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马库斯这次可能回不去了!他捐给中国的618张日军侵华暴行照片,不仅因为照片上残留着暗红色血迹被称为“带血的铁证”,更因为捐赠后遭遇的航班取消、恐吓邮件,让这场跨国捐赠变成了一场“真相保卫战”!
一开始,马库斯只是想完成一个承诺,完成他外祖父临终前的那句话,“等中国强大了,把照片还给他们”。
他带着那批照片踏上飞往北京的航班,那天他没想到,这趟路程会让他几乎回不了家,照片刚一公开,社交媒体铺天盖地在转发,一时之间,他成了“正义的搬运工”,但很快,另一个世界也开始露出獠牙。
他连续三次的航班都被莫名其妙取消,订好酒店也接连被通知“无房可住”,邮箱里每天都有陌生的警告信,有的甚至直接说:你回不去了。
马库斯开始警觉,不再独自出门,连手机都加了多层加密,原本只是一场家族记忆的传承,却忽然变成了被盯上的目标。
他的律师建议他公开澄清,法国媒体却大都保持沉默,就连某些原本表示“支持人权”的机构,也开始对他避而不谈。
质疑的声音也开始冒出来,有人说这批照片早在网络上见过,根本不稀奇,还有人指责他“蹭中国流量”,他团队不得不多次出面回应,解释每一张照片的来历和拍摄背景,还附上了照片背后老相纸的纹理和边角残损,证明不是打印品。
最关键的是,那些血迹,照片边缘的红色渍痕,在实验室被检测出含有凝固血液成分,这一下,所有“伪造”的说法都不攻自破。
不过,麻烦并没有结束,有日本极右翼账号发公开声明,说马库斯是在“用谎言煽动仇恨”,还扬言要“让他在回程途中消失”。
虽然这听起来像疯话,但配上前面的一连串骚扰,看上去就没那么好笑了,马库斯这才意识到,他可能不是在做一次简单的文化捐赠,而是无意间,扯掉了一块某些人拼命想藏起来的遮羞布。
这些照片为什么这么重要?不仅因为拍摄的是1937年淞沪沦陷后最真实的一面,更因为它们从来没被公开过。
马库斯的外祖父当年是法租界的种植园主任,上海话说得比不少当地人还溜,那个年代,他用傻瓜相机偷拍日军暴行。
四行仓库成了弹壳的坟场,黄浦江漂满尸体,小巷里甚至能看到日本兵笑着用刺刀挑婴儿的画面,他把这些影像藏在一本防水相册里,用铁皮封口,像藏一样藏了一辈子。
这些照片没能救下当时的人,却几乎毁了他一家,两个儿子被日本人下毒毒死,中国保姆被凌辱完活埋。劳伦斯没死成,他逃回法国后,整个人变了。
把照片埋在阁楼的旧木箱里,再没提过中国的事,唯一说过的一句话,就是那句“等中国强大了,把照片还回去”。
照片不是一交就完的事,马库斯清楚这一点,真正的困难,是如何让这些照片顺利、安全、被正当地交给中国,这背后,他跟两个好友一共跑了近500天的路。
他们从2024年春天开始筹备,把劳伦斯的故事拍成短片上传网络,一夜之间播放量破百万,评论区一片支持,这才有了后面联系中国驻法大使馆、安排捐赠的机会。
不过在正式交接前,马库斯还是犹豫过,不是后悔,而是担心这些照片再一次带来家族噩梦,但大使馆的工作人员态度很坚定,也很温和,一直强调“我们会保护你,也会保护这些记忆”。
捐赠那天,是2025年8月4号,地点就在巴黎的中国驻法使馆,整个仪式不铺张,但每个动作都很庄重。
更重要的是,专家团队对这些照片进行了鉴定,它们都是原始相纸,带有当年明胶银盐痕迹,属于20世纪30年代原片,还带有劳伦斯用法文写的现场备注,这些全都不是复印品能伪造出来的。
馆方说,这些照片将会被永久保存,数字化处理后供学术研究、展览使用,官方给了马库斯捐赠证书,还给了他的朋友一封感谢信。
整个过程中没有人拿“英雄”这个词挂嘴边,但看得出来,所有人都明白这件事的分量,马库斯站在使馆门口,没说话,掏出打火机,点燃一张复印照片,看着它烧成灰。
这件事在中国反响很大,从社交媒体到主流媒体,都在用不同的角度讲述这个法国人送来“带血铁证”的故事,但在法国,几乎听不到任何动静。
主流新闻集体缄默,政治圈无人评论,马库斯自己也说:“这不是偶然,是惯性,”他指的是从二战开始,西方国家对日军侵华的默不作声,到现在,依然在延续。
他提到了一个让他很难释怀的事情,战争结束后,美国为了拿到日本细菌战的数据,选择赦免731部队成员,这一步,把历史的真相直接堵在了墙角。
等到几十年后,日本的教科书里几乎不提南京,广岛成了苦主,东京成了受害者,真正的加害者身份被慢慢洗淡了,他觉得,如果这时候他还不站出来,那照片放再久也没有意义了。
这批照片也让很多中国观众看见了另一个层面,正义不是空喊的口号,它是一个法国人冒着威胁与风险,用实际行动说出来的,“你们曾经被遗忘,但我们记得。”
(信息来源:手机中国网---618张照片,一位法国青年:让历史真相回归)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