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22A战机从一开始就具备二元矢量推力;因此超机动性,即成为当年隐身机理论上必备的4大S之一。不过超机动性能否直接与矢量推力划等号,仍然是很值得怀疑的事情。比如到F35A与F35C上就没有继续采用二元矢量,甚至连全向矢量功能都不具备;倒是F35B上具备主喷管超90度的偏转功能,但基本目的是作为STOVL起降之用,在空战中很难进行如此大角度的推力偏转,因此F35B的矢量推力基本与超机动性也没有太直接的关系。某双发重型隐身战斗机的正式推出时间,大约比F22A晚了15年以上。而且因为早期发动机技术基础的相对薄弱,导致目标发动机的最终装机时间,远远晚于原型机的首飞时间。在其原始规划中,目标发动机也是具备相当强大的全向矢量推进技术的。不过到了十几年之后,

也就是第四代大推力目标发动机终于与早期的隐身机体完成组合之后,却发现对全向矢量推力的要求不再是那么迫切,甚至到了可有可无的程度。甚至根据世界级航空大家的说法,强烈暗示这种世界超一流的重型隐身5代战机,很有可能会最终放弃矢量推力功能。如果这种情况变为现实,是否会意味着对比F22A晚成熟接近20年的某重型机,会直接缺乏4大S标准中关键的超机动性呢?实际情况绝对比单纯的有无矢量喷嘴复杂的多。毕竟前面也说过了:不论是二元还是全向矢量喷嘴,只不过是实现超机动能力的其中一个技术途径之一。有无矢量推力技术,并不完全等于超机动性能否实现的唯一方式。虽然某双发重型隐身机到目前并没有采用矢量推力,但是其综合超机动能力并不在F22A之下,

甚至通过公开展示过的“连续升叶飘”等超级机动动作,可以证明某重型隐身机的综合超机动能力,完全可以做到超越F22A的现有水平。F22A因为空重本身超标,以及整体式常规布局,飞控软件编写较早,内部构架也没有新世纪才流行的光控信号传输等原因。导致即使具备二元矢量,可以做出一些相当唬人的超级机动动作,但是明显可以看出衔接不够流畅。好像做每个超机动动作之前,都要先考虑那么半秒一样。对比之下,反倒是某重型隐身机的所有超级机动都像行云流水一样。更重要的是,F22A的实战超巡能力,远远不如换装4代目标大推之后的某重型机;这样两者在全程高速超巡的情况下,有没有矢量推力已经几乎没有区别。因为在1.4马赫到1.8马赫的超巡期间,稍微做出较大幅度的机动动作,

就可能超过飞行员可以承受的9G最大过载。此时的矢量喷嘴不是战力加成反倒是很大的累赘。总而言之,某重型双发隐身战机在超机动方面,本身就是相当“过剩”的,仅仅靠现有的6翼大天使的气动布局与超级飞控,就已经足够领先了。未来有更大突破的矢量动力,不妨直接用在6代机上。到时候发动机最大推重比20起步;无人僚机可以做出20G以上的动作,有人长机也可以突破人体极限到15G,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超机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