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7月20入伏有钱没钱,建议每天吃2块它,强脾胃,祛湿寒,一次多做点,保存起来,随取随吃,很方便

眼瞅着7月20号就要入伏了,一年一度“上蒸下煮”的酷暑模式正式开启!烈日当头,空气黏糊糊的,整个人都蔫了吧唧。这时候,冰西瓜、冰可乐是不是成了你的“续命神器”?打住!贪凉一时爽,小心脾胃“闹意见”,越吃越没精神!

明日入伏!有钱没钱,每天吃2块它,强脾胃,祛湿寒,别不懂吃!

别慌!老祖宗对付三伏天的智慧,就藏在一句老话里:“冬吃萝卜夏吃姜”!姜?那股子冲鼻的辛辣,生啃?太刺激!今天教你个神仙吃法——把它变成软糯Q弹、甜中带辣、越嚼越香的小零嘴!姜汁糖!关键做法贼简单,一次多做点,塞进罐子放冰箱,馋了饿了来两块,方便到飞起!

明日入伏!有钱没钱,每天吃2块它,强脾胃,祛湿寒,别不懂吃!

【具体做法】第一步:老姜洗干净,皮可以削也可以不削,切成小块,丢进料理机或者榨汁机,加适量水,打成细腻无渣的姜糊糊。找个细纱布或者滤网,把姜糊糊倒进去,使出吃奶的劲儿,把宝贵的姜汁挤出来!挤得越干越好,姜渣留着泡脚或煮水都不浪费。

明日入伏!有钱没钱,每天吃2块它,强脾胃,祛湿寒,别不懂吃!

第二步:把挤好的姜汁倒入糯米粉中,边倒边搅拌!一定要搅匀,不能有干粉疙瘩。搅啊搅,最后你会得到一碗细腻、浓稠、没有颗粒的姜汁糯米糊糊,有点像比较稠的酸奶或者奶糊。放一边备用,让粉和姜汁好好“融合”一下。

第三步:另起一个小锅(不粘锅最好),倒入红糖,加入清水(水量不用太多,能把红糖化开并稍微熬浓一点就行)。开中小火,慢慢加热。用勺子或铲子不停搅拌,帮助红糖融化。等红糖完全融化,锅里开始咕嘟咕嘟冒泡泡,糖水变得有点点黏稠,能感觉到糖水挂在铲子上有点厚度了,就关火!红糖水熬好啦!

明日入伏!有钱没钱,每天吃2块它,强脾胃,祛湿寒,别不懂吃!

第四步: 把刚刚熬好的红糖水,趁热冲入我们刚才调好的那碗姜汁糯米糊糊里!冲进去的同时,另一只手要拿着筷子或蛋抽,疯狂地、迅速地搅拌! 这一步能让滚烫的红糖水把糯米粉“烫”个半熟,同时让糖、姜、糯米粉完美融合。你会看到糊糊的颜色变得更深、更诱人,质地也更均匀顺滑了,变成一碗浓稠的“姜糖浆”。

明日入伏!有钱没钱,每天吃2块它,强脾胃,祛湿寒,别不懂吃!

第五步:找一个四方玻璃碗,内壁薄薄刷一层油(方便脱模)。把“姜糖浆”倒进去,表面稍微刮平整。盖上保鲜膜(记得用牙签扎几个透气孔!),放入已经烧开水的锅里,蒸个25-30分钟(具体时间看厚度,厚就多蒸会儿)。时间到!用筷子或者牙签戳一下中心,拔出来是干净的,没有粘黏的糊糊,就说明熟透啦!关火!

明日入伏!有钱没钱,每天吃2块它,强脾胃,祛湿寒,别不懂吃!

第六步:把蒸好的姜糖糕取出来,揭掉保鲜膜,让它自然晾凉到不烫手但还有余温的状态。这时候最好操作!在干净的案板上,均匀撒上一层椰蓉。把温热的姜糖糕倒扣在椰蓉上。糕体表面也撒上一层椰蓉。凉透后,切成你喜欢的小方块或者小长条,把切好的每一块小姜糖,在剩下的椰蓉里滚一滚,让它们360度无死角地裹上香喷喷的椰蓉外衣!大功告成!

瞧瞧这成品,咬一口,先是红糖的温柔甜蜜,紧接着老姜那股子温暖的、带着点小刺激的辛香就涌了上来,直冲喉咙,却一点也不呛人。咽下去,胃里瞬间升起一股暖意,舒服得让人直眯眼。椰蓉的香气更是点睛之笔,让口感层次更丰富。这滋味,冰饮真比不了!

明日入伏!有钱没钱,每天吃2块它,强脾胃,祛湿寒,别不懂吃!

一次多做点,把清凉和暖意都存起来! 切好的姜汁糖块,装进干净的密封罐或者保鲜盒里。常温放几天没问题,放冰箱冷藏,吃上十天半个月妥妥的。办公室抽屉放一罐,下午犯困来一块;家里茶几摆一盘,追剧解馋随手拿。方便得不得了!

三伏天的闷热里,别总贪恋那口冰爽了。试试这块小小的姜汁糖吧!每天嚼上两块,那股子暖意,能帮你赶走空调房里积攒的寒气,让被冷饮冰得懒洋洋的胃重新舒服起来。甜丝丝、暖融融,还带着点提神的小刺激,这才是对抗酷暑的聪明法子!

入伏倒计时,赶紧把这份"姜"湖救急的小零食备起来! 简单几步,换来一罐能陪伴你整个苦夏的美味。一次做好,随吃随拿,让这个三伏天,从胃里暖起来,舒服起来!馋哭隔壁小孩的配方都给你了,还不动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