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赵老师!

每年高考录取结束后,家长和学生都在为即将开启的大学生活做准备:

是提前打听老师好不好,还是先查查宿舍几人间?

但就在大家沉浸在“被录取”的欣喜中时,一份来自省级教育部门汇总的数据悄然发布——

2025年本科预警专业名单正式出炉

这份名单像一盆冷水,泼在了许多“热门专业”的头上。

2025年本科预警名单出炉!汉语言、会计均上榜,第一名出乎意料!

言外之意不难理解,有些专业看似光鲜,实则已然过剩,看似稳定实则前路不明。

特别是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专业,比如法学、英语、会计、汉语言文学,这次统统上榜。

其中,被8个省份同步预警的“第一名”专业,更是出乎不少人的预料。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2025年本科预警榜的前十名到底是哪些专业?

第十名:软件工程(预警5次)

说实话,这个专业和计算机有些类似,软件工程毕业生的去向也很看“技术能力”。

但问题是,很多学校课程设置偏向理论,导致学生毕业后还得“花半年补基础”。

另外,编程行业技术更新迭代快,不及时跟进就容易被行业淘汰。

第九名:环境设计(预警5次)

对于环境设计,听起来像是“艺术和建筑的结合”,但实际很多学生毕业后去做的是装修。

这一行业“项目驱动型”明显:要熬夜、改图、拼客户,压力极大。

特别是薪资方面,前期很难有突破,“天花板高”但底薪低。

第八名:市场营销(预警6次)

市场营销的问题和“过度宽泛”有关,什么都学,什么都浅,毕业后就业方向模糊。

大多数用人单位,更看重经验、数据分析能力和执行力,并不是“我学过营销原理”。

尤其是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懂社媒、懂用户、懂转化的“实战型人才”才更吃香。

第七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预警6次)

令人意外的是,计算机专业也被6个省预警了。

要知道,它曾是高薪、高热度的代名词,但现在的问题是——入门门槛变高,竞争对手变强

很多学生抱着“写代码就能进大厂”的幻想,最后发现不会算法、不懂系统设计、不精通项目管理,只能被边缘化,更重要的是,课程设置与行业脱节也很明显很多毕业生还停留在“World”的阶段。

第六名:会计学(预警6次)

提到会计学,这曾是家长心中“最稳专业”,考上就等于“毕业有工作”。

但现在,情况已经变了。

企业财务越来越趋向自动化、智能化。基层财务岗重复性强、薪资低,晋升慢。

尤其是真正高薪岗位,要求工作经验和高阶证书。

如果只是拿了一个普本会计学学位,没有进一步深造考证,确实不太容易走出稳定的职业通道。

第五名:汉语言文学(预警6次)

毫无疑问,汉语言文学一直是中文系的王牌专业,也是众多考教师编、考公的学生首选。

但问题是,报考的人太多了,岗位却基本没涨

教师岗、文职岗、宣传岗……都已成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个岗位上百人竞争是常态。

如果没有提前规划好职业路线,汉语言学生毕业后很容易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第四名:财务管理(预警6次)

财务管理其实是会计的“兄弟专业”,很多课程和就业方向都高度重叠。

这就导致它面临和会计一样的困境:“证书决定饭碗”。没有初级会计、中级职称甚至CPA,基本很难找到高质量岗位,再加上全国各高校普遍开设,毕业生太多、岗位太少,内卷越来越严重。

第三名:国际经济与贸易(预警7次)

听名字,国际经济与贸易是能走上“跨国精英路线”的专业,但现实是既不专业化,也不够技术化。

大多数课程偏理论,实操少,毕业生往往找不到对口岗位。

对于企业来讲,更喜欢有供应链、电商、市场分析经验的学生,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贸经人”。

第二名:英语(预警8次)

曾几何时,英语专业是父母眼中的“万能钥匙”:

可以教书、做翻译、进外企、考编制,但如今英语早已从“优势”变成“标配”。

无论是高考英语140+的学生,还是四六级一次过的本科生,越来越多的职场岗位要求“英语好只是基础,还要懂其他技能”,更别说AI翻译工具的快速发展,让传统口笔译岗位进一步缩减。

第一名:法学(预警8次)

排在第一位的,是很多人都曾梦寐以求的法学专业

据统计,法学被8个省份列入过剩预警名单,预警频率高居榜首。

表面上看,法学是一个看起来“体面又有前景”的专业,毕业后似乎可以进法院、检察院、律所,但真正的问题是门槛太高,法考通过率不到20%,大部分人连职业入门的“第一道门”都过不去。

很多法学生最后只能选择转行,做文员、辅导员……不但薪资低,还远离了专业本行。

写在最后

部分学生看到“自己所学专业上榜”,第一反应是焦虑,甚至想马上转专业。

但我要提醒大家:专业预警≠职业失败,本质是提醒大家提前预判未来趋势,规划好成长路径。

专业只是起点,真正决定你未来的是你如何“用好专业”,如果你正好被这些专业录取,不用慌,先认清趋势,再做准备,四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关键看你怎么走。

千万别让“热门的专业”,成为“冷淡的未来”。

愿每一个学生,都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职业正循环,哪怕是逆风起步,也能顺势飞扬!

我是赵老师,如果还想了解更多专业信息,欢迎评论区留言!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