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炸锅了。
也门胡塞武装在电视里放话:所有跟以色列港口有生意的船,不管挂哪国国旗,都敢炸。
这事儿直接给全球航运业捅了个大窟窿。
这可不是嘴炮。
胡塞武装手里攥着无人机和导弹的清单,目标明明白白:每一艘跟以色列阿什杜德、海法港有生意的船,都跑不了。
马士基的巨轮也好,小公司的散货船也罢,挂美国旗还是巴拿马方便旗,只要舱单里有以色列货,或者过去三个月靠过以色列港口,全在袭击名单上。
消息一放,全球航运圈直接乱了。
马士基、MSC、达飞这些巨头连夜发声明,红海航线全停;保险公司把红海战争险保费从千分之二涨到百分之三,每艘船每趟得多交几百万;苏伊士运河管理局急得调巡逻艇加强警戒,可谁也不敢说能保准儿安全。
想搞懂这波操作的厉害,得先摸清楚红海的分量。
这条2250公里的航道,是印度洋连地中海的必经之路,扛着全球12%的贸易量——30%的集装箱、10%的石油,还有欧洲进口天然气的关键路线,全走这儿。
说白了,亚洲的手机、中东的石油、非洲的矿石,要运到欧美,红海是最划算的近路。
要是这儿被堵,船只能绕好望角,多走1万公里,多花10-14天,每艘船燃油费得加300-500万。
对靠准时交货吃饭的供应链来说,这就是断了活路。
比如欧洲超市里的亚洲生鲜,本来20天能摆上货架,现在得等一个月,要么烂在船上,要么价格翻三倍。
胡塞武装为什么选这会儿动手?答案写在加沙的废墟里。
去年10月加沙战争爆发后,胡塞就打着“支持巴勒斯坦”的旗号,用无人机炸过以色列的炼油厂、军事基地,还向特拉维夫发射过导弹。
但之前都是“点对点”,这次直接升级到“断供应链”,说白了就是用经济手段逼以色列停火。
更狠的是,胡塞有“低成本打击”的王牌。
“萨马德-3”无人机成本不到5万美元,能飞1500公里;“Badr-1”导弹射程1000公里,能打中海上移动目标。
而美国牵头的护航联盟,用“标准-2”防空导弹拦截,一枚就得200万美元——打一架无人机亏195万,这种赔本买卖,美国能耗多久?
更要命的是,胡塞的武器都是伊朗给的,伊朗革命卫队的顾问就住在也门首都萨那的指挥部里,帮着规划袭击路线。
这波威胁的影响,早超出了航运圈。
首先是全球通胀要炸。
航运成本占商品价格的15-30%,比如中国出口到欧洲的家具,本来每集装箱运费2000美元,现在涨到8000美元,欧洲人买个沙发得多花30%的钱;中东的石油运到欧洲,每桶成本增加10-15美元,加油站的油价又得往上窜。
再就是地区局势要失控。
以色列已经放话,“会对胡塞的袭击强烈回应”,去年11月他们就炸过也门的胡塞导弹仓库,这次说不定会派F-35深入也门领空,把胡塞的指挥中心炸平。
可也门本来就乱成一锅粥,再添把火,只会让更多老百姓遭殃。
还有全球南方国家的态度。
巴西刚退出国际大屠杀纪念联盟,说这组织“沦为犹太复国主义工具”;南非把以色列告到国际法院,说它犯了“种族灭绝罪”;连印度都暂停了与以色列的部分军事合作。
胡塞这波操作,其实是把以色列的“孤立”摆到了明面上,让更多国家看清:以色列的加沙政策,已经越界了,触碰到了全球的道义底线。
最讽刺的是以色列的反应。
内塔尼亚胡政府一边骂胡塞是“恐怖组织”,一边偷偷让航运公司改挂中立国旗,想蒙混过关。
可胡塞早就摸透了他们的套路,用卫星跟踪船的AIS信号,查过去六个月的挂靠记录,甚至派渔船在红海巡逻,只要发现有“以色列关联”的船,直接放无人机炸。
以色列的经济依赖海运,80%的进口商品靠港口,要是红海航线真被堵,以色列的超市货架会空得比加沙还快。
美国虽然帮着以色列,但也怕引火上身。
白宫高层已经私下批评内塔尼亚胡“扩大战争”,因为胡塞的袭击,美国的航母战斗群得留在红海,没法去亚太“搞事情”。
这对美国的“印太战略”来说,就是断了腿,釜底抽薪。
说到底,这事儿的源头还是加沙。
以色列要是还死抱着“灭哈马斯”的执念,继续炸医院、炸学校、炸难民营,只会逼出更多“胡塞”,用各种招儿堵它的路。
全球航运业的麻烦,不过是以色列“任性”的代价。
可这个代价,得由全世界一起扛。
现在的红海,就是一根点燃的导火索。
胡塞的无人机在天上飞,美国的航母在海里游,以色列的战机在天上转。
全球的商人、消费者,都盯着航运公司的公告:下一艘被炸的船是谁?
下一个涨价的商品是什么?
没人知道答案,但有一点能肯定:以色列要是不停火,这根导火索,迟早会炸到它自己头上。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