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文化公园中心台,第31届“五羊杯”全国象棋冠军赛激战正酣。赛场上,棋手们在棋盘上纵横捭阖,而中心台的超大棋盘前,一位年轻的唱棋人正用粤语清晰播报着棋局:“红子炮二平五,蓝子马八进七……”语调抑扬顿挫,与紧张的棋局相互映衬。象棋大师、广东东湖棋院副院长汤卓光是上一届五羊杯的副裁判长,在本届五羊杯,其子汤豪捷担任唱棋人,父子俩与五羊杯、与象棋的故事,在五羊杯中徐徐展开。
汤卓光(象棋大师、广东东湖棋院副院长)
汤卓光:31届观赛路,藏着五羊杯的“活历史”
提及五羊杯,汤卓光的记忆仿佛回到了数十年前。“从小就在文化公园看比赛,前前后后看了30届,今年是第31届,中间虽有停顿,但算是‘从小看到老’了。”作为资深象棋迷,他对五羊杯的感情早已融入岁月。在他眼中,五羊杯不仅是赛事,更是一部象棋界的“编年史”;从首届三位全国冠军领衔,到2023年汇聚全国顶尖高手的“最热闹一届”,再到今年重新开办赛事,五羊杯见证了中国象棋的人才辈出与竞技水平的飞跃。
汤卓光坦言,自己在五羊杯的相关工作“只是打酱油”,但对背后的主办方充满敬意:“羊城晚报、东湖棋院、文化公园,这么多年来一直坚持操办,让五羊杯始终保持着浓厚的民间氛围。”这种扎根基层的文化土壤,正是他眼中象棋传承的根基所在。
汤豪捷:从挂棋“举杆人”到唱棋“发声者”
受父亲影响,汤豪捷也对象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出生于2001年的他,如今是大四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在他看来,象棋不仅是一项智力运动,更是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艺术。他与五羊杯的初次接触,是在上一届比赛中担任挂棋人,而这一届,他迎来了新挑战——唱棋。“之前看别人唱棋,觉得这种方式能让观众实时感受高手对弈,特别有感染力。”比起挂棋,他更享受唱棋的“洪亮与直接”,“能把棋谱用声音‘摆’出来,让更多人听懂、看懂,很有成就感。”
汤豪捷(第31届“五羊杯”唱棋人、汤卓光之子)
唱棋看似简单,实则考验功底。汤豪捷介绍,面对棋手越下越快的节奏,唱棋人必须精准把握停顿与节奏:“比如十个回合分两次唱,精彩招法处故意停顿,给观众思考时间。像弃子搏杀这种局面,停顿一下,现场氛围立刻就起来了。”为了适应这种节奏,他从小积累的棋力成了关键——父亲汤卓光常与他拆棋,分析棋谱变化,让他对棋局走向“心里有数”,失误率自然降低。
除了棋力,唱棋还需过硬的语言功底。汤豪捷透露,自己平时喜欢唱歌,尤其爱唱古巨基的《劲歌金曲》这类长串烧歌曲,锻炼气息与节奏感。“粤语唱棋有腔有调,像粤剧一样讲究韵味,声音质感和棋谱熟悉度缺一不可。”他笑言,现场挂棋的“体力活”曾让他印象深刻,尤其是大棋盘挂棋,需举着沉重的旗杆仰头操作,“小棋盘用磁铁杆吸棋子还轻松,大棋盘真的累,但现在更享受唱棋的挑战。”
棋谱里的父子对话:从旧棋谱到AI复盘
在汤家,象棋是父子间的情感纽带。汤卓光回忆,儿子小时候参加市赛、区赛,自己常常陪同,“拿了奖牌就特别高兴,眼里闪着光。”如今汤豪捷长大了,父子互动从手把手教棋转为更默契的“碎片化学习”:汤豪捷会主动翻阅父亲当年的比赛棋谱,研究顶级大师的招法;遇到手机软件上下棋的困惑,也会随时向父亲请教。
谈及对儿子的指导,汤卓光显得低调:“他主要在东湖棋院学习,我平时忙,指导不多,更多是靠他自己领悟。”但他深知,象棋对孩子的影响早已不局限于棋盘内:“下棋能培养判断力、专注力,甚至对数学、作文都有帮助。”
面对AI时代的冲击,这对父子有着清醒的认知。汤卓光指出,年轻棋手借助AI软件训练已是常态,“AI计算力强大,能帮他们拓宽思路,但人不能依赖AI,关键是通过分析提升自己的判断力。”汤豪捷也坦言,自己会用AI复盘,但更看重父亲那代人对棋谱的深度拆解,“AI给的是数据,父亲教的是‘为什么这么走’,这是经验的传承。”
作为五羊杯特色的唱棋、挂棋,在汤豪捷眼中是“活的文化传承”。“广东象棋氛围浓,文化公园平时下棋的人络绎不绝,唱挂棋就是老一辈传给我们00后的‘接力棒’。”他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年轻人加入,“不一定成为职业棋手,哪怕作为爱好,也要把这种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代代传下去。”
唱棋、挂棋是五羊杯的特色
汤卓光则从行业发展角度展望:“现在学棋的孩子越来越多,家长看重象棋对综合素质的提升,这是好事。”他期待象棋能走向产业化,让更多人通过赛事、培训、文化活动接触这项运动,“五羊杯就是很好的平台,流量大、关注度高,希望它能带动更多人关注象棋,喜欢上这份‘棋盘上的智慧’。”
在五羊杯的舞台上,汤卓光与汤豪捷不仅是父子,更是象棋文化的传承者,前者用数十年的热爱见证历史,后者以年轻的视角赋予传统新的活力。正如棋盘上的车马炮,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新的脚步接过前行的使命,让象棋文化的魅力永不褪色。
文 | 记者 陈旭泽 赵亮晨
图 | 记者 柳诚
编辑:刘毅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