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藏海传》中,复仇仿佛是小稚奴人生全部的主题。
自从父母双亡、满门被杀后,稚奴的一生就肩负起了报仇雪恨的重任。为了手刃仇人,他不惜改头换面、学艺十年,最终借着太后之死的良机,重返京城、意欲报仇。
于是,稚奴化名藏海,开启了复仇之旅。

从古到今,复仇从来不是一蹴而就、手到擒来的事情。藏海的仇人,大雍国内武将之首、权倾朝野的平津侯庄芦隐。
平津侯位高权重、飞扬跋扈,身边更有幕僚万千、爪牙无数,更何况他有高手瞿蛟保护、又有金丝甲护体,想要杀他难度堪比登天。
复仇千万步,入府第一步。在藏海的计划里,复仇计划的第一步是要混入侯府、成为幕僚。借着太妃显灵的机会,他轻而易举地潜入平津侯府,如愿成为了侯府的幕僚。
不过,在藏海进入侯府之后,他才发现了复仇的难度超乎想象。侯府门客遍地、幕僚无数,不是人人都有机会接触到平津侯。在普通幕僚与侯爷之间,隔着杨真、褚怀明、瞿蛟三座大山。
杨真等三人仗着自己是侯爷的心腹,打着张罗人才的名义,干着排除异己的勾当。藏海如今想接近平津侯,首先要除掉面前的三块绊脚石。

藏海想要端掉三人组,杨真等也计划着除掉他。毕竟,藏海越是有才华、有野心,杨真三人就越是坐不住。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和地位,三人组拉拢不成、恼羞成怒,于是决定先下手为强、除之而后快。
藏海与三人组,相看两相厌,一场对决不可避免。
太后陵墓就成为了双方对弈的棋盘。按照杨真等人的设想,先让藏海奉命修筑陵寝,在工程完工后再以殉葬的名义,让藏海长眠于地下。
杨真等人的计划狠毒,陵墓竣工之时,便是藏海遇害之日。
故事讲到这里,藏海似乎已是深陷泥淖、插翅难逃。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杨真亲手布下的陷阱,却成为了自己的埋骨之所。藏海与师父高明两人,隔空配合、里应外合,愣是让杨真自己成为了殉葬的替罪羊。

死里逃生、极限反转之后,藏海终于有了与平津侯近距离对话的机会。他施展了自己的纵横游说之术,三言两语就能让侯爷对瞿蛟产生了不满。最终,迫于朝廷上下、文武百官的压力,侯爷只能舍卒保车、断臂求生,除掉瞿蛟给天下人一个交待。
二桃杀三士,一计除两贤。藏海这一波反杀来得太过精彩。只是,在这场生死攸关的赌局里,藏海以身入局、拿命作注,这才上演了逆袭反杀的剧情。
在喝彩尖叫过后,我们不禁要为藏海捏一把汗。这场赌局过于凶险,万一断龙石落下,他就会殒命于墓中。

以命相搏的藏海,为什么一定要赌得这么大、玩得这么疯?
答案很简单,藏海的计划之所以能够一举成功,不是因为他看懂事情,而是因为他了解人性。
藏海与杨真等人结识不久、交集不多,但是他却了解这群顶级幕僚的心思。为了避免被人取代、沦为垫脚石,他们一定会制造机会、陷害自己,正是有了这样的前提,藏海才会有了反杀的良机。
正如藏海对高明师父说的那样,“我要的就是他们对我动手。一旦他们出手,就会露出破绽,我才有机会反败为胜。”

像是一场拳击比赛,杨真急于出手、致人死地,他急匆匆地出拳,就把胸膛暴露给了对方。藏海故意摆出一副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就是为了让杨真等人主动跳出来。
果不其然,在藏海亮明了旗帜、表明了态度后,杨真等人就决定对他痛下杀手。藏海全程在扮猪,杨真等人就不自觉地代入了老虎的角色。
杨真心里的弦一旦放松,破绽也就随之出现。
不过,对于藏海而言,引杨真入局、拉别人垫背,这些都是相对简单。只是,即使反杀的计划成功,他的性命依然攥在平津侯的手中。他又如何笃定庄芦隐就一定会手下留情、放过自己呢?

就像藏海了解杨真的脾性一样,他对于平津侯的心理也是揣摩得一清二楚。
对于平津侯而言,杨真这样的左膀右臂固然重要,但两人之间终究不过是相互利用。在侯府的深宅大院里,杨真安身立命的是自己的高级幕僚身份;以前的他,长于揣摩主子意图、善于提供解决办法,因此,他在侯府的地位无可取代。
但是,藏海的出现,让平津侯发现了完美的替代品。相比杨真这样的老油条,藏海一无背景、二无资历,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堪舆吉凶、纵横捭阖,简直是古代的六边形战士。

杨真固然很好,但是藏海是杨真plus。他的出现,让杨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平津侯这样的人,眼中永远没有朋友、只有利益。对于他而言,幕僚像是耗材,一旦有了功能更强、寿命更长的替代品,杨真就不再是必需品。
更加重要的是,藏海走出陵寝的时机,让平津侯不好对其下手。
在大雍的朝堂,庄芦隐固然是武将之中的扛把子,但是文官集团仍是朝局的中坚力量。藏海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大摇大摆地从太后陵墓中走出来,这就等于把自己曝光在众目睽睽之下。
藏海这样的做法,就是要在满朝文武给自己做个见证——万一自己事后被杀、遭遇不测,必将会引起文官集团、清流政客注意,而平津侯无疑是头号嫌疑人。

庄芦隐虽然大权独揽、一手遮天,但是却也忌惮清流言官们。藏海在文武百官、满朝重臣的注视下走出了陵墓,这就有了所有人的见证。他用这样的方法变相地绑架了平津侯,他越是光明磊落,庄芦隐反倒越不好下手。
因此,在杨真被射杀之后,平津侯虽然对藏海有万般不满,却也只能将他收为己用。他何尝不知,藏海胸有城府、富有心机,但是,在杨真死后,他已经无路可选,只能硬着头皮起用藏海。
事实上,对于任用藏海,庄芦隐的儿子就曾有过异议。他说,“藏海这人城府太深,难以揣测,留他在父亲身边,总会感到不安。”
当时,平津侯是这样回复的,“与其养一群猪,不如养一匹狼”。

只是,平津侯至死也不会明白,招揽藏海入府成为了他命运的拐点。
他原以为是与狼共舞,到头来却是引狼入室。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