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讲个故事

有个人负责某个地区的拆迁工作 在在做一户人家的拆迁工作时,发生了一些争议,是关于坟地拆迁的问题。

领导的意思是,尽快处理,不要影响后续的工作,下了命令,三天之内必须拆完。

但农村关于坟地拆迁有讲究, 就是不是什么时间都行的,需要挑个日子,这是风俗习惯,农村人都比较看重。

所以这个人就去跟领导商量,说人家已经去看日子了,缓个一两天就行。

没想到领导居然急了:你是哪头的?你的立场有问题啊,你这么为群众考虑,你的眼里还有领导么?

听到这句话,这个人惊呆了,感觉自己的认知出现问题:群众和领导什么时候成为对立面了?他们的工作说到底不就是为了广大的人民群众谋福利呢?站在群众的立场难不成就成了领导立场的对立面?

这时领导好像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赶紧说: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要从大局考虑!

这个人有点茫然,又好像懂了某些东西!

进入正题

最近连着刷到了好几篇文章,标题大同小异,内容也大同小异,都是在说网友怼央媒这个话题。

文章的大概主旨是:怼央媒是一种带节奏的行为,贬低央媒就是在贬低国家,停止攻击央媒,从我做起,人人有责!

上面的每一篇文章都有上千,甚至几千条评论,但网友的评论核心也出奇一致,内容也大同小异。

这是为什么呢?

20世纪末,人们以能看央视新闻为荣,那时的记者,广受尊重。公众的印象里,记者都是大知识分子。底层民众的印象里,记者是青天大老爷。

不管是官媒也好,民间媒体也好,媒体必须有媒体的职业准则,不捏造事实,有信息来源,对信息进行求证,就ok了。采访采访,就是采集和访问他人,然后把这些信息发布出来。

但是,这点职业准则,请问现在有多少媒体能坚守?我们的央媒,坚守了媒体的职业准则了吗?

那篇对孔乙己长衫的评论,“一时的困难不等于一生的失败,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说的多好,激励年轻人发奋图强,勇争上游,看的人心情澎湃。

但前提是没有前面那句“孔乙己之所以陷入生活的困境,不是因为读过书,而是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请问记者在写这篇文章时,有了解过实际吗?

据统计,外卖小哥人数大约在700万人左右,其中本科学历占了3%,硕士生在1%左右,也就是说,有21万本科生、7万硕士生脱下了长衫,在和农民工抢饭碗!这长衫脱得还不够彻底吗?

现实情况就是,不是读书人放不下架子,而是已经放下架子了,努力的生活着,却还有人说放不下架子,你说这能不让人恼火吗?网友对这篇文章评论的有错吗?

“90后夜市夫妻档日赚9000”这篇文章,出发点是好的,鼓励勤劳致富,但采访的时候尊重了事情的真实性吗?

现在的网友不好糊弄,一看到这篇文章个个都开始做计算题,最后证明,夜市夫妻每天真能赚9000,但不是靠摆摊。最后连当事人都出来辟谣了,每天摆摊并不能赚那么多!

《好好干,日子会越来越甜的》这篇文章也写的很好,让人对未来充满憧憬,唯一的缺点就是不接地气,给群众开了张空头支票。

好好干,希望日子不会变得更糟,是现在很多年轻人的写照。工作、房贷、养老、教育、医疗...现实存在很多不会让生活变得更甜的因素。

2021年显示,我国房贷人数有4亿之多,房贷总金额达到了恐怖的298万亿!

每个人都在好好干,至于生活甜不甜自己自己清楚,毕竟,生下来就拥有存款九位数的例子屈指可数啊,不好好干,又能怎么办呢?

结语

有人分析了央媒被喷的原因,列出一二三四五点,说是受专家连累、贫富差距拉大、境外势力的引导、网友的盲目从众...

最关键的一点却没说到,就是现在的网友因为都读过书,不喜欢鸡汤文!

无论是主流媒体还是普通老百姓,犯了错就要接受批评,这才是公平公正的社会。不能因为网友发表了不同的评价,就说是在攻击。

通过最近的事件,希望咱们主流媒体能多下基层,多接地气,多了解人间疾苦。

鸡汤可以喝,但得保证先活着!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