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一则中标结果公示引发外界关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采购的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流水线设备采购项目的预算是300万元,但中标价格仅1000元。

根据采购项目的结果公示,中标单位是江西某医药贸易有限公司,中标产品是国产品牌迈瑞,型号MT 8000。对比其他医院采购的价格,这个品牌与型号的单价应在100万元至300万元不等。比如,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采购的迈瑞品牌的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型号为 MT 8000,单价为130万元。

那为什么这次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采购相同的设备,居然出现1000元的中标价?这可不是简单的“高性价比”,背后暗藏的是医药行业的顽瘴痼疾。

官察君注意到,这类流水线设备技术参数复杂,但现实中,不少招标文本里的参数要么模糊不清,要么干脆带着“指向性”。之前甘肃省有家大三甲医院更典型,四个同类采购项目同时被投诉,查出来全是招标文件参数不合理、有明显倾向性。

300万元的预算本来应该对应全面的性能要求,可要是参数里没明确检测速度、模块兼容性这些关键指标,供应商自然能拿“基础版”设备报低价,这根本不是公平竞争,而是招标文件给低价开了绿灯。

就在之前,广西梧州市某医院因招标文件设置指向性参数,仅迈瑞医疗的MT 8000可满足,最终该公司以15.6万元的低价中标。就是这样的价格也被质疑存在合规风险,而本次1000元的离谱低价,更是让人质疑,供应商是不是在用低价设备锁定长期试剂和耗材的暴利?

毕竟,医药行业里“送设备卖试剂卖耗材”的模式早就不是秘密。根据中国政府采购网,迈瑞医疗的供应商还曾以1元钱中标的某三甲医院生化免疫流水线项目,最终被废标。

在行业内部,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是个“吞试剂大户”,一条线要配19类试剂、5类耗材。比如一家三甲医院的流水线设备,如果日均检测样本500份以上,每月试剂成本可能超过10万元,年试剂费用可达百万元。

这意味着,医院一旦用了某品牌设备,往往因为“专机专用”无法更换试剂品牌。300万元预算本应覆盖设备和初期试剂,现在设备只花1000元,后续试剂与耗材的价格会不会被哄抬?如果价格被哄抬,这笔账算下来,最终还是患者和医保基金买单。

此外,值得警惕的是,这种超低价背后暴露出医药领域恶意竞争的问题。按《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低于成本报价本身就涉嫌违规,但医疗领域里这类情况早已经屡见不鲜。比如,福建有家医院以375万元预算中标的三条流水线,平均每条流水线1分钱。有人说这是市场竞争充分,可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的成本摆在那里,最基础款的配置成本也远不止1000元。

供应商又不是做慈善,这种明显低于成本的报价,只能靠后期的试剂和耗材费来“回血”。所以说到底,300万预算1000元中标的怪事,不是市场失灵,而是行业恶意竞争的问题,是行业的顽疾,以及监管和流程的漏洞。

要想根治,既得把招标文件的参数打磨得明明白白,杜绝给供应商“钻空子”或者“量身定制”的空间;也要严查低于成本的报价,把恶意竞标者挡在门外;更要打破“设备绑定试剂与耗材”的垄断,让试剂价格透明化。

毕竟,医疗采购的核心是保障质量,而不是比拼谁的报价更低。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