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黄凡,资深私人银行家,MSCI中国指数业务原总监)
近期,A股市场持续走好,沪指已成功站稳3500点,截至目前已冲破3600点,金融蓝筹带动市场突破关键阻力位,成交量维持在1.4-1.5万亿高位,资金活跃度显著提升,多重指标都体现出当前的A股市场,正在往最好的方向发展。
不少投资人会问现在是牛市中吗?该如何参与?
一、当前A股处于牛市的哪个阶段?
其实,从2024年9月24日宏观政策的全面转向以来,A股一直处于慢牛市当中,被长期低估的上市公司估值修复一直在进行当中,不少板块中龙头公司至今已经实现股价翻倍。
宏观政策宽松仍在持续,货币政策也持续释放流动性,财政政策加码支持资本市场发展,A股或将继续走强。而全球之间的关税博弈目前已经走向“分流中重构合作”,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性正在消弭。
而随着经济基本面的改善,企业盈利预期改善明显,尤其是银行、医药、CXO、半导体设备等板块中报业绩超预期。
投资者情绪也在反复提升中,北向资金持续流入,公募基金发行回暖,券商开户量激增,显示投资者信心正在恢复。
全球知名资产管理人邓普顿先生说过,“牛市在绝望中诞生,在怀疑中成长,在乐观中成熟,在狂欢中消亡” 。结合市场过去这大半年表现,以及投资人相对谨慎的态度,我认为当前A股正处于“牛市第二阶段(成长阶段)”。
因此,牛市还有后面的两个阶段要走,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二、牛市中投资人该如何参与?
首先,请允许我提醒一下:刚退休的“股神”巴菲特先生说过,牛市是普通投资者亏钱的主要原因。此诤言逆耳,但说的确是事实。
我在过去一直强调,根据历史规律,A股极度低迷之时,正是出手投资、把握未来机会的最好时机。具体策略就是“守拙”,即出手以“好价格”买入了A股的“好公司”,然后“长期坚守”就行了。
投资人如果听从了以上建议,前一段以低价买入并坚持持有一篮子的优秀公司组合,则在本轮市场的初期的大涨当中已经获得了丰厚回报,后面只要继续坚持下去就行。
显然,要长期持有必须有足够的认知、耐心与韧劲。
在具体战术层面,建议重点关注以下三条主线,从基本面看各板块均具备独特投资逻辑:
一是高股息与低估值蓝筹板块。如保险行业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支柱,依托长期资金管理能力和风险保障功能,经营基本面稳健;能源板块中的龙头企业掌控关键能源供给,在能源安全战略背景下盈利稳定性较强;家电行业经过多年市场竞争,头部企业形成了深厚的品牌积淀和完善的渠道网络,抗周期能力凸显;公用事业领域企业承担着民生保障职能,需求刚性特征显著,现金流持续稳定。这些板块整体估值处于市场低位,叠加持续稳定的分红政策,“持股收息”模式对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具有较强吸引力。
二是科技成长与国产替代赛道。人形机器人领域正处于技术快速迭代期,核心零部件国产化进程加速,政策层面持续加大研发支持力度,有望成为未来高端制造的新增长极;人工智能硬件在算力需求爆发的推动下,芯片、服务器等核心产品技术不断突破,应用场景持续拓展;半导体设备行业国产替代率逐步提升,关键设备性能不断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光伏储能领域在“双碳”目标指引下,技术成本持续下降,全球市场需求旺盛,国内企业在产业链各环节均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这些赛道兼具政策红利与技术创新双重驱动,长期成长空间广阔。
三是消费复苏与红利再分配领域。白酒行业历经调整后,头部企业品牌力进一步巩固,高端市场需求稳定,次高端市场增长潜力逐步释放,库存周转效率持续改善;乳制品行业受益于居民健康意识提升,市场需求稳步增长,龙头企业通过产品结构升级和渠道下沉,盈利能力稳步提升;调味品行业作为日常生活必需品领域,市场格局稳定,头部企业通过提价和品类创新维持着较高的毛利率水平。当前这些板块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部分标的股息率已超过传统高股息的银行板块,在消费复苏大背景下,具备较高的性价比。
具体的操作建议秉持三字诀原则:“选、等、守”
选:精选行业龙头,优先考虑具备长期ROE>15%、稳定现金分红、行业壁垒高的公司。
等:等待合理估值买入,避免追高,利用市场波动进行低吸。
守:长期持有,穿越牛熊,分享企业成长红利。
建议投资人走投资理财正道,少一点博弈心态,多一点投资思维。踏踏实实地研究公司,研究估值,耐心静候以合理价格买入好公司的机会,持有一篮子好公司就能穿越牛熊,获取丰厚回报,又或是用耐心持有沪深300、中证A50,MSCI A50等指数基金的方式,跟上市场,那么长期回报也会不俗。
(第一财经一财号独家首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