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美媒为何说中国战略核潜艇路线清晰
9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
赶在中国空中作战体系建功立业的节点,美国《1945》网站又提到了中国核潜艇,尤其是战略核潜艇的发展。其核心观点只有一个——随着美国战略核潜艇的延误,原本远远落后的中国海军,正在发力追赶,预计未来十年会出现巨变。
▲国产战略核潜艇确实水平有限
平心而论,中国战略核潜艇确实是,最近这轮军事装备升级中的洼地——不要说赶上美俄了,连英法都一直没能超越。《1945》网站则指出了最严重的问题,“因为094系列噪声偏大,搭载的潜射弹道导弹,又只能覆盖阿拉斯加等边缘区域。想触及北美洲核心地区,不得不冒险开进太平洋,这无疑是非常危险的”。理论上来说,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只需要按照惯例,在新一代东风-41基础上,发展射程更远的潜射型号,在近海就能完成核打击,“偏大的噪声”自然迎刃而解,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东风-41的射程就够用了
早年海军经费拮据,无力承担从头研发先进战略核潜艇的成本,所以094是在093的基础上演变而来,这种先天不足,导致发射管数量和直径深受影响。用新一代潜射弹道导弹取代“巨浪-2”,在理论上没有问题,但实际上各国极少出现这种情况——伴随着射程的提升,导弹尺寸往往随之上涨,在发射管尺寸很难调整的情况下,就意味着不兼容。因此,潜射弹道导弹往往和战略核潜艇型号,一一对应,谁也不能被随意替换。
▲潜射弹道导弹的更换没有那么简单
美国“俄亥俄”级是个比较特殊的例子,其在冷战结束后顺应潮流,将部分潜艇改造成,搭载多枚潜射巡航导弹的特殊装备,严格来讲属于“向下兼容”。094不可能接受这种“向下兼容”,因为这毫无意义,而如果直接更换导弹,就意味着得在尺寸严格控制的情况下,实现性能飞跃,这已经与重新设计无异。也就是因为这种尴尬的情况,外界期待的新型战略核潜艇,才会一直没有出现。从国内海军的动作,以及一贯理念来看,最终似乎选择了最直接,也是最昂贵的道路。
▲美国“俄亥俄”级的演变有其特殊因素
由于歼-35的发展进度比歼-20落后很多,而歼-50的进度又比较快,所以现在北方出现了,五、六代机并飞的特殊景象——战略核潜艇其实也差不多。海军的核心思路是,既然造船工业已经攻克了大部分技术,欠缺的就是经验,那就人为提供经验,先建造继094之后,性能大幅超越的新装备。与此同时,真正比肩美制“哥伦比亚”级的四代战略核潜艇,也已经在路上,只比过渡装备稍慢一点。总计需要的时间,就是先后两代共十年左右。
▲接下来十年是国产核潜艇剧烈变化的时期
说白了,就像当年空军设计歼-10B,主要用来验证技术,只生产50多架就结束,最终促成歼-10C的问世一样,海军现在也打算这么操作。这个办法并不难想象,但这么多年很少有国家在战略核潜艇领域这么操作,除了对技术、造船水平要求比较高之外,最关键的原因是太贵了——美国最新的“哥伦比亚”级,单艇造价已经突破110亿美元,直逼创造纪录的“福特”号航母(132亿美元)。如果再算上研发费用,这个成本是非常夸张的。
▲“哥伦比亚”级的延误和超支问题都很严重
但既然早年国内没能在战略核潜艇领域投入足够资源,被美俄拉开了巨大差距,那么除了这种代价高昂的办法,是没有其他手段,能快速抹平差距的——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奇迹,只不过有时候代价隐藏在幕后而已。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