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表示,巴基斯坦和印度已同意立即停火。在这场持续3天的克什米尔冲突期间,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印巴两国爆发了全球近几十年以来最大规模的空战,无论是参战飞机数量还是交火距离,都是有史以来最高的。
可原本看起来会非常焦灼的空战,印度空军刚开场就被打了一个0:5,其中3架还是被印度空军视为王牌的阵风战斗机。虽然因为残骸落入印度境内,导致巴基斯坦暂时无法拿出绝对铁证证明自己击落了印度5架战机,但是印控克什米尔当地居民拍摄的影像资料,已经能够证明印度空军至少损失了一架阵风战斗机。而印度除了口头声称击落了1架JF-17战斗机,目前拿不出任何影像资料能够证明他们击落过巴基斯坦战斗机。
作为印度花巨资引进的西方先进战斗机,阵风可是被印度空军寄予厚望,什么“改变空战规则的战斗机”、“一架阵风能对付五架歼-20”,各种无敌光环不要钱似的往阵风身上套。印度空军引进阵风战斗机,想的是利用这款战斗机压制中国的歼-20、歼-16,至于歼-10、JF-17这些战斗机,根本就没被印度空军放在眼里,一架阵风战斗机价格接近2.5亿美元,巴基斯坦买歼-10C的单价大约为8000万美元,2.5亿打8000万,那就是“优势在我”啊!
可一场空战打下来,全世界除中国和巴基斯坦之外,其他国家估计都倒吸了一口凉气,作为欧洲一流战斗机的阵风,竟然被中国二流甚至是三流战斗机击败了,整个过程可谓是完全碾压。等于是中国用下等马,直接干翻了欧洲的上等马,之后压根就不用比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欧洲的上等马,连中国的下等马都赢不了?提起阵风战斗机,最近今年可谓军火市场上的宠儿,接连斩获数笔订单,甚至连美国的F/A-18“超级大黄蜂”、欧洲的“台风”、俄罗斯的苏-35都在与法国的阵风竞争中败下阵来。除法国军方订购了234架阵风之外,埃及订购了55架阵风、印度订购了62架阵风(36架空军型、26架海军型)、卡塔尔订购了36架、希腊买了24架(12架二手、12架全新)、克罗地亚12架、阿联酋80架、印度尼西亚42架、塞尔维亚12架。
反观歼-10C战斗机,目前仅有巴基斯坦一个海外用户。而阵风战斗机不仅卖得多,价格也令人咋舌,印度花了近90亿美元才买到36架阵风、塞尔维亚花32亿美元买12架阵风,单价已经超过了美国的F-35与俄罗斯的苏-57,后两者可都是五代机,卖的还不如阵风这款四代半战机贵。
阵风战斗机卖得如此昂贵,买家还络绎不绝,真的是因为阵风战斗机的性能很诱人吗?在这次印巴冲突爆发前,的确有这种因素。根据法国达索公司官网的介绍,阵风是一种能够灵活应对各种任务的战斗机,无论是争夺制空权、对地攻击、防空巡逻、电子侦察与压制,阵风战斗机应付起来都得心应手。这就等于买一架阵风战斗机,等于同时拥有了战斗机、攻击机、轰炸机、电子战机、侦察机,一架飞机可以当五六架飞机使用,从这个角度来看,阵风不仅不贵,反而非常便宜!
