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与正公开摊牌称,即便是李在明政府上台,朝鲜也不会与韩国展开谈判。那么,朝方为何会有这样的表态?未来朝韩局势又可能有怎样的走向?
7月28日,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部长金与正通过朝中社明确表示,不管韩国总统李在明政府提出怎样的对朝政策,朝鲜都不会和韩国坐下来谈判。她认为,无论是“民主派”还是“保守派”,韩国都不具备成为朝鲜对话对象的条件。这场表态,等于直接对外界释放出两个信号:第一,朝鲜对李在明政府并不抱期待;第二,朝韩之间,无话可谈。
从表面来看,李在明上任以来,似乎确实对朝释放了一些缓和信号,他曾提出要停止对朝扩音广播、停止空投反朝传单,还提出要推动个人赴朝旅游。这些话乍听之下,像是在积极修复韩朝关系。但金与正不这么看,她直接指出,这些都是表面功夫,本质上没什么变化,尤其是韩国继续无条件追随美韩同盟路线,还在推动联合军演,对朝鲜构成现实军事压力。在她看来,这些行为说明李在明政府没有改变思路,也不具备诚意。
金与正还点出了一个关键:李在明说得再好听,如果实质动作没有变化,那么朝鲜不会买账。她直言,朝韩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可逆转地脱离了同族概念的时区”。这句话用得非常直接,也非常重,意思很清楚,朝鲜已经不再把韩国当作“民族共同体”的一部分来对待,而是彻底转向敌对方位。
她还提到了一点很有代表性的事例,外界曾有猜测,韩国政府可能会邀请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出席10月举行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一说法被金与正直接否定,她用“做白日梦”来形容这类想法,完全不给韩国留任何余地。
究其原因也不难理解,首先是对现任韩国政府的不信任。李在明上任以来,虽然言语上多次谈到缓和对朝关系,但其核心外交与安全政策仍以韩美同盟为轴心,这在朝鲜看来是赤裸裸的对抗。
其次,朝鲜对韩国长期缺乏信任。金与正特别指出,即使过去历届政府宣称要实现朝韩和解,实际上都未能打破敌对框架,她在谈话中反复强调一个词:“盲目追随”。在朝鲜眼中,无论哪个韩国政府上台,最终都躲不开对美依附的现实。
再看这次谈话的时间点,也值得注意。7月27日是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签署70周年,当天李在明政府在华盛顿举行纪念仪式,赞扬美军在朝鲜战争中的贡献。讲话虽然是由韩国国家报勋部长官代读,但在这个场合、这些内容,显然在朝方看来是对历史的挑衅。金与正在第二天回应,毫不客气地指出,韩国这类言行再次证明其对抗态度不会变,朝鲜自然也无需再幻想所谓的合作。
说到底,李在明政府确实有意缓和南北关系。但现实问题摆在眼前:只靠几句温和措辞,无法掩盖军事动作带来的紧张;只做有限调整,无法撼动朝鲜对“安全威胁”的根本判断。从这一点上说,朝鲜的反应并不完全出人意料。
至于韩朝的未来,从当前态势看,至少在短期内,双方对话的希望渺茫。朝方已经公开宣布,不再与韩方讨论任何事情,也不感兴趣对韩方制定的政策或提议作回应,这种表态近乎于关闭对话大门。韩国虽然一再表示不放弃对话窗口,但只要美韩联合军演继续,只要朝鲜没有从制度和安全层面获得保障,朝方就不会轻易转变态度。
更关键的是,朝鲜当前面临的战略压力并未减少,美国不断强化在东北亚的军事部署,尤其是B-52战略轰炸机、核潜艇频繁进入半岛周边,引发朝鲜强烈反应。加之美日、日韩军事合作也在加强,朝鲜感受到的是围堵升级。这种背景下,朝鲜不会主动出击,更不愿意暴露自己的战略软肋。
值得注意的是,朝鲜这次发声的是金与正,而非外交或统一战线部门,这种选择本身,也反映了谈话的政治分量。金与正作为朝鲜领导人的亲妹妹,是朝鲜政权核心人物,她的表态可以视作朝鲜最高领导层的真实意图。这种层级的发声,意味着朝方已经定调:现阶段不考虑重启朝韩谈判,也不愿再用“民族感情”维持一段已经破裂的关系。
而未来,若没有实质性结构调整,尤其是在安全框架方面的变动,无论谁在韩国执政,朝鲜的态度恐怕都不会松动。双方要重启谈判,需要的已不只是“善意”,而是结构性的信任基础,但在当前环境下,这一点几乎不可能实现。金与正的发言,只是提前对外宣告了这个现实。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