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的优点
等了五年,顶着黑眼圈的魔丸哪吒终于再次登上荧幕,而且进化出人见人爱的灵珠版本。
与第一部相比,导演饺子讲故事的能力至少没有退步,基本保持了原有水平。而特效则有明显进步,大场面比比皆是,动画电影中的大场面都是烧钱的主,看样子第一部赚到的钱应该是花在了刀刃上。
整体剧情基本没有瑕疵,该有的伏笔和铺垫都很到位。比如,为了交代申小豹找到申公豹的原因,特地用一个镜头展示了申公豹送给申小豹的“定位器”。还有结界兽和海夜叉的重见天日,既承接了第一部的彩蛋,又为陈塘关惨案发生时李靖夫妇能逃过一劫埋下伏笔。
魔丸哪吒和四川口音的太乙真人是一如既往的搞笑担当,第一部中就出现的结界兽、海夜叉、申公豹、陈塘关老叟、李靖夫妇等也延续了原有的搞笑风格,另外还有很多新出现的配角也都展现出不俗的搞笑能力。
比如成仙考核第一关的土拨鼠大王和军师,很有胖瘦头陀的卖相。成仙考核第三关的肥硕版石矶娘娘,也很有话痨的倾向。甚至最后的彩蛋里,连幕后反派无量仙翁都为了搞笑被一次次揍成猪头。
最关键的是,这些搞笑并不都是近些年喜剧电影中常见的“屎、尿、屁”套路,而是充分发挥了动画电影人物塑造的自由优势,通过一些具有强烈反差和夸张的外形设计来实现喜剧效果。比如,太乙真人抓住缩小版的石矶娘娘后,为了不让石矶娘娘说漏嘴,晃晕了石矶娘娘,结果石矶娘娘嘴里吐出来的都是小石子。
除了搞笑,亲情也是《哪吒》系列电影成功的一大助力。第一部中李靖为了救哪吒自愿以身代子受天罚,殷夫人既想多陪陪哪吒又想着斩妖除魔为儿子积德,还有东海龙王带领全族将身上最坚硬的龙鳞拔下,以这些龙鳞为主要材料为敖丙制作了万龙甲。
如果说第一部里父爱是控制观众泪腺的杀手锏,那么第二部里,母爱就成了最刀人的亲情展示。尤其是最后殷夫人被炼成丹药前后的那段剧情,虽然回忆杀略显冗长,但确实能共情观众和推进剧情,为之后哪吒借助三昧真火破除穿心咒提供了动力。因为殷夫人的死让哪吒的心也死了,心既已死,穿心咒又如之奈何。
《哪吒》第二部最难得的是打破了国产动画电影的续集魔咒,《哪吒之魔童闹海》豆瓣开分8.5分,高于前作《哪吒之魔童降世》的8.4分,而且随着持续上映,《哪吒之魔童闹海》的豆瓣评分还在继续走高。这也是我文章标题用“野心”一词的原因。
能有这样的成绩,跟导演饺子在故事整体立意上的拔高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说《哪吒之魔童降世》靠着魔丸哪吒少年时的热血赢得了大家的认可,那《哪吒之魔童闹海》既延续了这份少年时的热血,又在成长为青年后面对不公时以更成熟的心性说出那句“我想试试”。
而青年哪吒之所以说出“我想试试”,则源于东海龙王敖光率领龙族隐退前在陈塘关城墙上说的一番话。敖光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劝哪吒见好就收,不要再跟以无量仙翁为代表的阐教金仙为敌。
因为阐教金仙代表着世间的最高力量,是无敌的象征。虽然魔丸哪吒和灵珠敖丙珠联璧合可以打败无量仙翁,但当时的敖光打算带着敖丙一起隐退以躲避阐教金仙的报复。没有灵珠敖丙的配合,仅凭魔丸哪吒很难对付阐教金仙。
但是魔丸哪吒一身魔性虽已收敛,但桀骜不驯的本性却未曾改变。魔丸哪吒的座右铭是“若前方无路,我就踏出一条路;若天地不容,我就扭转这乾坤”,所以即便没有灵珠敖丙的协助,他也“想试试”。