阵风战斗机不仅能够一机多用,设计还非常紧凑,许多人都误以为阵风是一款体型巨大的重型战斗机,其实阵风的机身长度只有15.3米、翼展10.9米、空重10吨。而根据巴基斯坦公布的歼-10C数据,机身长度16.4米左右、翼展9.75米、空重9.75吨,阵风的体型跟歼-10大致相当,歼-10甚至还略长一些。
别看阵风与歼-10的体型大差不差,但其他数据就差的有些大了,阵风战斗机的最大起飞重量高达24.5吨、全机身拥有14个武器挂点、最大外部挂载重量达到9.5吨!反观歼-10的最大起飞重量只有19吨、全机身拥有11个武器挂点,最大外部挂载重量只有6吨。阵风战斗机以中型机体型,却换来了一些堪比重型机的指标,这一点就令许多买家非常心动了。比如最大起飞重量高达34吨的苏-35,最大外部挂载重量却只有8吨,阵风还少了1.5吨。而阵风在携带3个副油箱的情况下,燃油携带量高达11。5吨,也已经达到了苏-35的标准。
从速度、航程、载弹量等指标来看,阵风都要凌驾于歼-10之上,为什么到了实战中,反而是歼-10牢牢压制阵风呢?简单来说,法国人在设计阵风战斗机的时候,犯下了“贪多嚼不烂”的错误。阵风战斗机以中型机的体量,拥有了重型机的指标,代价是什么呢?除了价格昂贵之外,那就是“小马拉大车”了。阵风是中型战斗机,各种设计都非常紧凑,机身就只能容纳2台尺寸有限的中等推力发动机,可是当年研发阵风战斗机的时候,法国人坚持独立自主,没有为阵风选择英国先进的EJ200中等推力发动机,而是选择了法国自己的M88发动机。M88发动机的技术指标,只能算中规中矩,最大加力推力为7.5吨,比米格-29使用的RD33发动机推力还低,2台M88发动机最多只能为阵风提供15吨的最大推力。假如阵风战斗机以最大起飞重量起飞,此时的推重比只有0.61,而枭龙以最大起飞重量起飞,推重比为0.66,歼-10C为0.73、苏-35为0.84。可以说,在所有新型战斗机当中,阵风战斗机的满载推重比是最低的,比作为低端战斗机使用的枭龙还低。甚至就连最大起飞重量达到28.5吨的歼轰-7“飞豹”,在使用2台涡扇-9发动机的情况下,满载起飞重量都有0.63,一款战斗机的满载起飞推重比还不如一台战斗轰炸机,足见阵风“小马拉大车”的情况有多严重了。
如果以标准起飞重量来计算,阵风战斗机在满油(4.7吨)、6枚流星空空导弹(1.1吨)的情况下,再算上飞行员与武器挂架重量(0.3吨),此时的推重比依然只有0.9。而歼-10C内部装满燃油(3吨)、携带6枚空空导弹(1.2吨)以及0.3吨其它重量的情况下,此时重量为14吨,使用涡扇-10B发动机(最大推力13.5到14.5吨)的情况下,推重比可以超过1。
从上述数据就能看出,在作战状态下,阵风的推重比相比歼-10C处于明显劣势。更糟糕的是,阵风在设计的时候为了在发动机推力有限的情况下提高机动性,只能拼命为了阵风减重减阻,原本就紧凑的机身上,雷达罩尺寸被进一步缩小,最终导致阵风雷达天线尺寸只有500多毫米,甚至还比如枭龙的雷达尺寸大,属于天生的近视眼。这样一个小马拉大车的飞机,还天生近视眼,你还指望它能够在超视距空战中有多么亮眼的表现?就算印度为阵风配备了“流星”远程空空导弹,依然无法改变阵风战斗机超视距作战能力孱弱的弱点。
反观歼-10在设计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小家子气了,相反在设计之初,中国科研人员知道自己家的航电技术与西方存在差距,为了弥补这个问题,就将歼-10的雷达罩尽量设计的比较大一些,比F-16的雷达罩大了20%左右,虽然为此付出了阻力大的代价,但是配合鸭式气动布局优秀的设计,歼-10的机动性依然得到了保证。
等到了歼-10C服役的时候,中国的航电技术已经不弱于西方了,拥有更大雷达尺寸的歼-10C,面对西方同等规格战斗机就有优势了,更不要说是阵风这种原本就刻意缩小了雷达尺寸的战斗机了。
推重比、航电都不如歼-10C的阵风,到了实战的时候能讨到便宜才怪了。更何况歼-10C还装备了霹雳-15空空导弹,这是一种距离越远越有优势的空空导弹。别的空空导弹,都是在射程前半段最有威力,随着燃料耗尽导致发动机关机,导弹后面只能依靠惯性滑翔,越到后面速度越慢,打个轰炸机都费劲。反观霹雳-15采用了双脉冲技术,能够更高效的分配燃料的使用,导弹提高到最大速度后发动机关机节约燃料,依靠惯性滑翔继续接近目标,等到接近目标后发动机重新启动,导弹速度再次加快,大大提升了导弹命中率。
使用霹雳-15的歼-10C,在100到150千米这段交战距离内,拥有绝对的导弹命中率优势。虽然印度的阵风战斗机也配备了射程较远的流星空空导弹,但是流星空空导弹的不可逃逸区位于0到60千米这段距离内,超过100千米,流星的劣势非常明显。
而根据巴基斯坦军方公布的5月7日空战细节,印巴双方的战机交战距离一度达到了160千米,而远距离交战属于歼-10C的“舒适区”,阵风在这种情况下惨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总之,小马拉大车的阵风战斗机,最擅长干的事情是对地攻击,火力是歼-10C无法比拟的。可如果要比对载弹量要求不高的空战,阵风就属于自讨没趣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