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赛男 实习生殷新宇 上海报道

科创板自2019年设立以来,就肩负起推动中国科技进步发展的重要使命。在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领域的研发创新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科创板不仅推动了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也有助于提升整体经济的创新驱动力。

从总体研发投入角度来看,科创板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发投入保持高水平。2023年,573家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总金额达到1561.2亿元,同比去年增长14.3%。其中,百济神州(688235.SH)、晶科能源(688223.SH)、天合光能(688599.SH)三家企业的研发投入金额超50亿元(百济神州128.1亿元、晶科能源68.9亿元、天合光能55.3亿元),居于行业领先地位。

以更长的时间跨度来看,科创板自开市以来,其研发投入总额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相关机构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的时间里,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合计超过4200亿元,显示出科创板在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的长期承诺和努力。

跟踪首批25家公司研发进度 

在研发支出占比方面,2023年科创板公司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的中位数为12.2%,显示出科创板公司对新科技研发的重视。为了更好反映科创板对企业研发的支持作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选取了首批在科创板上市的25家企业,深入剖析这些企业自上市以来在研发投入占比方面的变化。

新光光电(688011.SH)、澜起科技(688008.SH)、虹软科技(688088.SH)、航天宏图(688066.SH)和交控科技(688015.SH)等企业在研发支出上表现突出。其中,虹软科技的研发支出占比从2019年的34.75%逐年增加至2023年的54.11%;新光光电、澜起科技和交控科技同样在研发上不断加码,新光光电的研发支出占比从2019年的13.36%增加至2023年的25.92%;澜起科技由2019年的15.36%增加至2023年的29.83%,交控科技从最初的6.85%持续增长至14.11;航天宏图前期数据虽然徘徊在14%-15%区间内,但在2023年显著增至21.03%。

中微公司(688012.SH)、安集科技(688019.SH)、容百科技(688005.SH)和西部超导(688122.SH)等企业研发占比呈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均控制在1%-3%的区间内。然而,企业的研发支出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并不能作为衡量其研发投入的唯一标准,还需要结合具体数值进行参考。例如,中微公司的研发支出占比虽然由21.81%下降至20.15%,但其研发支出数额却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由2019年的4.25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2.62亿元,增幅达8.37亿元。安集科技的研发支出占比虽然下降了1.05个百分点,但其研发支出总额从0.58亿元增加至2.34亿元。 

科研人才队伍超23万名

人才是推动企业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截至2023年末,科创板公司已汇聚超过23万名的科研人才队伍,为公司的科技创新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以首批在科创板上市的25家公司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五年来研发人员的数量变化。

从整体来看,大部分公司的研发人员数量都有所增长,表明这25家公司极为重视技术创新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增速最快的企业是天宜上佳(688033.SH),从2019年的35人增加到2023年的228人,增长幅度约为550%。睿创微纳、安集科技、铂力特(688333.SH)、嘉元科技、杭可科技(688006.SH)的研发人员数量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增长幅度均超过200%,显示出这些企业对于研发的重视程度。其中睿创微纳从2019年的393人增长至2023年的1262人;安集科技从74人增长至236人;铂力特从154人增长至494人;嘉元科从88人增长至265人;杭可科技从344人增长至1113人。

此外,虹软科技、新光光电、光峰科技(688007.SH)、福光股份(688010.SH)、中国通号(688009.SH)5家企业的研发人员占比虽然波动较小,保持在0%至30%之间,但整体稳定。具体而言,虹软科技的研发人员数量从2019年的452人微增至2023年的566人左右;新光光电从149人稳步增长至约200人;光峰科技保持在387人至428人之间;福光股份的研发人员数量稳定在250人左右;而中国通号则一直维持着庞大的研发团队,人数从4235人缓慢增长至4345人。

平均拥有136件授权发明专利

专利成果是衡量一家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上的重要尺度。智慧芽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7月21日,573家科创板上市企业专利申请总量为25.7万余件,有效专利总量为14.2万余件,授权发明专利总量为7.8万余件。平均每家企业专利申请量约为449件,平均有效专利量约为248件,平均授权发明专利量约为136件。

对比截至2023年7月21日科创板开市四周年当日的数据,彼时的546家科创板企业的平均专利申请量约为397件,平均有效专利量约为218件,平均授权发明专利量约为114件。

综合来看,科创板上市企业在专利申请量、有效专利量以及授权发明专利量三项数据的平均值上均呈现稳步上涨的趋势,分别同比增长约13.1%、14.1%和19.8%。可见,科创板上市企业的专利实力不断提升,持续擦亮“硬科技”底色,且其中平均授权发明专利量的增长最为显著。

与其他板块相比,截至7月21日,A股主板上市企业的专利申请总量中位数为98件,有效专利量中位数为43件,授权发明专利量中位数为12件。创业板上市企业的专利申请总量中位数为140件,有效专利量中位数为74件,授权发明专利量中位数为23件。北交所上市企业的专利申请总量中位数为89件,有效专利量中位数为55件,授权发明专利量中位数为12件。科创板上市企业的专利申请总量中位数为210件,有效专利量中位数为114件,授权发明专利量中位数为53件。在上述三项指标中,科创板均显著高于A股其他板块,尤其是授权发明专利。

依照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据智慧芽统计,573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的企业数量排名靠前,依次有233家、116家、83家、64家和28家。上述产业企业的专利申请总量分别为11.4万余件、4.1万余件、4.6万余件、1.4万余件和1.9万余件。

在上述五大产业中,从企业平均专利申请量来看,排名依次为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和新材料产业,分别约有710件、564件、491件、360件和229件。相较于科创板开市四周年时各战新产业企业的平均专利申请量,在这五大产业中,新能源产业企业的平均专利申请量同比增幅最高,达到了18.9%。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