正是这句“我想试试”,让敖光最终改变了主意。在率领龙族前往隐居之地的路上,敖光对敖丙说:“敖丙,为父曾经一心想让你背负起龙族的使命,重振龙族荣耀,可现在我明白了,比起这些,我更希望你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我看到了你和哪吒的友谊,也看到了你善良的本心。此次我们龙族隐退,不知前路如何,但我希望你能跟随自己的心,若你想与哪吒一起为不公而战,为这世间的正义而战,为父支持你。你不再只是龙族的太子,你更是你自己,去走你认为正确的路吧。”
在我看来,这段话才真正代表了一个父亲的大爱。父爱的终点是要学会放手,让小一辈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拼搏自己的人生。老一辈对小一辈最大的帮助只在于提醒小一辈不要重走老一辈的老路,而不是以父爱的名义一味的让小一辈遵从老一辈的想法。当说教不起作用的时候,不如学会放手。
《一代宗师》里赵本山有一段经典台词“一门里,有人当面子,就得有人当里子。面子不能沾一点儿灰尘。流了血,里子得收着,收不住,漏到了面子上,就是毁派灭门的大事。”
一个家族中,在小一辈没有长大的时候,老一辈是面子,当小一辈长大后,老一辈就要让出面子的位置,选择变成里子。这不意味着老一辈不再重要,因为里子永远都是面子能靓丽光鲜的底气。敢于选择成为里子才是一个人真正的成长。
关于《哪吒》系列电影剧情的一点推测
《哪吒1》里没有交代东海龙王敖光为什么率领龙族在海底镇压妖兽,而且妖兽中还有敖光的三个兄弟姐妹。《哪吒2》里借西海龙王敖闰之口填了这个坑,在千年前的妖族大战中,以龙族为代表的部分妖族选择倒戈支持仙界,而与天庭对抗的那部分妖兽最终战败。作为战败方,受到的惩罚就是被天庭镇压在海底。
战败方的妖兽首领是西海龙王敖闰,倒戈方的妖兽首领则是东海龙王敖光。站在东海龙王敖光的立场,他是为了保全龙族,这一点从敖光对敖丙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按理说,西海龙王敖闰对东海龙王敖光应该恨之入骨,但在《哪吒1》里当东海龙王敖光为敖丙制作万龙甲时,被镇压的三海龙王都贡献出了自身最坚硬的鳞片。
由此,我推测在饺子的故事框架里,在千年前的妖族大战后期,龙族已经看出妖族不敌仙界的端倪,龙族的智囊西海龙王敖闰与东海龙王敖光之间有了保全龙族的共识。于是,龙族推出东海龙王敖光为代表,选择倒戈,以保全龙族。但以天庭为代表的仙界并没有选择相信,而是借机将龙族一起镇压在了海底。这个猜测有《哪吒1》的台词为证。
《哪吒1》里东海龙王敖光对敖丙说:“上古时代,我龙族曾是叱咤风云的百鳞之长,后来归顺天庭,镇压了海中无数妖兽才得封龙王……这火山熔岩下镇压的全是当年我协助天庭击败的海底妖兽,呵呵,美其名曰是龙宫,其实是天牢啊……龙毕竟是妖兽出生,哪能得到天庭的信任,龙王这个官职镇住的不仅是海底妖兽,我们龙族也被永远禁锢在了天牢里,儿啊,灵珠是龙族等待千年的机会。”
所以在《哪吒1》里是这样介绍灵珠和魔丸的由来。“天地灵气历经千年孕育出了混元珠,它不断吸食各种灵气,且不辨善恶、仙魔,力量不断增大。元始天尊为防止混元珠闯出大祸,便将其困在熔炉内,用无上法力将其一分为二,从而炼制成了灵珠和魔丸。”
