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庆,我想回家!”
听到电话里传来的虚弱的声音,一向坚强的刘晓庆忍不住嚎啕大哭。
电话那头的人是她的好朋友周洁,病入膏肓、时日无多的她,现在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够落叶归根。
回国后的周洁仅仅5天后就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而直到这时,我们才知道,生前她曾拿出了20万美元,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忍不住流泪的事。
«——【·艰难回国之路·】——»
2016年,正在美国休斯顿一间舞蹈教室专心授课的周洁突然晕倒在地,医生检查发现,她得了肺癌。
这个噩耗仿佛晴天霹雳,周洁久久不能相信。
彼时,周洁为了把中国舞推向国际、发扬光大,已经在美国坚持授课近20年了。
患病之后,周洁依然没有放弃她热爱的舞蹈事业。
即使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她依然坚持每周亲自授课,有时候甚至会为了上课而放弃化疗。
治疗带来的副作用让她恶心、呕吐,头发大把大把地脱落,身体极度虚弱。
但只要面对学生们,她总是努力显得精神抖擞,强撑着为学生们示范动作,讲解要领。
长时间的劳心劳神,再加上没有得到细致的治疗,周洁的病情急剧恶化。
2021年7月,周洁的各项机能急剧衰退,医院也下了最后通牒,说她最多只剩下一周的时间。
此时,离家20多年的周洁无比想念那片生她养她的故土,她做出了一个让人既敬佩又心疼的决定——拒绝美国医院的临终关怀,执意回国。
周洁颤抖着双手拨通了刘晓庆的电话,说:“晓庆,我想回家。”
这个请求让刘晓庆犯了难,因为当时正值疫情肆虐,各地面临封控,跨国的飞机很多都已经停飞了。
而且周洁已经非常虚弱,必须时刻依靠机器维持生命,根本经不起长途跋涉的折腾。
可无论刘晓庆怎么劝,周洁始终坚定回家的决心。
刘晓庆不忍心让她留下遗憾,最终含泪答应了她:“无论多么难,我保证一定带你回家!”
刘晓庆发动了自己的人脉资源,用凑到的27万美元为周洁包了一架医疗专机。
飞机上配备了移动ICU设备和专业医护人员,随时保障周洁的安全。
2021年9月,这架医疗专机承载着周洁最后的希望缓缓从休斯敦起飞,向着东方的祖国飞去。
然而,回国之路并没有那么一帆风顺。
就在飞机在关岛中转时, 引擎突然发生故障,导致周洁被迫在关岛滞留48小时。
周洁躺在担架上,靠着止痛泵维持着清醒,靠着想回家的那股顽强的意志,熬过了这段艰难的时间。
9月27日,飞机终于缓缓降落在浦东国际机场。
周洁的眼中饱含热泪,可苍白的脸上却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她说:“我又闻到了熟悉的桂花香味。”
10月1日,周洁再也坚持不住了,回到故乡仅5天,就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在整理周洁的遗物时,偶然发现的一份捐赠协议又赚足了大家的眼泪。
原来,周洁把美国的房产卖掉了,临终前将自己的全部积蓄共20万美元全部捐给了上海市奉贤区教育局,用于建造乡村舞蹈教室,而她自己的账户上,只剩下37美元。
在协议上,周洁是这样说的:“希望更多孩子能在自己的土地上,把中国舞跳给世界看。”
周洁到生命的最后都挂念着把中国舞发扬光大,可以说,舞蹈就是她一生的全部内容。
«——【·从小的舞蹈天才·】——»
1961年,周洁出生于上海奉贤,从小便展现出对舞蹈的极高天赋和热爱。
2岁的时候,周洁就能跟着收音机里的旋律舞动。
13岁时,周洁靠一段自编的民族舞征服了上海歌剧院的招生考官。
王连芬老师激动地说:“这丫头天生就是跳《小刀会》的料!”
