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时,中美在日内瓦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协议中规定关税豁免时间为90天。然而在近日,美方突然放出消息,称中美对话停滞不前了,还一股脑地将责任推到了中方身上。
美财长贝森特是这样说的,在中美贸易战暂时休战两周之后,中美在贸易领域的谈判就出现了进展缓慢的问题,而这主要归因于中方存在拖延情况。
(特朗普表示将和中方领导人通话)
同时美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还就此向中方发出警告,称美方正在针对这一状况采取行动,美国作为中国商品的消费者,如果不向中方开放市场,那么中国的经济将陷入非常困难的境地。
甚至特朗普,也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发文对中方展开抨击。其表示,中美不久前达成了一项协议,来挽救糟糕的局面,但是中方完全违反了和美国达成的协议。
至于中方是如何“违反”的,美方并没有展开说明。
其实,美方的这种把戏,中方在四年前就已经见识过了。美方的伎俩就是,先和中方达成协议,然后加大在各领域对华施压力度,再把不履行协议的罪责推到中方身上。
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中美就曾就关税问题达成一份协议,而当时其就多次指责中方“未履行协议内容”,但实际上中美协议破裂,完全是美方持续破坏合作基础导致的。
当时协议中,美方要求中国两年内增购20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但自己却未承诺全面取消已经加征的关税,本质上就是空手套白狼。即使签署协议,美方仍以所谓“中国履约不力”为由,继续在科技、金融、地缘等领域对华施压。这种“先立后破”的手法,既能占据舆论制高点,指责中国“不遵守规则”,又能为后续制裁披上“合规”外衣。
如今在第二次执政后,特朗普仍想把同样的套路用在中方的身上,但好在中方早已吸取了教训。
(中美在日内瓦举行了第一轮谈判)
对于美方的这番污蔑,中方随即给出回应。日前我国商务部就发话称,坚决拒绝美方的无理指责。
商务部明确指出,中美日内瓦会谈之后,特朗普政府陆续出台多项对华歧视性政策,严重损害了中方的正当权益。面对这种状况,中方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同中国相向而行,这样才能推动中美关系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中方也强调,若是美方一意孤行,中方也将采取有力措施,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眼看中方态度坚决毫不退让,特朗普一边反倒有些坐不住了。日前,白宫方面就表示,由于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再度加剧,美总统特朗普很可能在本周,和中方领导人通一次话,寻求解决当前贸易分歧的办法。
但是想要解决这些问题,一通电话就能实现吗?其实并不然,可以预见的是,中美接下来有关贸易领域的谈判,只会越来越艰难。
谈判难度加剧,主要有三大核心原因。
首先是美方策略表里不一,导致中美信任崩塌。
正如中方商务部提到的,日内瓦协议虽达成了阶段性关税互减,但美方在协议墨迹未干之际,就立即推出AI芯片出口管制、EDA软件断供、留学生签证撤销等组合拳。这种先谈后打的操作,本质是将谈判视为施压工具,试图通过制造“中方需妥协”的舆论,为后续索要更大利益铺路。
美方这一行为,也暴露其战略意图的分裂:经济现实要求缓解关税僵局,但政治算计却需维持对华强硬形象。这种矛盾导致谈判缺乏稳定性,中方难以建立对美方的长期信任。
其次,美国可能进一步扩大限制范围,施压盟友配合对中国进行围堵。
在和中方谈判的同时,美方也给其他国家设定了谈判期限,而谈判期间配合美国对华策略,就是美方的一大条件。一旦让美方手中掌握更多的筹码,其必定会进一步扩大限制范围,如将生物科技、量子计算等纳入管制清单,导致中方出现供应链断裂的风险。
(特朗普撤销中国留学生签证)
最后,第二阶段谈判中,中美谈判议题将更为宽泛,到时候美方可能将贸易谈判与台湾问题、南海争议等地缘政治议题挂钩,要求中国在非经济领域做出让步,这种议题捆绑,也将极大增加谈判的复杂性。
对于中方而言,我们当下可以要做到的,一是以精准反制对冲美方的极限施压,以稀土管制为武器打击美方命门;二是要构建多元化的战略缓冲带,扩大中国与其他国家在各领域的合作和往来;三则是以战略定力来引导谈判的节奏,明确设置谈判前提,避免陷入美方边谈边打的陷阱,更要掌握舆论的主动权,揭露美方违约事实,展现中国的开放姿态。
总之,我方已经多次劝告美方,合作是需要诚意的,对抗只会导致双输。美方若持续玩弄签协议、毁约、追责的把戏,最后砸的不仅是中美两家的锅,更是全球贸易规则的锅。只有放下“你死我活”的零和思维,坐下来好好谈,才能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