从这句话里给出的时间线可以看出,在饺子的故事框架里,混元珠的诞生可能与千年前的妖族大战有着很大的关系。我推测,混元珠很可能是由妖族大战中死去的仙魔执念幻化产生,本身代表着一种平衡,在大战后被元始天尊得到。
元始天尊出于某种目的,比如阐教截教之争,需要利用混元珠中的灵气加强阐教的实力。但是,很有可能,灵气能加强阐教的实力,但是魔气能加强截教的实力。而且,如果元始天尊贸然打破灵气和魔气的平衡,单独吸收了灵气,魔气就会自动去往截教。于是,只能想办法让灵气变成实体存在,再利用天劫的力量单独解决魔气。
只是,这个计划被妖族出身的阐教前捕妖队队长申公豹得知。申公豹为了得到元始天尊的认可,夺得进阶金仙的机会,需要找一个合适的对象让灵珠投胎,以破坏太乙真人的任务并为自己争取功绩。东海龙王敖光则希望能让龙族摆脱被天庭利用后困守海底镇压海妖的困境,提升龙族地位。
两人各有所需,申公豹许诺帮龙王之子炼去龙角,助其在封神大战中建功立业,帮东海龙族脱离困境;而东海龙王敖光则让灵珠投胎到龙蛋中,并令从灵珠中诞生的敖丙认申公豹为师,于是,二人通过这种方式达成了合作。
从《哪吒2》中可以看出,在申公豹和东海龙王敖光合作的过程中,西海龙王敖闰也深度参与并担任着智囊的角色。但是,在无量仙翁打算制造陈塘关惨案嫁祸龙族的时候,为什么西海龙王敖闰却迅速滑跪?
因为申公豹曾经是无量仙翁的黑手套,西海龙王敖闰应该早就深谙无量仙翁手段。无量仙翁举手之间就破除了结界兽的结界,此等手段让身受火海千年煎熬的西海龙王敖闰自知所有人联手都不是对手,如果反抗,整个龙族都是被团灭的结局。急切之下,只能以被种下符咒为代价投靠无量仙翁,并以透露灵珠和魔丸的秘密作为投名状。
在绝对的力量面前,成年人的选择一般都是妥协。在世俗眼光之下,这是成熟的标志。千年之前的东海龙王敖光如此,千年之后的西海龙王敖闰亦如此。妥协之后的结局,就是一切都将操之于他人之手。妥协意味着投降,不妥协意味着牺牲。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唯有不妥协才有机会迎来胜利。
在《哪吒》系列电影里,每一次都是魔丸哪吒和灵珠敖丙的不妥协才最终取得一次次的胜利。在《哪吒2》的最后,那些千年之前不妥协的妖族再次选择了不妥协,因此与魔丸哪吒和灵珠敖丙一起迎来了久违的胜利。
我猜测,在《哪吒3》里,西海龙王敖闰还会再次选择不妥协,上演一出《无间道》大戏。还有两个最大的幕后黑手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都将露面,但最终都会在魔丸哪吒和灵珠敖丙的不妥协(反抗)之下选择妥协。也许,希望妥协向不妥协让步,就是饺子的野心吧!
另外,关于《哪吒2》里美元符号、绿卡和白宫的超级隐喻,大家可以看网上相关博主的分析,个人觉得这只是饺子给观众埋彩蛋的一点小心思吧!如果《哪吒》只是局限于中美这种明面上的阵营之争,就谈不上大格局了,只有上升到不分阵营的人性之争才显功力。
《哪吒》的缺点
让观众等得太久了!
我想套用张家辉在电影《扫毒》里的经典台词对导演饺子说一句话,“五年了,你知道我们这五年是怎么过的吗?观众已经‘死’了,你挑的嘛,偶像。”
别再让大家又等一个五年,让《哪吒3》来得更快更猛烈些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