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出来表态了!就在我方将关税提升至84%回击美国后,俄罗斯站出来表态了!4月9日,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消息,针对中美贸易冲突,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指出,白宫近期的关税举措明显违背世贸组织的核心原则,甚至直接触犯其规定,显示华盛顿已不再觉得自己受国际贸易法的约束。   只是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这话听着仗义,仔细一品全是门道 —— 她既没指名道姓骂美国,也没拍胸脯挺中国,就像个局外人在点评棋局。   要知道,俄罗斯可不是第一次玩这种 “模糊战术”。早在 2024 年俄乌冲突白热化时,中国在联合国关于乌克兰的决议中连续投下弃权票,而俄罗斯对中美贸易战同样保持沉默。这种默契背后,是双方都在避免给西方 “拉帮结派” 的口实。扎哈罗娃这次的发言更绝,既用 WTO 规则敲打美国,又刻意淡化对中国的支持,甚至连 “中国” 二字都没提,生怕被外界解读为中俄联手对抗西方。   但俄罗斯的小心思,瞒不过明眼人。就在扎哈罗娃表态的前三天,俄罗斯副外长鲁登科刚在公开场合强调 “中俄贸易不会受美国关税影响”,还透露 2024 年中俄贸易额突破 2400 亿美元,是美俄贸易额的 68 倍。这种 “嘴上不支持,身体很诚实” 的操作,像极了商场里精明的商人 —— 既要在公开场合保持中立形象,又不愿错过实实在在的利益。   更有意思的是,俄罗斯这次的表态时机拿捏得恰到好处。4 月 9 日正是美国对华加征 104% 关税生效的日子,全球 50 多个国家忙着向美国示好,俄罗斯却选择在这个节骨眼上 “踢场子”。这种操作既给中国递了个 “人情”,又避免了直接与美国撕破脸。毕竟,俄罗斯目前还在和美国就乌克兰问题、叙利亚停火协议等议题保持接触,犯不着为了中美贸易战把关系闹僵。   其实,俄罗斯的这种 “骑墙” 策略,背后是深刻的历史教训。2014 年克里米亚危机后,俄罗斯被西方制裁得喘不过气,经济一度萎缩 3.7%。痛定思痛,普京政府意识到不能再轻易卷入大国冲突。这几年,俄罗斯在中美之间玩起了 “平衡术”:既和中国签署 4000 亿美元的天然气合同,又向美国出口铀矿维持能源合作;既在联合国为中国仗义执言,又和美国在北极资源开发上眉来眼去。   但俄罗斯的算盘也有打错的时候。2025 年初,英国宣布对俄实施三年来最大规模制裁,理由是 “俄罗斯支持伊朗无人机技术”。而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对俄态度暧昧,一边提供武器援助,一边和俄罗斯秘密谈判。这种 “打一巴掌、给个甜枣” 的策略,让俄罗斯深刻体会到西方的不可靠。所以这次中美贸易战,俄罗斯学乖了 —— 与其在大国夹缝中选边站,不如当个 “理中客”,既能捞取实惠,又能避免引火烧身。   俄罗斯的这种中立,客观上帮了中国大忙。就在扎哈罗娃表态的同一天,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宣布抵制美国贸易霸凌,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宣布访华反对欧盟对华反补贴税。这些国家的动向,和俄罗斯的表态形成了微妙的呼应。西方媒体酸溜溜地评论:“中俄虽然没有公开结盟,但他们的行动正在重塑全球贸易秩序。”   不过,俄罗斯的中立也不是没有代价。美国虽然表面上没对俄罗斯加征关税,但在科技领域小动作不断。2024 年,美国以 “国家安全” 为由,禁止俄罗斯进口半导体设备,导致俄罗斯芯片产业倒退五年。这种 “温水煮青蛙” 的打压,让俄罗斯不得不更加谨慎地处理对美关系。   对于中国来说,俄罗斯的中立态度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中俄贸易额持续增长,2025 年预计突破 2500 亿美元,能源、粮食、科技合作全面开花;另一方面,俄罗斯在关键问题上的 “缺位”,也让中国不得不独自面对西方的压力。但换个角度看,这种 “不结盟、不对抗” 的合作模式,反而让中俄关系更加稳固 —— 没有政治捆绑的利益交换,往往更持久。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上世纪 70 年代,苏联深陷阿富汗战争泥潭,中美关系却悄然解冻。如今,美国在俄乌冲突中消耗欧洲,中国在南海、台海巩固防线,俄罗斯则在中美之间游刃有余。这种 “大国角力、小国吃瓜” 的格局,正在重塑 21 世纪的国际秩序。而俄罗斯的每一次表态,都像是在棋盘上落下的棋子,看似随意,实则暗藏深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