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162亿元!曾获3项“鲁班奖”的国企标杆破产了

图源:合肥建工集团官网

曾获3项建筑质量“鲁班奖”,多个荣誉奖项的“老牌国企”合肥建工将退出历史舞台。

徐凡淋丨文

曾在全国建筑市场叱咤风云的“老牌国企”破产了。

近日,一则来自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公告引发建筑行业关注,安徽海螺集团旗下核心建筑企业,安徽合肥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建工”)因资不抵债、债务危机难解,被法院裁定破产重整,正式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根据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告,截至2024年11月,合肥建工资产总额为127.3亿元,负债总额高达162.29亿元净负债缺口35亿元,资产负债率127%,资不抵债,陷入债务泥潭。

合肥建工集团官网介绍,合肥建工是一家有着67年的发展历程的老牌国企,拥有建筑行业八个一级资质,曾参与大量重点项目建设,在质量上先后获奖65次,其中3项“鲁班奖”工程1项全国市政金奖,1项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2项国家优质工程奖、58次获得省级优质工程奖,以及获得多项国家级、省级“示范工程”等荣誉称号。

然而,这家安徽建筑业的龙头企业,自2022年起,集团资金链断裂传闻不断发酵,涉及恒大与多个企业的工程款无法收回。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合肥建工集团及子公司逾期金融机构贷款、商票及供应商欠款总额突破12亿元,多个在建项目因欠薪、欠款陷入停工。

2024年2月29日,合肥建工数千名员工收到待岗通知书,员工被迫待岗期长达9个月,期间按合肥市最低工资标准发放待遇。

此外,在合肥建工宣告破产前,执掌这家企业16年的原董事长刘国福,官宣落马。安徽省纪委监委通报称,刘国福涉嫌“靠企吃企”,利用职务便利在工厂承揽、资金使用中谋取私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务;其违规出借资金、独断专行的决策导致国有资产遭受“特别重大损失”。

合肥建工这家曾获得多个荣誉奖项的老牌国企,如今步入尾声,将退出历史舞台。

01

从行业龙头到破产清算

合肥建工集团的前身为合肥市建工局,成立于1958年12月。1982年撤局改公司,成立“合肥市第一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后经分立、合并及改制,于1991年更名为“合肥建工集团有限公司”。2008年7月,集团整体改制并入安徽安粮集团,2018年成为海螺集团(世界500强企业)成员企业之一

企查查显示,安徽安粮集团为合肥建工控股股东,持股99%;穿透股权显示安粮集团为安徽国贸集团全资子公司,安徽国贸集团控股股东为安徽海螺集团与安徽省国资委。

日前,安徽国贸集团发布公告称,受恒大集团债务危机影响,公司下属子公司安徽安粮集团下属三级公司合肥建工巨额工程款无法收回,同时受整个地产行业深度下行调整影响,合肥建工大量非恒大项目工程款也长期逾期,导致公司无法正常运转,进而连带安粮集团发生债务风险。

安徽国贸制定了“安粮集团金融债务庭外重组,合肥建工庭内破产重整”的债务风险处置方案。

其中,安粮集团已完成债务重组,涉及重组的24家银行及4家一致行动银行的金融机构债务总金额为111.1亿元,债务偿还期限统一调整为15年,平均年利率1.5%,自2025年起逐年还本,利息按季支付。

合肥建工集团曾于2024年2月发布内部通知“受恒大债务危机及房地产行业下行影响,公司经营陷入困境……”

合肥市中院近日发布公告,裁定受理安徽安粮控股对合肥建工的破产重整申请,合肥建工“庭内重整”已进入破产重整程序,管理人已接管公司,目前正在进行债券清册、清产核资、银行账户解封等工作。

负债162亿元!曾获3项“鲁班奖”的国企标杆破产了

负债162亿元!曾获3项“鲁班奖”的国企标杆破产了

申请人除合肥建工的母公司安徽安粮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外,还包括下游两家建材公司,分别是合肥朔慈建材有限公司和成都开来建辅材料有限公司。

