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11月14日,光绪驾崩。
转过天,慈禧的精神居然好起来了。一大早,在梳洗完毕后,她先忙活光绪的后事,中午吃完饭,又给近臣们开了个小会儿。
开完会之后,慈禧有点头晕。左右观之,顿感太后竟然显现出难得的慈眉善目。
可没过多久,慈禧就在下午5点左右一蹬腿儿,死了。此时距离光绪驾崩,还不到一天。
对此,很多人都觉得很诡异,这娘俩的死期为啥会这么“紧凑”?
其实,在这之后,还有更诡异的事儿……
光绪的后事
光绪和慈禧之间的不对付,持续了很多年。到了“戊戌变法”时,两人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变法失败后,慈禧曾对光绪动了杀心,只是碍于“维新派”和列强的反对,只能作罢。不过,从那以后,光绪就被慈禧软禁起来,再无出头之日。
到了1908年底,慈禧感觉自己的时日无多,便开始琢磨身后事儿,她最担心的就是在自己死后,光绪会重新复出,那么,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1908年11月13日,慈禧叫人把溥仪抱进宫里。
那时,溥仪才2岁半,但与慈禧的第一面可是给他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
溥仪记得自己被抱到一个阴森森的帷帐跟前,然后,从那里面就露出来一张丑到吓人的老脸。
可以想象这场景给这小娃娃的心里留下了多大的阴影面积。当时,溥仪立刻被吓得哇哇大哭,谁也哄不住。慈禧也吓了一跳,赶快让人给溥仪一个冰糖葫。
可溥仪也对得起慈禧,一把就扔了冰葫芦,还闹着要找抱他进宫的奶妈。最后,慈禧气得说了句:“这小孩儿真别扭,抱出去玩儿吧!”
虽然娘俩的第一次见面不甚愉快,但是,从那以后,溥仪就已经内定为下一任皇上了。
不过,别忘了,光绪那时可还活着呢。
就问这蹊跷,不蹊跷?
而在转天,也就是1908年11月14日,慈禧就实现了自己不能死在光绪前面的愿望。
那么,这天,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哦,不对,应该是这几天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1908年11月10日下午5点左右,一个太监把装着奏折的盒子,捧给了身在瀛台的光绪。光绪随即便开始办公。
与此同时,住在仪鸾殿的慈禧却不太舒坦,右胸疼的厉害,连气都喘不上来了。就这,她也没忘了安排太监,给光绪赐食。
不一会儿,赐食和晚膳一块儿送到了瀛台。这里要插一句的是,没人敢检验慈禧的赐食是不是有毒。
光绪呢,赶快谢恩,并立刻吃完赐食。
接下来的事儿就有意思了,慈禧居然命内务府把光绪的棺椁抬进了乾清宫,同时,还命奏事处的太监赶到4个内务府大臣的家里,通知他们皇上病重,立刻进宫。
当晚6点左右,内务大臣赶到紫禁城,并看了棺椁。然后,太监传了慈禧的吩咐:回家吧,明儿一早来办皇上的丧事儿。
当晚,内务府突然接到光绪的谕旨,让他们赶快找江南陈秉钧和天津张彭年两位名医给自己看病。但是,离京城最近的张彭年却在电话里告诉内务府说自己也病了,去不了。
无奈之下,内务府赶快联系了当天上午刚给光绪看完病的吕用宾。可是,当内务府按规矩请示内奏事处时,得到答复是不让吕用宾去瀛台。
11月11日,光绪因为肚子疼,一直在床上打滚儿。
11月12日,光绪已经吃不下,喝不下,话也不能说了。
与此同时,慈禧的情况也不妙。那阵子,礼部尚书溥良和一众王公大臣们在一起,已经守在慈禧住的乐寿堂外好几天了。在场的每个人都是惶惶不可终日,就等着屋里一有哭声,就赶快办丧事。
11月14日下午,大伙儿碰见一个太监走出乐寿堂,手里端着一盖碗酸奶,说要去送给光绪。
众臣这个纳闷呀,心想太后这都快驾鹤了,怎么还惦记着那个让自己恨得牙根儿都痒痒的光绪?
没过多久,他们就听到了一个震惊的消息:光绪在当晚6点半左右,驾崩了!
更令人震惊的是,慈禧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居然神采飞扬,又支棱起来了!
那么,慈禧这是要干啥呢?
慈禧的最后一天
这里先说明一点,在1980年代,通过对光绪头发、碎骨和衣服的检测,专家得出了确凿结论:光绪就是被毒死的。
所以,慈禧说自己不能死在光绪之前,可不是气话。而且,在光绪驾崩的当天晚上,她就来了精神,操持光绪的后事儿,一直忙活到很晚。
1908年11月15日凌晨三点左右,前一天睡得挺晚的慈禧还是照常起的很早。
令人惊奇的是,这老太太的精神居然更好了。在她起床后,外面恭候多时的太监赶快把家伙儿事儿端进屋,有的伺候慈禧洗脸,有的帮慈禧梳头。这梳妆打扮的活儿照常得忙活半天。
梳洗完毕后,一个太监便尖着公鸭嗓,喊了一句:“打帘子!”
