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中纪委再划红线!公务员下班后吃饭,这4种行为将被严肃追咎!
26790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近日,针对公务员“八小时外”社交行为再出重拳,明确将严查下班后四类违规饭局。新规直指“舌尖上的腐败”,要求公职人员时刻绷紧纪律之弦,避免因一顿饭毁掉职业生涯。
一、管理服务对象的饭局,吃不得!
公务员严禁接受管理服务对象的宴请,哪怕对方以“私人交情”为名。某市住建局科员王某,被开发商邀请“品尝新菜”,席间对方递来一张购物卡称“一点心意”。王某虽未当场办事,但事后被群众举报,最终因“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被记过处分。
案例警示:某县环保局干部在辖区企业食堂付费就餐,企业老板“顺手”赠送高价海鲜礼盒。该干部虽主动退还,仍因“未及时报备”被通报批评。
二、拉帮结派的“小圈子”饭局,去不得!
以校友会、同乡会为名的聚餐,实则为利益勾连的温床。某机关处室5名老同事定期组局,席间议论人事变动、打压异己,甚至商议在评优中“抱团投票”。内部举报后,主导者被调离岗位,参与人员全员写检讨。
专家解读:此类饭局易滋生“山头主义”,破坏单位政治生态。公务员社交应坦荡透明,避免私下形成利益联盟。
三、酒后失德行为,零容忍!
公务员醉酒闹事、酒驾等行为一律顶格处理。某街道办主任在婚宴后当众辱骂服务员,视频流传网络后被免职;另有一名科级干部酒驾被查,面临“双开”(开除党籍、公职)。
数据支撑:2024年通报的党员干部酒驾案例中,83%发生在下班后的私人聚会。
四、奢侈浪费,朋友圈晒不得!
公务员聚餐需厉行节约,炫富行为等同自毁前程。某年轻公务员月薪7000元,却在生日宴上消费万元并晒出茅台酒照片,引发舆情后遭诫勉谈话。
特别提醒:公务接待严禁超标准,即便是私人聚餐,也应避免“天价账单”或明显超出消费能力的铺张行为。
反复强调“饭局纪律”,绝非小题大做。公务员身份特殊,一言一行关乎政府公信力。唯有管住嘴、守住线,才能行稳致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