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5天后,中方发起反制,对韩国继续征税,李在明作出明智选择 6月26日,韩国政府宣布对中国不锈钢厚板征收21.62%的反倾销税,引起轩然大波,中国一直没有出手,但就在昨天,中国商务部的反击终于来了。 如今全球贸易局势持续紧张,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大行其道,世界各国无一能独善其身。作为跟美国军事高度捆绑,在经济上又高度依赖中国的韩国,他们在这个敏感时期如履薄冰,新任总统李在明摒弃了尹锡悦一边倒的亲美政策,选择了一种在经济外交上更为务实的策略,但如何做到不选边站队,这不容易做到。李在明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措施,可以说是他上任以来最大的一个动作,一方面希望美国能在关税上网开一面,另一方面试探中国的反应。中国之所以花了5天的时间才进行反击,是因为这件事情并不简单,每一步都必须要合法合规,既要留有余地,又要展示维护自身利益的决心,不能让外界抓住把柄。 中方的回应是:对韩国、欧盟、英国和印尼的不锈钢钢坯和热轧卷征收反倾销税,期限是5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反制并非一时兴起,这个反倾销措施是在2020年启动的,今年刚刚到期,在这件事情上,各方的反应基本说明了想要保持现状的诉求。钢铁行业产业链端,中国长期以来被西方国家围追堵截,能有今天这个成就尤为不易。作为世界第一的工业强国,钢铁的供求关系稳定与否对中国至关重要,一旦被低端产品打乱市场,短期内可能被引发连锁反应,对中国的整体经济和就业形势都带来重大冲击。在反倾销这件事情上,要辩证看待韩国,因为这是一次群体事件,韩国是被动的一方,而且这次李在明也很谨慎,他明确了韩国走的是提振经济的“实用主义”,以国家利益为唯一标准,也就是说政治并非主因。李在明聪明的地方就在于,他看清了美国不可能给韩国一个稳定发展的环境,而中国的经济形势是有目共睹的,即便这几年韩国在部分领域跟中国脱钩,但在韩国的出口贸易中,中国仍然占了23%,尤其在钢铁、半导体和汽车领域,中国市场对韩国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上任初,李在明推出一项新的政策,追加3030万亿韩元的预算,在AI和半导体领域进行转型升级,这次改革一旦成功,韩国可以减轻财阀绑架经济的症状。李在明近期连续出大招,比如拒绝北约峰会,以及拒绝把军费抬到GDP的5%。但美国不会让李在明太轻松,特朗普至今仍对韩国采取冷处理的方式,一旦他出招,恐怕韩国会招架不住。李在明的实用主义能走多远,就看他这段时间能否顶住美国的压力,顶不住,韩国经济继续下滑,GDP增长有可能跌到0.5%,失业率居高不下,顶住了,就是一片晴天。

李在明的实用主义能走多远

李在明的实用主义能走多远

李在明的实用主义能走多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