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派100多家超大规模企业代表团访华拿订单,英国突然翻脸以涉俄对中方“实体”进行制裁,中方火速给英国唯一一个选择,除了立即撤销相关制裁,英国没得选。
(英国首相斯塔默)
9月12日,英国突然对三家中方实体动手,理由给的很荒唐,他们说这三家实体给俄罗斯提供了支持,英国将干预的手伸的格外的远。
同时在第一时间,我们的驻英大使馆立马对此进行了回应,一共强调了三点,留给英国的时间不多了。
首先你英国制裁中方实体,没有根据国际法来,是有意损害中方的权益。
其次中方并未干涉俄乌双方的冲突。
最后英国已经收到中方的一个要求——立即改正错误,一旦不撤销相关制裁,必将迎来中方的反制动作。
在这个时间点对中方翻脸制裁,英国选的时间点是非常错误的,中方反制的代价,英国根本承受不起。
因为就在9月11日,英国商业贸易大臣凯尔才刚刚结束对华的访问,他离开才不到一天,英国翻脸比翻书还快,但英国同时又迫切需要中方给他进一步开放10亿英镑的市场。
9月10日,英国新上任的商业贸易大臣凯尔抵达北京,而且还有一支庞大规模、超100家英国企业代的表团也提前到了。
(英国商业贸易大臣凯尔)
本来在欧盟正犹豫要不要听特朗普的、对华加征100%关税(涉及俄油),英国代表团在这个点去了一趟中国,主打一个你制裁你的,我要赚我的。
这次英国代表团来华的目的,一共是有两个。
第一,英国意图挽回与中方的高层贸易合作关系,并且将中断了7年之久的“中英贸易和经济委员会会议”给重启了。
第二个目的恐怕就是凯尔此次来华的真正意图了,那就是在农业、汽车等10亿英镑、合计近百亿的产业上,撬开中方的市场大门。
你看跟凯尔一起到达中国的100多家企业代表,就能证实英国的真实目的了。
英国行事就是这么直接,演都不带演的,明明跟你关系都还没缓和,直接带着贸易团就来要中方给订单,当自己家一样大方。
这100多家英国企业代表的任务,就是参加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你能想到的行业领域,英国都派人来了。
直到9月11日凯尔离开中国时,他此行的目的也初步达到了,中英双边成功签署了两份文件,一份是“中英WTO联合工作组备忘录”,另一份是“中英贸易救济合作备忘录”。
并且根据商务部网站9月12日公布的消息,中方已经答应了英国的请求,将在今后扩大对英国产品的进口,这是中方对英国的承诺。
同时中方还准备鼓励中企前往英国进行投资,我们的诚意也是给的很满。
可以说凯尔和英国代表团此行看似确实也拿出了很大的诚意,双方最终也是皆大欢喜。
但令我们无论如何都没有预料到的是,英国对华态度竟隐藏的这么深,贸易大臣凯尔才刚离开中国不到一天,英国就开始翻脸不认人了,简直说是毫无顾忌。
9月12日,英国正式宣布对中国三家实体进行制裁,非要强行给中方扣上“涉俄”的帽子,关键我们根本没有哪里惹到英国的地方。
但英国有时就是揪住你不放,即便中方多次澄清没有干涉俄乌冲突,但英国包括很多欧盟成员国,时不时就要扯上你。
除此之外,现在英国国内对华舆论的焦点,很长时间集中在伦敦的一块“地皮”上。
原因是中方驻英大使馆因为要换新升级,于是早在7年前,就通过正规途径,从英国相关部门手上买下了之前英国皇家一家造币厂的地皮。
哪怕直到今年年初,英国的外交大臣等多名高层,还站出来对中方新建大使馆表示支持和理解,但是年后英国媒体和一些高层重要人物,整天炒作我们要用这块地皮干监视的事儿。
所以从这件小事儿就能看出,英国之所以会在中美贸易磋商结束后翻脸,本质上就是对华的态度一直没有改变。
英国想干的事,就是一边指责制裁你,一边又要跟你做生意赚钱。
面对英国此种态度和制裁行为,中方这次可没有惯着,并且给了英国唯一一个选择,那就是直接要求英国立即撤销制裁行为,不然中方将进行反制。
一旦英国不醒悟悔过,同时英国贸易大臣凯尔和100家英国企业代表赴华的成果,或将功亏一篑,这肯定是英国不愿意看到的。
从2018年开始“中英贸易和经济委员会会议”就陷入中断,这本来就是应该每年举行的,中英双方高层在贸易合作上,几乎就断了接触。
对于整个英国商界来说,他们大多希望中英贸易能快速回到正轨。
英国贸易大臣凯尔来华重启中英贸易合作,本来是一件好事,但英国传统对华的外交心理还在暗自作祟,他们还在玩老一套。
对于中方来说,你英国制裁三家中国实体,其实对我们影响并不大,但是一旦中方采取反制,你英国刚来华谈的成果和在华的利益,可是能让英国疼的。
这便是中方掌握主动权,提前留的后手,英国不可能不明白。
中方的劝告交涉已经递给了英方,接下来就看英国会不会改变态度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