1979年国庆,周洁带着自己原创的舞剧《半屏山》进京为祖国献礼,却在彩排时不慎从高处跌落,摔断了肋骨。
医生让她卧床休息,可是周洁却说:“我不想让观众失望,也不想让自己留下遗憾。”于是她强忍着剧痛,坚持完成了14场公演。
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屏山》获得一致好评,年仅18岁的周洁自此跻身国内顶尖舞者行列,被称为“舞蹈精灵”。
甚至在当时的舞蹈圈,流传着“南有杨丽萍,北有周洁”的佳话。
1983年,导演李翰祥正在为《火烧圆明园》选角,偶然看到了周洁的一段舞蹈,当即拍板让她出演“丽妃”一角。
导演说:“不用试戏,她的舞蹈里就有丽妃的感觉!”
周洁从来没有接触过表演,她便靠着舞蹈功底设计丽妃的每一个步态、手势,连甩帕子都融入戏曲身段。
最终,周洁呈现出来的“丽妃”成为了影史的经典,连刘晓庆都说:“她往那儿一站,就是画里走出来的人。”
这部电影的成功让周洁在影视圈打响了名号,也吸引了导演陈家林的注意。
当时陈家林正在筹备电影《杨贵妃》,周洁的“丽妃”让陈导觉得周洁就是“杨贵妃”的最佳人选,于是没有丝毫犹豫就定了她。
为了更贴合杨贵妃的形象,周洁在半个月内疯狂增肥20斤。
她在剧中的每一个眼神、手势都充满了韵味,影片中杨贵妃的《霓裳羽衣舞》更是成为了影史经典,广受好评。
1996年,大火的周洁受邀来到美国休斯顿演出,意外发现当地华人子女对中国舞蹈的渴望与教学资源的匮乏形成鲜明对比。
这些孩子连中文都讲不流利,却对中国舞表现着本能的喜爱和文化认同,这深深触动了周洁。
于是,在国内演艺事业如日中天之时,周洁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远赴美国,办学校教中国舞。
«——【·将中国舞推向世界·】——»
1997年,周洁推掉了好莱坞的邀约,放弃了国内的千万片酬,带着30箱舞蹈服奔赴了美国休斯顿。
她说:“中国舞不该只在国内开花,我要让世界看懂东方的美。”
初来乍到的周洁,没有资金,语言不通,开学校简直就是天大的难题。
为了节省开支,她在舞蹈教室打地铺,冬天不交取暖费,穿着笨重的羽绒服备课、修改教案,饿了就啃面包。
为了锻炼口语,她跑到大街上去发传单,跟身边的每一个人都主动聊天,自己私下里还会跟着电影学。
在她的不懈坚持下,终于成功创办了周洁舞蹈学校。然而首堂课只有3个学生。
因为一开始,美国民众对中国舞的接受度不高,认为这只是一种带有异域风情的杂耍表演,缺乏艺术性和深度。
直到周洁带领学生们参加了休斯顿的国际舞蹈节,才改变了人们的看法。
周洁用《太极舞》展现了中国传统哲学中“以柔克刚”的思想,用《敦煌飞天》诠释“动静相宜”的美学理念,仿佛将千年前的历史与文化带到了现代舞台。
当白人学生穿着汉服完成 “反弹琵琶” 的高难度动作时,台下的评委和观众都被这东方文化之美深深震撼。
2001年,周洁受邀为时任美国总统的小布什表演中国古典舞《霓裳羽衣舞》,这次演出也为周洁的舞蹈学校打响了广告。
随着周洁舞蹈学校的名气越来越大,2005年,休斯顿市长将11月20日正式定为“周洁舞蹈学校日”。
这是休斯顿这座城市首次以华人艺术家命名的纪念日,它标志着周洁和她所传播的中国舞文化已经深深扎根于这片异国的土地,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民众的高度认可。
周洁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对中国舞的热爱与执着,也让世界领略到了中国舞的独特之美。
她用生命诠释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故乡的眷恋,让我们在感动之余,也更加珍惜这份深厚的家国情怀。
参考资料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