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危机四伏的山海帮
故事一开始,南洋狮城的山海帮便深陷危机,帮主刘雄武被杀离世,让整个帮会陷入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内部人心惶惶,觊觎帮主宝座;外部妄图趁虚而入,瓜分山海帮的地盘;警察局更是虎视眈眈,予以打压。

山海帮在风雨飘摇中,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 。
不得不说《狮城山海》以这样一个危机四伏,大厦将倾的态势做开场简直太精彩!

就在这危在旦夕之际,前老大程恢(巍子 饰)冒险归来,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看得出来,程恢一边查当年陷害他的真凶,一边查杀害帮主的真凶,同时也在转型山海帮。

从他说的“想把这辆破车改成新样式”这句话可以大致猜到,程恢深知在法治逐渐健全的时代,以前帮会的生存方式已经行不通了,只有转型,才能让山海帮在新的时代中长久的生存下去。

02 转型之路:从帮派到公司

任何组织的转型都会面临内部的阻力。在山海帮中,本来就存在着各怀鬼胎的情况,一些人只想着自己的利益,不愿意为了帮会的整体利益做出改变。毕竟,帮主被杀的事,四大堂主都有嫌疑。就更别说,让他们从以往的灰色地带转型到光明正大的做正当生意了。

相信在后面的故事中,程恢与四大堂主的博弈,刘振东未来的成长,帮会的转型,将会是重头戏。

《狮城山海》的故事是虚构的,但也是参考了大量的历史背景,比如历史上的义兴公司。

03、义兴:从帮会转型的公司

据说在清朝政府的严厉打压下,许多天地会成员被迫南渡至东南亚,作为具有帮派性质的组织,义兴便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它的发展历程本身就是一部史诗,尤其是其从帮派性质组织成功转型为现代公司的过程,更是充满传奇色彩。

通过研究义兴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促使义兴转型的原因有两个,一方面,其传统的帮派运作模式与日益规范的社会秩序和法律环境冲突渐显。另一方面,华人群体自身也在不断发展演变,对于更稳定、合法且可持续的发展模式需求也愈发强烈。

因此,义兴开启了艰难转型之路。在组织架构上,义兴摒弃了传统帮派等级森严的架构模式,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当然,义兴公司的转型并非一帆风顺。内部面临成员观念转变难题,部分长期受传统帮派观念影响的成员,对新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方向存在抵触情绪。外部则受到殖民政府的打压以及其他势力竞争。看,这与《狮城山海》中山海帮所面临的困境不是一模一样嘛。

剧中“山海帮”原型是真实存在的南洋华人互助会。而所谓的“南洋华人互助会”其实是泛指当时,华人自己组织起来,互帮互助的这类带有帮派性质的民间组织。不得不夸一下《狮城山海》的编剧和主创们的考据精神。从南洋历史中挖出这样一段以往很少提及的帮会故事,更是南洋华人奋斗的故事,把它拍了出来。让我们欣赏到,人在生存与道义间的两难,让我们看到,历史洪流下人性的微光。

从开局的艰难险阻,到程恢力挽狂澜,再到转型过程中的曲折与坚持,《狮城山海》为我们展现了山海帮从帮派到现代公司的转型历程,是一部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发家史,也是南洋华人帮派兴衰沉浮的奋斗史,还是无数华人在南洋这片土地上,面对殖民统治的压迫,其他势力的排挤以及内部的纷争,始终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努力在困境中寻找出路,为了生存和发展不断拼搏的抗争史。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