合肥朔慈建材有限公司、成都开来建辅材料有限公司以合肥建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法院申请合肥建工破产清算。

安徽安粮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合肥建工资不抵债,但具备重整价值为由,向法院申请合肥建工破产重整。

据此前公告显示,合肥建工已严重资不抵债。

截至2024年11月,合肥建工资产总额127.3亿元,负债总额162.29亿元,净负债缺口35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27%。今年3月,法院指定了破产管理人并开始破产清算。

负债162亿元!曾获3项“鲁班奖”的国企标杆破产了

来源: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

其实,合肥建工的财务危机早有端倪,近年来频频被列为被执行人,存在大量未履行司法判决的债务记录。企业曾尝试通过债务重组、引入投资等方式自救,但受制于行业下行压力及内部管理问题,最终未能扭转颓势。

企查查数据显示,合肥建工3705个案件中,为被告身份的案件占比达79.14%,累计215条失信被执行人,涉案总金额3.32亿元;41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9297.05万元;689条限制高消费,涉案总金额10.81亿元。

02

高度依赖单一客户

在房地产高速发展期,合肥建工不仅承建多个市政工程,还包括很多城市的机场、产业园等大项目都有参与,在住宅地产方面,与之有着深厚合作关系的企业之一是恒大。

公开信息显示,合肥建工在高峰期70%以上的项目依赖恒大,采用“垫资施工”模式(垫资比例超70%),这种高度依赖单一客户的方式,也为后来的资金链断裂埋下隐患。

2021年恒大暴雷,合肥建工2.7亿元的工程款收回无望,叠加国内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合肥建工卷入债务漩涡,大量应收工程款难以回收,导致很多在建项目没法继续运作,但作为地方国企,仍在顶着压力继续坚持。

直到2023年,贷款、商业票据、供应商欠款当年累计高达12亿元,被大量诉讼至法院,合肥建工由此暴雷。

2024年2月29日起,合肥建工数千名员工陆续收到待岗通知书,员工被迫待岗,暴露企业流动性枯竭,更折射出建造行业“断尾求生”的残酷现实。

除高度依赖单一客户外,在合肥建工破产之前,安徽纪检监察网发布合肥建工原董事长刘国福严重违法,内部贪腐问题也是合肥建工走向破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03

原董事长“落马”

权利变形“拆”了合肥建工的金字招牌。

2025年3月初,安徽纪检监察网官宣合肥建工原董事长刘国福落马,因严重违法被开除公职,进行立案调查。

负债162亿元!曾获3项“鲁班奖”的国企标杆破产了

经查,刘国福身为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动摇,罔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收受礼品;不正确履行工作职责,独断专行,违规决策;私欲膨胀,“靠企吃企”,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工程承揽等方面谋取利益,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擅权妄为,违规出借、使用资金,造成国有资产特别重大损失。

刘国福严重违反廉洁要求、工作要求,并涉嫌受贿、国有企业人员滥用职权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经安徽省安粮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会会议研究,决定给予刘国福开除公职处分;没收其违法所得;由凤台县监察委员会将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日前,经安徽省监察委员会指定管辖,凤台县监察委员会对合肥建工原董事长刘国福严重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调查。

据悉,刘国福深耕合肥建工体系多年,曾担任公司董事长及多家关联企业法定代表人、高管,其权利触角几乎覆盖企业核心业务板块。

调查指出,刘国福的贪腐行为贯穿企业改制后的关键发展期,尤其在2018年合肥建工并入海螺集团后,其滥用职权、违规操作进一步加剧了企业财务风险

在安徽国企版图上,合肥建工曾是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刘国福掌舵这家老牌企业16年,本应是勤恳的“建筑工”,结果不仅拆了企业的根基,也拆了自身仕途。

近年来,在行业寒冬中,除合肥建工外,还有江苏建工破产重整,重庆中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河南省国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破产重整,多家特级建筑企业破产。

当建筑行业面临“需求收缩、资金紧张、利润摊薄”三重压力,建筑企业应如何破局,合肥建工的破产清算,为建筑行业敲响警钟。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