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依旧有许多的婚姻是包办制度,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这个时代的枷锁就算是我们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也无法避免。
那是1885年,孙中山和卢慕贞在香山第一次见面,两个还可以被称为少年期的“孩子”在父母的安排下,在县翠亨村结了婚。
1891年,卢慕贞产下一子,取名孙科。
有了孩子后,孙中山可以在外完成学业了,而作为新手母亲的卢慕贞被留在家孝顺父母、照顾孩子,成为了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孝顺媳妇。
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对孙中山来说,更像是完成父母兄长交予的任务。
因此他求学期间很少回家,不过对于一直在家里侍奉父母的卢慕贞他还是十分敬重。
在后来的日子里,他们陆续有了三个孩子,一个儿子两个女儿。
这三个孩子也在后来成为了卢慕贞的精神支柱。
在国家记录中有一张辛亥革命前夕孙中山先生原配夫人卢慕贞与三名子女在檀香山的真实生活状态。
这张珍贵的历史影像现存于夏威夷孙中山纪念馆,照片中卢慕贞女士面容憔悴,三名子女衣着简朴,直观反映了革命先驱者家属在海外流亡时期的艰难处境。
孙中山在外为革命奋斗,生死存亡之际他的家庭也陷入了危险之中。
1894年10月,孙中山起义失败逃往日本,而卢慕贞被陆灿护送往檀香山,避居于在茂宜岛经商的孙眉的家里。
檀香山土地局1909年地契记录显示,孙氏家族在茂宜岛的住所为一处占地不足两亩的简易农舍。
夏威夷大学历史系教授林恩·戴维斯的研究指出:“卢慕贞在此种植蔬菜、饲养家禽以维持生计,其生活状况与当地华侨劳工阶层相当。”
卢慕贞作为孙中山的妻子,一生都过的十分劳苦。
在他们投奔到孙眉的住处时,孙眉已经倾尽家产资助革命,家族经济也因此陷入困境。
卢慕贞只能依靠变卖嫁妆来支付孩子们的学费,只是卢慕贞的家庭也只是普通经济,她的嫁妆对于3个孩子的培养费用不过是杯水车薪。
这个情况在《我的祖父孙中山》一书中引述家族信件证实,这本书是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所写。
书中明确提出在1910年期间,卢慕贞曾多次变卖嫁妆以支付子女学费。
夏威夷第一华人基督教会1910年账本也显示,该教会也曾为孙科提供过一笔助学捐款。
就这样三个孩子的学费就在一次一次的救济和变卖嫁妆的情况下,一直坚持了下来。
当然在这期间,孙中山也曾求助于生活在檀香山附近的朋友,希望可以照看一下苦苦支撑的孤儿寡母。
孙中山在信中写到:家眷在檀,衣食难周。
虽然不知道他的好友是否有去照看卢慕贞一家5口,但是对于远在他乡的孙中山,这已经是他可以做到的最好的办法。
可惜远水解不了近渴,最终还是卢慕贞一个人撑起了整个家庭。
对于卢慕贞的付出孙中山研究中心主任金冲及研究员指出:“卢氏独自承担家庭重担,使孙中山得以专注革命事业,其贡献不应被历史遗忘。”
这一点说的很好。近年来,学界对卢慕贞的历史评价也日趋客观。
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邱捷就曾指出:“作为传统女性,卢慕贞在16年婚姻中与丈夫实际相处不足三年,却完整履行了孝养姑舅、抚育子女的责任。
并且她在1915年主动同意离婚以成全宋庆龄与孙中山的婚姻,更显其胸怀。”
从这些评价中可以看出卢慕贞的付出和自我牺牲。
作为一个传统女性,她一生所受到的教育就是相夫教子。
她的一生都在被安排,少时听从父母的安排和不熟悉的孙中山结婚。
婚后面对英俊儒雅的孙中山,卢慕贞一定是心动的,但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在婚后不到三年时间就和丈夫分开,往后的岁月只能依靠自己去养育三个孩子和一个疾病缠身的老母亲。
那个时候的卢慕贞也不过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
20岁在现在还可以被称为孩子的年纪,她却已经是背负四个责任的“孙夫人”。
在流亡时期带着孩子和婆婆四处躲藏,食不果腹无家可归是他们生活的常态。
裹着小脚的她每走一步都像是踩在了刀尖上,可她不能退却。
她裹着小脚流亡、种地、照顾长辈。
那缠绕在脚上的残布虽然禁锢了她的身体,却无法禁锢她的心。
或许是长时间的流亡生活,让卢慕贞见到了太多的人间疾苦,原本传统的卢慕贞被慢慢激发了自由的意志。
在1941年,卢慕贞曾多次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
虽然已经没有多少粮食,她也会拿出一部分支援游击队。
台湾至今藏有卢慕贞晚年口述史料记载:”在檀香山时,常以番薯芋头充饥。科儿放学后即帮忙种菜,娫女十岁已会烧饭。“这种生活状态与同期革命同志胡汉民日记中”孙夫人贤德,含辛茹苦“的评价相符。
在日复一日的革命熏陶下,卢慕贞原本贤淑的性格变得“利落”起来。
再知道宋美龄的存在后,她十分爽快的选择和孙中山离婚。
要知道,在当时那个时代,离婚对于女性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一个一直生活在传统教育中的女性,可以自主的做出这个决定可以看出她的变化之大让人赞叹。
在离婚后,卢慕贞依旧照看着婆婆和三个孩子。
这个时候她的选择不再是因为古老教育的枷锁,而是处于自心的责任感。
她一直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再发现自己的学习的知识已经不在适合孩子们。
立刻将孩子们送到了现代化的学校去,哪怕在最困在的时候也没有放弃。
在她的教育下,孙中山在三个孩子心中都是英雄的样子。
当然她的付出和牺牲都被孙中山看在了眼里,对于孙中山来说卢慕贞是非常重要的存在。
或许他们二人之间是有爱情的,只是教育造成的差异让他们注定无法成为一对佳偶。
就像两条无法相交的平行线注定只能越走越远。
离婚后,孙中山也会时常给卢慕贞写信,在信中他不在称呼卢慕贞为夫人,而是称呼她为卢夫人。
是的,离婚后卢慕贞就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并不需要再被冠以夫姓。
但孙家的一切事物还是交由卢慕贞来处理,孙中山的这个决定为卢慕贞提供了平稳的生活环境。
对于外人来说,无论是否离婚,只要孙家还是卢慕贞做主,那么就不会有任何的风言风语会传到卢慕贞的面前。
这就是孙中山对卢慕贞独有的温柔,而洒脱放手的卢慕贞也在离婚后终生未嫁。
他们的一生短暂的相遇有很快分道扬镳,让人没有想到的是看起来一直非常健康的孙中山会在1925年3月12日,因癌症逝世于北京。
只留下了长子孙科、长女孙娫、次女孙婉三个孩子一直陪在卢慕贞身边。
后来漫长的岁月中,卢慕贞经常往返于南京拜谒中山陵。
这个习惯一直到1952年9月7日她逝世于澳门才停止。
作为孙中山的第一任妻子,卢慕贞依靠自己的善良和坚守成为了所有人敬佩的对象。
若是没有包办婚姻,卢慕贞一定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