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冲突仍处于以暴制暴的恶性循环中,内塔尼亚胡这时候却访问美国,到底是想干啥?

近段时间,加沙之战出现了新变故。以军连续多日袭击加沙地带,3号,以军对加沙城发动袭击。按照以方的说法,它们在这场军事行动中成功“斩首”一位哈马斯的关键融资人,此人之前主要负责向哈马斯转移资金,他被打死对哈马斯的影响不小;紧接着6号,以色列空军对加沙地带发动大规模空袭,对此,以色列方面表示,这场行动“打击了130多个哈马斯军事单位”。潜台词就是,这只是为打击哈马斯而开展的军事行动。但按照巴勒斯坦方面的说法,以军对民宅发动了袭击,造成包括妇女儿童在内的至少40人死亡,伤者更是无法统计。

特朗普与以总理再谈迁移加沙居民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的暴行,就是哈马斯最好的复仇动力来源。6号当晚,以色列本土就遭到了10枚从天而降的火箭弹袭击,其中5枚被以色列的防空系统拦截,至于另外5枚则造成了5名人员的轻伤。哈马斯的下属武装组织卡桑旅当时就把这件事认领了,说这就是对以军“屠杀加沙平民的报复”。对此,以防长也丝毫不怵哈马斯,表示哈马斯这样做,只会引来以色列更猛烈的回应,声称自己已经和以总理内塔尼亚胡谈了,将根据内塔尼亚胡的指示,要求以军加大对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力度。

不难看出,巴以新一轮冲突又陷入了以暴制暴的恶性循环。这个直接影响,就是导致更多平民伤亡,基础设施被破坏得更厉害,人道主义危机也将加剧,更让之前好不容易启动的和谈进程越加遥远。另一方面,联系当前地区局势来看,这还会给伊朗带来更大的安全压力。在叙利亚局势变天后,伊朗的“抵抗之弧”已经失去了当年的盛状,现在就是大猫小猫三两只,尽管也门胡塞武装有和美军交战的勇气,但情况不容乐观,美军不光拿出了6架战略轰炸机作为威胁,而且再次调动部署在西太的航母改道中东,想在中东维持双航母威慑力。仅仅是打击胡塞武装,美军却摆出这么大的阵仗,很明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威慑伊朗。在伊朗不敢轻举妄动的情况下,以色列抓住机会,要彻底破坏之前的巴以和谈进程,对加沙地带展开更大行动。完全有理由怀疑,美以这就是在打配合,是为了打击伊朗在中东的战略部署来的。

特朗普与以总理再谈迁移加沙居民

这绝非空穴来风,因为美以关系本来就比较好,美国总统特朗普更是将以色列视为自己的头号盟友。之前特朗普说,要对美国所有对外援助项目进行为期90天的审查时,就对涉及以色列的军事援助网开一面。现在,特朗普的“对等关税”落地后,以色列当时虽然有舆论对特朗普此举提出了批评,但以色列政府却决定将对美关税“清零”,所有自美国进口到以色列的商品将享受零关税待遇。按照内塔尼亚胡的说法,这是为了“促进市场竞争、降低生活成本,并巩固与美国的特殊关系”。以色列的做法看似是舍弃本国利益,对美国进行妥协和示好,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别忘了,美以两国早在1985年就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按照协定的要求,以色列本来就几乎不收美国进口商品的关税,所以以色列这样做,主要是想传达出一种政治意义,就是在哄特朗普开心。

特朗普与以总理再谈迁移加沙居民

可以看到,特朗普也确实很吃这一套,当即就同意了和内塔尼亚胡在美国见面。内塔尼亚胡在6号,也就是以色列本土被炸的时候,就已经登上了赴美专机升空,争取在7号和特朗普见面。特朗普之所以在这时候和内塔尼亚胡见面,背后是有说法的,因为在特朗普看来,“对等关税”一落地,全球国家都会因为高额关税,而争先恐后地对美国低头,然后特朗普的操作空间就很大了,可以割全球韭菜。但有些国家偏偏不按照特朗普的剧本走,导致投资者对美国经济的信心严重不足。这时候,抓几个“光速滑跪”的国家当典型,形成示范效应,让更多国家对美国低头,就是特朗普想到的最好解决办法。以色列愿意以身入局,特朗普自然不会拒绝这个送上门来的典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