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前进
■李康
那天,位于天山北麓的部队驻地下了整整一天的大雪。浓雾紧锁军营,冰霜挂满树梢。
我接到采访任务抵达某部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0点多钟。一个人一路小跑着从营门口进来。只见他头戴棉帽、脚蹬防寒靴,背着背囊,左手提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右手拎着一个工具盒。身旁的战友告诉我,这人就是负责通联保障的技术人员——唐福长。
插图:唐建平
“小心,地面滑!”连值日员见状,一边提醒,一边热心地帮助唐福长拍掉身上的雪花。
雪花散落在地板上,很快融化成一滴滴水。因为担心滑倒磕碰,穿越门厅时,唐福长特意将笔记本电脑抱在了怀里。看着他小心翼翼的样子,我想起了营教导员对他的评价,“整天加速运转,却从不缺细心”。
“为了不出差错,他可没少打‘提前量’。每次有了任务,他都会提前调试好各类终端和设备,通过高强度的试运转,提前发现和解决问题。”某室主任陈飞接过唐福长手中的工具箱,向我介绍说。
听着陈主任对他的褒奖,唐福长显得有些不好意思,黢黑的脸庞上露出了腼腆的笑容。
“你快趁热吃几口吧!”说话间,班里战友陈琪已经将热好的饭菜端了回来,递到唐福长的手上。跟唐福长并肩战斗了好几年的陈琪,太了解他的处事风格。为了赶车,他肯定错过了晚餐。
唐福长一边扒拉碗里的饭菜,一边打开了话匣子:“遇到突发情况,我们必须随叫随到。”
当讲到当兵10多年里遇到的最大难题时,他语气低沉了许多:“看到各种信息化新装备开到跟前时,首先是喜悦,但还没高兴多久,就有了一种强烈的恐慌感。”
那年盛夏,单位全面列装各类新型装备,而那时距离年度实兵演练也仅剩几个月时间。唐福长与同室的战友们接到的任务是“保障演习期间各类指挥、通信装备通联顺畅”。回忆起那段经历,唐福长的情绪显得有些激动,“时间节点是确定的,我们不敢耽误,也耽误不起”。
那段时间,唐福长与战友们不等不靠,主动找教材研究。最终,他们提前完成了10多种装备调试,并探索了多种通联手段。
一次组织某新型装备通联调试过程中,高原腹地突然乌云密布、寒风凛冽、气温骤降。唐福长车上车下来回跑,忙活了两个多小时,想了很多办法都无法正常通联。见唐福长额头上渗出了汗珠,身旁的战友建议他架设临时线路保障当天的通联。他当即拒绝了,并告诉战友:“不能有临时观念,既然是装备调试,就要想办法解决各类矛盾困难,真打起仗来才不会慌乱。”那天,唐福长在车上干了6个多小时,硬是实现了通联。
当各类系统能正常运转时,战友们纷纷向唐福长投来赞许的目光。从战友们真诚的赞扬中,他感受到了自己工作的价值。年底,单位给他记三等功一次。
领奖归来,唐福长将奖章和证书收进内务柜,又一头扎进了新年度开训相关保障工作中。“如果总是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大觉,那就离下一场失败不远了。”唐福长认真地说。听到这里,我打心眼里佩服眼前这位有着强烈忧患意识的士兵。
正在这时,唐福长的电话响了,是兄弟单位装备发生了故障。他认真地询问分析,并给出了准确的处理意见。每当兄弟单位有困难,唐福长都会第一时间奔赴现场救援,一方面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另一方面也能面对面帮带技术骨干。这两年,他先后帮助兄弟单位培养了相关技术骨干60多名。
对于唐福长来说,日子总是过得很快,也很充实,“工作似乎被按下了快进键,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自己如果不加速奔跑,就有可能落后”。
采访结束后,唐福长又提起电脑钻进了停在楼前的移动指挥方舱。
透过指挥方舱的方格小窗,我看到了唐福长与战友们在灯光下忙碌的身影,寂静的夜空中传来一阵阵键盘敲击声。
返回的路上,我的脑海里不停地回想起唐福长对我说的那句话:“宁可当好车前卒,也不能成为部队建设的‘马后炮’。只有每个人都加速前进,我们的各项准备才会更充分。”
(本文刊于2024年4月22日《解放军报》“长征副刊”版;封图来源:解放军画报)
编辑:苏培
来源:解放军报微信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