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如果问这天有什么习俗?很多人肯定会脱口而出,吃粽子。作为端午的应景食物,只要提到粽子,人们就会联想到端午节,就像是提到青团,人们会想到清明节一样。但是你可知道,端午吃粽子是怎么来的,为啥要吃粽子?
端午节粽子怎么来的,为啥吃粽子?
魏晋时期,周处所撰的《风土记》中记载:“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这里的角黍,其实就是我们说的粽子。在古代粽子也叫角黍、筒粽,因粽子的形状有棱有角,内包有糯米而得名。
在南朝吴均的《续齐谐记》中,也记载了屈原投江自杀后,楚国人民哀悼他,便在每年端午以竹筒贮米投于水中祭吊的事。后来随着慢慢发展,人们选择用树叶包住饭团,在外面缠上彩丝,久而久之,就发展为现在粽子的模样了。
按照专家的考证,粽子其实是民间的普通食品,而且以前吃粽子,并不是说只有在端午,而且时间是不固定的,只不过随着人们祭祀屈原,最终便形成了端午吃粽子的一个习俗。要知道,在寒食节就有吃粽子的一个习俗了,而且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流行,可见吃粽子的历史也要比端午早很多。
在端午吃粽子,它更多是表达人们心中的一个欺骗,因为这个时候夏虫滋生,人们要与天气,与蚊虫疾病抗争,吃点粽子,不仅补充能量,也是防止疾病,除邪气的一种举措。
粽子虽然是端午节的应景食物,但是也不能随便乱吃,老话就有“粽子五不吃,吃了夏难安”,6月10日端午节,吃粽子的禁忌早知道。
1、过期的粽子
现在很多人不像以前,到了传统节日不在是自己动手买粽子,而是选择去外面买,但是外面的粽子,它是有一定的保质期的,买的时候,我们应该要注意一下,不能随便乱买,尤其是一些没有包装的,你压根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做的,再加之这个时候,天气本身就非常的炎热,粽子也很容易坏掉。
2、粽叶翠绿的粽子
在买粽子,或者是自己包粽子,对于这个粽叶一定要细心观察,如果是那种特别翠绿的,最好不要去拿来食用,因为这种粽叶也叫“返青粽叶”,很有可能加入了工业硫酸铜和工业氯化铜,这样能够使原本失去绿色的原色粽叶,出现返青的一个情况。
铜的摄入量过多的话,对于整个身体健康都会有影响,严重的甚至还有可能危及生命。
3、彩色绳绑的粽子
在包粽子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这个捆绑的绳子也是不能马虎的,如果是碰到彩色的绳子,还有像尼龙绳以及塑料绳等,那么要记住这样的粽子,也不要去吃,随着在锅中加热,这些有害气体,就会进入到粽子里面,那么食用的话,也容易引起中毒的情况。
4、硼砂粽子
硼砂这个很多人应该都听过,它是一种可以起到防腐,增加弹性还有膨胀作用的一种物质,在食品当中是不允许添加的,但是有的商家为了让口感变得更有弹性,延长它的保质期,于是铤而走险,在里面放入硼砂。
摄入硼砂过量的话,会导致中毒,恶心呕吐等情况,给身体带来很大的健康隐患。
5、无包装的粽子
在购买食品的时候,一定要养成一个看配料表的习惯,而不是拿着就走,如果自己不愿意在家里做粽子,那么买的时候,一定要看生产日期,还有产地以及保质期和它的配料,如果这些基本信息都没有,最好是不要买来吃。
6月10日就是端午节了,笔者认为,与其在外面买粽子,还不如自己动手做一做,既可以感受端午节的氛围,同时又能品尝到自己做的粽子,软糯可口,还不用担心食用的安全问题。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