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大将上海逝世时,治丧委员会名单组成人员不简单!

陈赓,1903年2月27日出生于湖南湘乡龙洞乡泉湖村,原名陈庶康,192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61年3月16日陈赓在上海逝世,终年58岁。同日,成立陈赓同志治丧委员会,共35人,主任林彪(时任国防部部长),委员34人。

治丧委员会中:

元帅9人:朱德、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十大元帅中缺彭德怀1人。

大将2人:肖劲光、罗瑞卿

上将6人:刘亚楼、陈锡联、宋任穷、肖华、李克农、谢富治

中将2人:邱会作、秦基伟

未授衔15人:包括邓小平、周恩来、宋庆龄等等。


陈赓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一期步科,11月毕业留校。1926年赴苏联学习,1927回国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在上海中共中央特科工作。长征期间任红军干部团团长、红1军团1师师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历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太岳纵队司令员、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司令员。1951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3兵团司令员。1952年从朝鲜回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副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等职。


陈赓所在的黄埔一期共有600多名学员,共产党方面有徐向前、左权等人,国民党方面有胡宗南、杜聿明、宋希濂、黄维、郑洞国等,杜聿明、宋希濂、黄维、郑洞国均在解放战争中被解放军俘虏。

在黄埔军校纪念馆里,有一条批语:“此生外形文弱,但性格稳重,能刻苦耐劳,可以带兵。”这是蒋介石在新生花名册上在陈赓名字后批注的。

1925年10月,第二次东征讨伐陈炯明时,陈炯明的部队逼近蒋介石指挥部,情况十分紧急,陈赓情急之下背起蒋介石脱险。后来,“黄埔三杰”蒋先云、贺衷寒、陈赓被大家趣称为“蒋先云的笔、贺衷寒的嘴,赶不上陈赓的腿。”


陈赓大将上海逝世时,治丧委员会名单组成人员不简单!


陈赓大将上海逝世时,治丧委员会名单组成人员不简单!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