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5月13日晚,以色列国土警报拉响,导弹撕破夜空直逼本·古里安机场。以军方随后确认,一枚来自也门方向的“高超音速导弹”被成功拦截。随后,也门胡塞武装高调宣布对这次攻击负责,称其行动是对以色列在加沙屠杀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回应”。这一事件,再度把中东火药桶推上爆炸边缘,也再次撕裂了西方国家所谓“反恐正义”的遮羞布。

胡塞为何此时用导弹袭击以色列机场

值得警惕的是,胡塞导弹袭以的时间点,恰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停止打击胡塞”的几日之后。这是一个怎样的巧合?抑或是,美国在中东棋局上的又一轮阴谋转身?今天美方可以宣布与胡塞“暂时休战”,明天就可能再度举刀挥向“盟友”,这种出尔反尔的帝国主义伎俩,世界已经看得太多太清。

站在中国的立场,面对当下日益剧烈的中东局势,我们必须严正指出:根源从不是某个火箭弹、某次空袭,而是美以一贯推行的地区霸权政策,是对阿拉伯民族尊严和主权的系统性践踏。今天的耶路撒冷拉响警报,不是孤立事件,而是帝国主义长年在这片土地上播下仇恨种子的必然结果。

胡塞武装为何要用导弹回应?为何敢公然挑衅拥有世界顶尖防空系统的以色列?背后的逻辑并不复杂:当一个民族的苦难被持续忽视,当一个地区的呐喊被刻意压制,当一个又一个“联合国决议”成了废纸,暴力就成了他们最后的表达方式。

自2023年10月哈马斯突袭事件以来,加沙战争已持续数月,以色列以“反恐”为由进行地毯式轰炸,造成数万名巴勒斯坦平民死伤,其中大部分是妇女和儿童。而西方主流舆论,却以“以色列有自卫权”为由,为屠杀行为洗地。这种对生命的双重标准,在非西方世界早已引发极大愤怒。

胡塞为何此时用导弹袭击以色列机场

而胡塞武装的导弹,不仅是一枚军事挑衅,更是一种极端的政治宣言:他们已经不再指望西方世界的“人权话术”,而是选择用火箭发言。这正是美国所谓“反恐联盟”的最大失败,他们用战争制造了更多的战争源头,扶持了更多愿意以死换尊严的反美、反以武装。

尤其讽刺的是,特朗普政府前脚才宣布“停止轰炸胡塞”,后脚就目睹胡塞向以色列发射导弹。这难道不是对美式外交政策荒谬本质的最佳注解?美国政府一边说“胡塞不再是威胁”,一边又默许其继续攻击以色列,只因其战略重心早已转向如何“摆脱中东泥潭”,将一切烂摊子交由盟友去收拾。

而以色列方面,尽管其拥有全球最先进的“铁穹”与“箭式”防御系统,但也无法掩盖其在道义上的全面溃败。从“建国即战争”以来,以色列一直依靠武力压制周边国家与民族的反抗,但长期高压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和平。今天是胡塞导弹袭来,明天也许就是黎巴嫩真主党或伊朗民兵越境发动新一轮袭击。以色列靠军事碾压换来的,只能是下一轮更剧烈的报复与反弹。

而西方主流媒体在此次事件中的集体“沉默”,也再次验证了一点:他们只关注“以色列受袭”,而绝口不提以色列数月来在加沙的战争罪行。这种舆论倾斜和话语操控,是对全球正义的嘲讽,也是对真正和平努力者的伤害。

胡塞为何此时用导弹袭击以色列机场

如今,美国在削弱联合国、挑拨地区国家关系、制造军事代理人冲突,用一手的军售、一手的制裁,永不停歇地加剧该地区的紧张。而特朗普政府对胡塞政策的剧烈反转,更是把“反恐”变成了灵活可调的工具,一旦不符合美方利益,就立刻弃之如敝履。

我们必须保持清醒:所谓“胡塞暂停攻击美国船只”,并不意味着该组织的本质发生改变,而美国的妥协也并非出于和平理想,只是策略性的短暂让步。中国要防止这种“局部平息”掩盖更大的战略陷阱,更要坚决反对任何将反恐工具化、政治化的行为。

当也门导弹掠过耶路撒冷的夜空,真正刺破的,是一个建立在强权与虚伪上的国际秩序。以色列不是无辜受害者,而是长期压迫者;美国不是和平缔造者,而是混乱制造者;真正应该被谴责的,是那些视别国生死如草芥,却天天挂着“自由”、“人权”招牌的西方政客。

中东的和平,需要对历史正义的尊重,需要对民族权利的承认,需要对帝国霸权的抗衡。而这份和平,不可能靠“定点清除”、导弹拦截、代理人政权来实现;它只能通过真正平等的对话与发展,才能避免每一颗导弹的倒影都成为人民的血泪。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