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月12日),我们迎来元宵佳节。元宵节是春节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吃上一碗甜糯的汤圆,寓意着团圆和顺;趁月色出行,与心上人相会,赏灯猜谜,,期许爱情甜蜜美满。

天上一轮满,人间万里明。这个元宵,愿家人安康,好梦皆圆。

古诗词里的元宵节

诗说元宵

作者/蒙曼

春节过后,第一个大节就是元宵节。元宵节古称上元节、灯节,西汉开始出现,到唐朝已经盛极一时。只不过,唐朝人还没有发明元宵,无法吃着元宵过着节,那人们怎样庆祝佳节呢?最有吸引力的活动就是放花灯。唐朝不仅花灯放出了高度,诗也写出了高度,其中最著名的上元诗篇,就是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

《正月十五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正月十五在古代,算是个大节,叫上元。上元正月十五,中元七月十五,下元十月十五,三者之中,上元最是普天同庆。

上元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呢?绝不是吃元宵。吃元宵是宋朝以后才有的习俗。上元节有另外两大好处。第一个好处是点花灯,第二个好处是不宵禁。这两个好处,在古代可不同寻常。

古代没有路灯,没有霓虹灯,晚上照明就靠月亮。只有上元节前后,从官府到商家再到私人,家家举火,户户点灯,一下子把夜空照亮,这是平时看不到的景象。另外,中国古代实行宵禁政策,只有上元节这几天会解除宵禁,让大家出来赏灯。

苏味道这首《正月十五夜》写的就是唐朝上元节的狂欢。第一句,“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火树银花是形容灯光绚烂。唐朝的时候,正月十五点灯的规模特别大。比如唐玄宗的时候,在皇城前面树灯轮,高二十丈,上面挂五万盏灯,可以想象何等壮观。所谓火树银花,就是说在灯光照耀下,树如火树,灯如银花。

那为什么“火树银花合”呢?因为天上的星星和地上的灯火连在一起,而且满城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灯光也都连在一起,所以是天地、四面八方都合在一起了。这个场景太动人了。

“星桥铁锁开”又是什么意思呢?星桥是唐朝洛阳城著名的天津三桥之一,这座桥北面是宫城和皇城,南面是老百姓的生活区。平时这里戒备森严,但是,正月十五举国狂欢,所以这座桥上铁索都打开了,皇帝、后宫佳丽、文武百官都走出来,与民同乐。这一联诗,等于描绘了一幅全景图,节日气氛立刻被烘托出来了。

下一联,“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这是从宏观到微观了。风流倜傥的美少年们骑马游街,在节日灯光的映照下,把地上的尘土都卷起来了。而天上呢,一轮明月涌出,把月光洒在每个人身上。从骑马人的角度来看,地上的浮尘随着人在走,天上的月亮也随着人在走。一个明、一个暗,一个是细小的微尘,一个是又大又圆的月亮;一个去,一个来,对照也特别好。

再下一联更好了,“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游伎指歌女,唐朝的文艺工作者,大众偶像,她们个个艳如桃李,“行歌尽落梅”。所谓“行歌”就是边走边歌,桃李年华的女子唱着《落梅花》走过来。

到这里,宏观也有了,微观也有了,天上也有了,地下也有了,小伙子也有了,姑娘也有了,节日的欢乐气氛达到高潮,接着就要考虑收尾了。怎么收呢?“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金吾卫是唐朝的府兵十二卫之一,相当于今天的警察。平时金吾卫是执行宵禁,监督人们晚上回家睡觉的,可是正月十五这一天,连金吾卫都放松下来,让老百姓尽情享受节日狂欢了。可是玉漏这恼人的计时器,为什么还在一滴滴滴下水来,仿佛催促人们快点回家呢?玉漏啊,你能不能别再催了呢?

这一句结束得真好,人生的感慨出来了。上元之夜太美好了,谁不希望永远停留在这美好的一刻呀!可是时间就是那么无情,所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无论你愿意与否,它都按照自己的节奏,一分一秒地溜走,也一分一秒地催促着你,从今天的节日,进入明天的日常;从今天的狂欢,进入明天的平淡。乃至,从此刻的青春,最终步入白发苍苍的晚年。这就是人生的不得已,但是,也正因如此,更彰显上元之夜的迷人。从尽情欢乐到微微的惆怅,这正是节日带给我们的普遍感受吧。

节选自/《四时之诗:蒙曼品最美唐诗》

浙江文艺出版社 选文有删减

古诗词里的元宵节

元宵习俗

有不少诗篇名作,也都创作于上元佳节。从这些诗词里,我们可以窥见元宵佳节的诸多习俗。

看花灯

元宵节又称“灯节”,元宵之夜,街上挂满灯笼,照得夜晚如同白昼,处处华彩欢腾。辛弃疾那句著名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此外,赏灯的诗还有不少:

插花呼酒少年场,烂赏花灯十里香。

——宋·张镃《灯夕》

弦管千家沸此宵,花灯十里正迢迢。

——明·杨宛《元夜有感》

猜灯谜

猜灯谜也是元宵节的保留节目。每到元宵节来临,处处张灯,人们将谜语置于灯上,趣味盎然。

今宵一棹缆烟汀,懒打看灯谜。

——清·陈维崧《烛影摇红·丁巳上元夜泊河桥》

制春灯谜语,争胜上元时。

——清·俞樾

吃元宵(汤圆)

不论是南方的汤圆还是北方的元宵,都寓意圆满团圆。节令饮食中,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的向往和祈盼。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清·符曾《上元竹枝词》

有情之节

元宵之节开宵禁,人们外出赏灯游玩,青年男女或载歌载舞,或表明心迹,或赠礼定情,颇是浪漫。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古诗词里的元宵节

元宵祝福

你要的元宵节文案,我们给你准备好啦:

元宵元宵,烦恼全消。

月圆满,人圆满,爱圆满,事事圆满。

元夕三愿:灯火可亲,家人可爱,来日可期。

吃一碗汤圆,2025,我们滚滚向前。

生活的甜一定会哒哒哒跑到你碗里的。?

汤圆甜甜,快乐绵绵,从此,愿望成真,岁岁年年。

元宵咬破的瞬间,整年的甜都流淌心间。

火树银花夜,愿你与所爱之人,执手赴良辰。

今日宜:与爱的人黏在一起。

元宵到了,我对你的爱,终于要“露馅”了。

日子慢熬,汤圆也是,终究会甜。

煮月光为糖,揉春风作馅,愿岁岁圆满胜旧年。

借新年的第一轮圆月,祝我们人月两团圆,不圆也有别的缘。

花灯逢元夜,愿所有美好,都在灯火通明处相逢。

吃一碗热气腾腾的元宵,愿我们,把日子也过得热气腾腾。

月圆向吉,花开向喜。新的春天,也要和美好黏在一起。

汤圆拍了拍你说:“元宵节快乐呀!”

古诗词里的元宵节

文字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号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