负责的太监赶快撑开帘子,所有太监则呼啦啦跪倒在地,齐声高呼:“老祖宗,吉祥!”然后,慈禧开始吃不重样的早点。
早晨6点,慈禧召见了上书房行走的军机大臣,还和光绪的媳妇儿~隆裕皇后,还有溥仪他爹~摄政王载沣等自家人谈了半天。
随后,以溥仪名义的诏书下达:慈禧成了太皇太后,隆裕成了太后。
中午时分,慈禧开始吃午饭。开始时,她还吃的挺好,可吃到半截,头就晕了。
慈禧应该也知道自己要噶了,于是,赶快开了个紧急会议,安排好隆裕太后和摄政王载沣的分工。
这道上谕发完后,慈禧的状况是急转直下,她趁着还明白,赶快让军机大臣草拟遗诏,并由自己亲自审定。
随后,慈禧向身边的人解释自己之所以垂帘听政,并不是贪图权力,而是迫不得已。说话时,慈禧的精神似乎有所好转,神志也十分清醒。旁人看她突然有了一种和蔼可亲之感。
这也许就是人之将死其“颜”也善吧。
没过多久,慈禧又开始头晕,而忽然间,她的双眼突然炯炯有神。这回是回光返照了。
最后,慈禧留下遗言,可这遗言却让跟着她几十年的李莲英出了一身的冷汗。
她说的啥呢?
慈禧嘱咐左右:今后不能让后宫干政,此乃家法,而且,要严防太监专权。明末的教训,一定要引以为戒!
1908年11月15日下午5点左右,慈禧面南而逝,此时距离光绪驾崩,还不到一天。
熬了好几天的大臣们终于可以忙活慈禧的后事儿了。
据李莲英回忆,慈禧的棺材里可是有不少好东西,光是棺材底上就铺了3层金丝串珠锦褥,外加1层珍珠,厚度足有1尺。另外,最著名的就是那颗塞进慈禧嘴里的夜明珠。
出殡的日子是钦天监选的黄道吉日。在此前两天,太监们在出殡沿路烧了好多纸糊的兵人,这些都是要去阴曹地府给慈禧打前站的“先头部队”。
为了方便在北京的各国权贵、外交人员、商人和记者观看葬礼,清政府还在东直门外的一处小土坡上,临时搭了个带遮阳棚的“观礼台”。
出殡当天的早晨7点前,清廷的骑兵提前出动,把沿途的老百姓赶到道路两边,为出殡的队伍清空道路。
7点一刻,慈禧的出殡队伍浩浩荡荡地从紫禁城出发了,直到10点半,大队人马才晃荡到东直门的“观礼台”。
就在这一天,沿途的很多人都记得,这送葬大队里是臭气熏天!
就问这诡异不诡异?!
遗臭万年
要说这个臭气熏天吧,就得先说说慈禧是哪天出殡的。
是1909年的11月9日。
没错,是在慈禧死了一年之后,才出殡的。这可是宫里的规矩。当然,由此引出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慈禧的死尸得放一年,而当时的防腐技术嘛,不说也罢。
慈禧死的时候是冬天,尸首多放几天还行,可随着春暖花开,这味道就越来越浓郁了。
为了防腐,李莲英和太监们是煞费苦心。
李莲英曾经搞来一种防腐的香料,虽然这玩意儿挺管事儿,但毒性也不小,用了没多久,慈禧的棺材里就向外渗出脓血。这差点把李莲英给吓死,在清理干净后,他再也不敢用这种防腐香料。不过,外面的血迹清理了,里面可还有很多血呢,经过一夏天的发酵,那个味道简直能绕梁3年。
出殡当天,队伍最前面的是那些开路的骑兵,后面跟着的是牵着走的马队。
慈禧的棺椁由几百人轮流抬着。在棺椁后面,跟着的还是拿长矛的骑兵,在骑兵之后,则是一大群举着各种旗子、条幅的跟班儿,还有念经的和尚。送葬的官员们则都穿着黑色的丧服,顶戴花翎等彩色饰品也都拿了下去。
再后面,则是由白马拉着的慈禧活着时最喜欢坐的马车。另外,因为要运到东陵的陪葬品实在是太多,送葬队伍里除了骡马,还有一大群骆驼。
牲口们应该不知道自己是参加慈禧的葬礼,所以,它们也没啥顾忌,是走一路,拉一路。出殡队伍所过之处,满大街都是牲口粪便,不臭才怪。
所以,沿途看热闹的老百姓都得捏着鼻子才行。
这真应了那个成语:遗臭万年。
5天后,大队人马到了东陵,在折腾了一通之后,慈禧总算下葬。然而,20年之后,意外发生了。
孙殿英为了搞钱,把东陵给炸了。慈禧的随葬宝物被洗劫一空,而她自己更是落了个劈棺抛尸的结局。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呀!
素材来源:
上游新闻丨光绪帝是被慈禧太后毒死的吗?
上游新闻丨慈禧葬礼老照片:清政府专门为外国人搭建看台观看出殡过程
上游新闻丨慈禧为啥死后一年才下葬?出殡当天,送葬队伍为啥臭气熏天?
人民网丨曝慈禧葬礼上的恐怖画面!
澎湃新闻丨1908年,大清最苦的皇帝死了
光明网丨慈禧太后的临死遗言 竟然震惊了整个大清王朝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