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王海慜 每经编辑:肖芮冬
今日,受关税冲击影响,A股、港股市场出现较明显波动。不过从历史上看,大幅回调后次日出现反弹的概率较高。
据Choice数据统计,除今日以外,2000年以来,上证指数单日跌幅超6%的共有25次,其中有17次在第二天出现反弹,尤其在牛市突遭大跌后短线出现反弹的概率更高。
此轮关税冲击的四点不同
回眸2018年的“贸易战”,在时间节点上和此次关税冲击较为接近。据券商研报,从2018年3月起,美国以“301调查”为依据,对中国半导体、机械、通信设备等高端制造业多次出台限制性政策。随后4月初,美方公布“301调查”对华加征关税产品的清单,将对原产于中国的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作为回应,中方发起反制,对约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当年9月,贸易战全面升级,美国宣布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中方同样进行反制。
受关税冲击影响,今日A股、港股市场都出现了较大的波动。截至收盘,上证指数下跌7.34%。不过,据多家券商最新分析,此轮关税冲击较上轮贸易战有四大不同:
一、涉及面不同:“对等关税”波及全球
今日,德邦证券宏观团队负责人张浩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与2018年的“贸易战”相比,本轮关税冲击有三大特点:一是美国本轮关税政策针对全球多国进行差异化关税征收,上一轮仅针对中国的不同商品征收关税。二是在征收税率上,柬埔寨、越南和泰国等税率较高,根据特朗普展示的图表,对欧盟的关税为20%,对英国进口产品征收10%关税,对瑞士进口产品征收31%关税,对从印度进口的产品征收26%关税,对韩国产品征收25%关税,对日本进口产品征收24%关税,对泰国产品征收36%关税,对越南产品征收46%关税,对柬埔寨产品征收49%关税。三是关税叠加的方式存在差异,特朗普表示,一些商品将不受“对等关税”的约束,其中包括已经受第232条关税约束的钢铝制品、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可能受未来第232条关税约束的商品以及美国没有的能源和其他某些矿物。此外,金条、铜、药品、半导体和木材制品也不受“对等关税”的约束。
二、背景不同:2018年以来中美直接贸易联系持续下降
据机构统计,在2018年美国开启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中国进行对等反制后,中美之间的直接贸易联系在持续下降,体现为中国直接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占中国所有出口的比例持续下滑。
招商证券研报显示,到2025年2月,以滚动12个月计算的份额,中国对美国出口占中国出口比例从2018年高峰的19.1%下降至14.7%;美国自中国进口占美国进口的比例从2018年高峰的21.8%下降至13.1%。
三、影响不同:我国应对经验更为充足
东方财富证券策略团队最新发布研报称,与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期间相比,当前我国政策应对更有经验与提前储备。
某机构宏观资深分析师今日在一场路演中表示,对比2018年的“贸易战”,从应对的角度来看,此轮“对等关税“的不同之处有以下三点:一是,2018年的“贸易战”,我们对美国的出口依赖度还比较高;此后几年我们对美国的出口依赖度已经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相比“贸易战1.0”,当前经济对出口的依赖度有所提升。二是,2018年~2019年通过人民币贬值较多的对冲了关税增幅,而现在人民币汇率则较为坚挺。三是,2018年“贸易战”对全球经济的冲击相对有限,此次美国“对等关税”则是全球性的,从贸易占经济的比重来看,中国并非是当前最脆弱的国家。
四、时代不同:AI变革将驱动产业升级
中信建投日前发布研报指出,复盘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我国在反制基础上加大对自主可控方向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预计本轮中美关税摩擦下,国家将继续扩大内需,加强自身科技进步,全面推进自主可控。
事实上,相较于2018年的贸易摩擦,当前AI技术变革的时代已经到来,且中美已然成为全球唯二的AI领军玩家。市场预计,在新一轮贸易争端下,AI作为产业升级的抓手,预计政府将持续加大在相关方面的投入以保持竞争优势,尤其底层国产化算力。
对此,某头部券商资深策略分析师今日表示,“随着新质生产力的推进以及AI浪潮的到来,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冲关税冲击。预计可能会在今年年中或者下半年有增量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而超长期特别国债预计将重点用于科技方面的投资。”
单日大跌后,次日反弹概率较高
据Choice数据统计,除今日以外,2000年以来,上证指数单日跌幅超6%的共有25次,其中有17次在次日(交易日)出现反弹,占比68%;反弹幅度超2%的有8次,占比32%。
尤其在牛市期间的几次单日大幅调整(如2007年2月27日、2007年5月30日、2007年6月4日、2009年8月31日、2015年1月19日、2020年2月3日)后,第二个交易日大多出现了探底回升。其中,受新冠疫情冲击,2020年2月3日大盘大跌7.7%,第二天早盘一度大幅低开,不过随后就触底回升,全天上涨1.34%。
即使在2008年等弱市环境中,大盘单日大跌超6%之后,第二天也大多会跌幅收窄,或者出现反弹。
国泰海通策略团队最新发布研报指出,受关税冲击,预计本周初A/H股对负面因素将会有快速计价,负面预期的快速定价后或存在短期修复性的机会与超跌反弹。
某券商策略团队最新在机构群体进行的一项调查
此次关税冲击升级后,某券商策略团队最新对机构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当前机构最看好的行业方向为TMT等科技(占比近30%)、红利(占比24%)、消费(食品饮料、社会服务、商贸零售等)(占比21.4%),而对出海及出口链、非银等明显趋于谨慎。
具体到细分行业,当前机构最看好的行业依次为医药生物(占比34.8%)、AI+(占比33.5%)、食品/餐饮/啤酒(占比29.5%)、军工(占比28.6%)、半导体/消费电子(占比24%)、银行(占比21%)。
由此来看,目前机构对内需、自主可控、红利三大方向的认可度较高。今日虽然A股出现大跌,但相关行业表现还是相对较强。在细分行业中,今日种植业、养殖板块明显跑赢大盘,其中申万种植指数今日逆势大涨5.53%。
站在当前时点,展望后市,多家券商认为,经历此次关税冲击后,A股一些优质资产的投资机会已经显现。东方财富证券策略团队认为,关税波折不改“信心重估牛”核心逻辑与中期趋势,对盈利和关税相关性低的品种,更可能迎来流动性改善或受益政策以及供给环境,正是中期布局战略良机。
中信证券策略团队最新研报聚焦核心资产的投资机会:“我们此前提出,年内有两个关键时点,一是4月初外部风险落地后带来的交易性机会,二是年中中美经济和政策周期同频后带来的配置性机会。而随着中美周期同频时点可能提前,两个关键时点的区分将更加模糊,很难出现明确的择时窗口。建议更加左侧地聚焦核心资产,随着更多核心资产解除估值压制并走出业绩拐点,市场将更早地迎来2021年以来最重要的一次风格切换。”
国泰海通策略团队则表示,投资者下调增长预期与承担风险的意愿难以避免,这一时期股市以震荡整固的态势为主,守正仍是必要的。在投资主题上,可关注内需新消费、两重两新、自主可控、并购重组等。
另外,德邦证券宏观团队负责人张浩认为,未来更重要的是跟踪以下三方面的变化:一是,特朗普政府是否会不折不扣地执行“海湖庄园协议”战略,在对等关税、汇率协同等全面发力。二是,特朗普政府如何应对盟友的反制措施,并且如何在“西方”内部重新平衡政治、经济、军事、财税、贸易等利益。三是,随着中国引领“全球南方”势力进一步崛起,特朗普政府如何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应对。
每日经济新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