他在大唐初年的外交舞台上创下“一人灭一国”的奇迹。

王玄策其人 关于王玄策的早年生平因为史料记载不详,具体情况今人已经很难得知,只知道他是洛阳人,曾经担任过黄水县的父母官。 这样的经历与那些同时期的名臣相比无疑少了些轰轰烈烈,也绝对称不上官运亨通,如果事情按照这个脉络走下去,王玄策大概会像同时代大唐那些普通的中低层官僚一样,在官场默默无闻的度过一生,然而时代的潮流汹涌澎湃,终将王玄策推上历史的风口浪尖。

公元643年,当时的北印度戒日王朝一家独大、国力强盛,国王尸罗逸多(戒日王)作为戒日王朝的缔造者,也堪称一代英主。在此前的公元631年,玄奘大师西行取经到达了戒日王朝的领土,受到了戒日王的很多关照和帮助,或许是从玄奘大师那里得知中土大唐的繁华和强盛,戒日王先后多次派遣使团访唐。 于是在公元643年,戒日王再一次派遣使团拜访大唐后,唐太宗决定礼尚往来,派遣大唐使团护送天竺使者返乡,同时出使天竺戒日王朝,王玄策就在当时的使团名单上,这也是他第一次出使天竺,由此开始了他波澜壮阔的外交生涯。

这里需要提一下,关于王玄策出使天竺的次数,史学界普遍有三次和四次之争,关于王玄策出使的前三次基本达成共识,但有没有第四次却众说纷纭,因此我们讨论的重点还是放在前三次上,有没有第四次还是再让“子弹”飞一会。 言归正传,当时的王玄策还不是使团的领导者,使团的一把手是卫尉寺丞、上护军李义表,王玄策只是副手。这次的出使很成功,使团受到戒日王的欢迎,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使团还走访中天竺,拜访各地名胜古迹,并在摩诃菩提寺立碑。

这次出使的成功也为王玄策今后的出使打下了良好的根基,当公元247年,大唐再次有出使天竺的外交任务时,具备外交经验,又熟悉天竺情况的王玄策成为当仁不让的正使,率领副使蒋师仁等使团成员沿着吐蕃、尼婆罗的古道开始他的第二次天竺之行,而轰轰烈烈的“一人灭一国”传奇也发生在此次出使的途中。 “一人灭一国”的奇迹 当时印度戒日王朝的国内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代英主戒日王尸罗逸多离世,戒日王朝虽然在戒日王的统领下统一了北印度,但戒日王朝实行封建采邑制度,在戒日王朝的扩张过程中,保留了大量原有的各地封建贵族势力,又分封了很多新兴的有功贵族,他们占据大量的土地,拥有巨大的权力,戒日王朝根本没有形成长久统一的制度基础。

在戒日王还在的时候,依靠其出色的能力以及崇高的威望,帝国还能相安无事。但戒日王离世后,帝国又缺乏具有足够能力和经验的继承人,各地贵族趁机一拥而起,称孤道寡,帝国迅速走向分崩离析。而王玄策此次出使的的最大敌手阿罗那顺正是这样一个自立为王的封建贵族。 在王玄策前往中天竺的时候,阿罗那顺应该已经基本完成了自己的篡权大业,他与戒日王不同对大唐使节没有什么善意,而是发兵袭击使团。关于阿罗那顺为何对使团心怀恶意,据说是为了使团携带的大量贡物。 而当时的使团本为了和平而来,又因为上次出使戒日王的善意,所以根本没有多少可战之兵,不过使团也未束手就擒,在双方经历一系列激烈的战斗之后,大唐使团终究寡不敌众败下阵来,使团大多数人都战死沙场,王玄策以及其他幸存人员也只能逃回吐蕃。

不过大概强国时代人们身上都有一种不要怂的精气神,王玄策没有选择灰溜溜地逃回长安,而是从吐蕃和泥婆罗借兵八千,重新杀回天竺,同阿罗那顺死磕。 仅用了三天,王玄策等人就大败阿罗那顺,阿罗那顺一方被斩杀的、逃跑时溺水的一时之间死伤无数。 阿罗那顺本人连同自己的一家老小全被王玄策等人俘虏,请到大唐喝茶,被阿罗那顺吃进去的财物又被翻倍地吐了回来,还连带着其他天竺封建诸侯因为畏惧进贡的财物。阿罗那顺被带回大唐献俘后,唐太宗自然乐呵呵。 或许是由于“一人灭一国”的这个说法过于惊世骇俗一些,再加上史料的缺乏,导致后来人都觉得此事实在太扯,让人心中存疑。不过1990年,在我国西藏地区发现的《大唐天竺使出铭》却证实王玄策以及他的外交事迹都是真实不虚的。

这通摩崖石刻碑铭主要记载了王玄策第三次出使以及途经今西藏吉隆的相关情况,碑铭刻于公元658年,与史籍中记载的王玄策于公元657年第三次出使天竺情况基本吻合,可见史料中的相关记载不虚。 根据相关记载,王玄策第三次出使主要承担着宗教任务,负责将佛袈裟送到天竺,在这次出使活动中,王玄策等人来到他第一次出使时到达的摩诃菩提寺,受到了僧俗民众的欢迎,再次故地重游,也不知此时的王玄策心底作何感想。

结语 在史籍中,王玄策主要的事迹基本就是围绕出使印度展开的,由于当时唐朝与印度远隔崇山峻岭,唐朝的对外战略重心又在北方突厥等草原民族身上,王玄策在印度取得的外交和军事胜利未得到唐太宗的重视,王玄策也随之不得重用,然而这无损于王玄策所取得的令人荡气回肠的丰功伟绩,建功异域,不下张、班,扬我国威。 他日回首,一腔所学,不曾负平生。 参考文献: 《旧唐书》、《法苑珠林》、《大唐天竺使王玄策事迹研究》《唐敕使王玄策使印度事迹新探》等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