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韩国外长赵显刚在北京笑容可掬地递上APEC邀请函,转身几天后便在纽约与美日外长齐刷刷签署了一份对中国“口气不善”的联合声明。
这种速度的立场变换,堪比外交界的“变脸大师”,问题是,这不是赵显一个人的临场发挥,而是李在明政府“平衡外交”口号下的一次公开“露馅”。
在美中博弈日趋复杂的当下,这样的反复操作,不只让人看不懂,也让人开始质疑:所谓“平衡”,到底是在谁的天平上?
“友好特使”的急速变脸
赵显的访华时间点选得不差,9月中旬正值APEC筹备关键阶段,作为李在明上任后亲自挑选的外长,他此行的重要任务就是亲手向中方递交韩国总统出席10月庆州APEC峰会的正式邀请函。
访问期间,他态度诚恳,话说得漂亮:希望推动中韩关系改善、加强高层沟通、保持战略稳定,中方也给予了积极回应,新华社用词不吝“建设性”“正面发展”这样的评价。
但就在人们还没来得及回味这份“友好”的余温时,赵显已在纽约亮相了另一张脸,在美日韩三国外长会后,三方共同发布联合声明,直指中国在台海的“破坏稳定行为”,并强调要“反对非法海洋主张”。
这份声明不仅措辞强硬,而且直踩中国外交红线,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毫不含糊地驳斥,称该声明“粗暴干涉中国内政、蓄意挑衅、歪曲事实”,并严正警告相关方停止挑衅。
前一周还在北京讲“改善关系”,后一周就在纽约签“批评声明”,赵显的这番操作,不得不让人怀疑这不是一时口误,而是背后早有剧本。
更关键的是,他不是哪位边缘人物,而是韩国新政府的外交总设计师,这就不是个人表态能解释清楚的事了。
这场“变脸”行为,不仅让人看清了赵显的外交路线,也让外界对李在明政府的“平衡外交”开始打上问号。
一边说要修复中韩关系,一边又对华出手强硬,这种操作只能说明一点:所谓“平衡”,在现实中越来越像是偏向美日的一种包装。
对华战略底色
赵显是谁,不是政坛新手,而是老资格的外交专家,他曾担任韩国对外经济谈判的首席代表,还长期驻守在西方体系核心,维也纳国际组织代表部。
这种履历决定了他对西方话语和规则体系更为熟悉,也更倾向于用“美式视角”来看待亚洲的安全格局。
从他7月上任外长以来,多次在公开场合释放“亲美日”的立场信号,在《华盛顿邮报》的专访中,他毫不讳言地表示:“中国的崛起给周边国家带来困扰”,并主张“韩国必须与美日合作应对挑战”。
这番话说得直白,也基本宣告了他对中国的定位,不是合作伙伴,而是“问题制造者”,选这样一位人物做外交部长,本身就说明了李在明政府对外政策的走向。
虽然在竞选时,他频频强调要修复中韩关系,在中美之间保持战略平衡;但从赵显的履历、言论到实际操作看,所谓“平衡”只是话术,实际选择已经摆在台面上。
更令人担忧的是,作为今年APEC峰会东道国,韩国本应承担起区域协调者的角色,保持中立、推进合作。
然而就在峰会准备进入冲刺阶段时,赵显却代表韩国签署了一份明显带有对抗性和站队色彩的声明,这不仅拉低了韩国作为东道主的公信力,也给本届APEC的顺利召开埋下了不小的隐患。
换句话说,韩国一边请中国来开会,一边又和盟友批中国,这种“左右开弓”的操作,怎么看都有点“不厚道”。
韩国难以承受的误判
赵显的“变脸”,让人不禁想起七年前的那场风波,2016年,韩国在美方推动下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结果换来的是中韩关系急剧降温,韩国旅游、娱乐、汽车、化妆品等多个行业遭遇重创。
最终韩国不得不在2017年做出“三不”承诺,才逐步修补与中国的关系,那次教训本该足够深刻,但如今看来,李在明政府似乎又在重走老路。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依然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占据韩国外贸总额的近四分之一,尤其是半导体、汽车、化工等支柱产业,对华依存度超过40%。
在全球供应链高度紧张、韩国出口增长乏力的背景下,一旦中韩关系再度紧张,韩国经济恐怕难以承受。
更现实的问题是,韩国如今的外交选择越来越像是在赌命运,赌中国不会因为一份声明就“动真格”,赌美国会在关键时刻提供经济补偿。
赌自己能在大国之间左右逢源,但历史经验反复告诉我们:这不是“平衡外交”,这是“高空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摔得粉身碎骨。
10月底的APEC峰会,或许是李在明政府最后一次机会,中国会不会赴约呢,如果赴约,会如何应对呢,这些问题中国不会提前亮底牌,但可以确定的是,中方更在意的是“行为”而非“口头承诺”。
这次赵显的“变脸”,已经让中方对李在明团队的外交诚意产生质疑,如果接下来还继续这种两面操作,不仅峰会可能难以取得实质成果,李在明本人也可能在中韩关系上留下“失信”的标签。
赵显的“友好访华”与“强硬对华”之间只有几天的时间,却足以让人看清李在明政府“平衡外交”的真面目,口号好听,行动却已偏离轨道。
韩国若一边在安全上依赖美国,一边又想在经济上继续享受与中国的合作红利,这算盘打得再精,也终将难以为继,真正的“务实”,不是一边交朋友一边背后捅刀,而是必须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
李在明政府必须清楚:要做稳定地区的桥梁,还是沦为地缘博弈的棋子,关键就看接下来的每一步怎么走。
外交不是舞台剧,不能一会儿戴笑脸,一会儿换冷面,中韩关系也不是“说好就好”的游戏,失去信任,比失去一场峰会的代价更大。
信息来源:
韩国外长赵显将访华,韩媒称“打破惯例” 2025-09-15 14:19·观察者网
中国外交部驳斥美日韩外长联合声明 2025-09-23 19:31·看看新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