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印度在美国新战略中地位下降

最近这事儿闹得挺大,美国财长斯科特·贝森特在电视上直接点名印度,说印度不是啥伟大的全球参与者,这话一出口,印度国内就跟炸了锅似的。事情发生在2025年7月31日,贝森特接受CNBC采访时,吐槽印度在贸易谈判里磨磨蹭蹭,还买俄罗斯的受制裁石油然后转手卖精炼产品。他这么一说,等于公开给印度扣了顶不负责任的帽子。

贝森特那话听着就刺耳,他说印度一开始谈得挺积极,但后来就拖拖拉拉,让特朗普和整个美国贸易团队都觉得窝火。结果呢,特朗普前一天刚宣布从8月1日起对所有印度进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还额外罚印度买俄罗斯石油和军火。这关税一落实,印度出口商立马慌了神,纺织、珠宝这些行业首当其冲。

回想一下,这事儿不是突然冒出来的。早在2025年3月,美印就开始谈双边贸易协定,第一阶段本来计划在10月或11月敲定。印度那边表示愿意在世贸组织框架下解决分歧,但谈判推进得慢,美国觉得印度在农业和乳制品上设了太多障碍。特朗普上台后推行“美国优先”,对贸易逆差特别敏感,美印逆差有457亿美元,他早就看不顺眼。

4月2日,特朗普签了行政令,对多个贸易伙伴征收10%到50%的关税,印度被盯上26%,不过先搁置90天,后来又延到8月1日。印度政府也知道这压力大,但坚持自己的立场,说要确保能源安全,继续买俄罗斯便宜石油,毕竟印度是全球第三大石油进口国,需求量巨大。中国是俄罗斯石油最大买家,印度排第二,这事儿让美国觉得印度在钻空子,帮俄罗斯维持战争资金。

贝森特的言论一出,印度媒体和民众反应可激烈了。社交平台上,印度用户刷屏吐槽,有人说美国这是霸权主义,凭啥干涉印度主权。国会里,反对党领袖拉胡尔·甘地直接质问,为什么总理莫迪对特朗普的侮辱不吭声。其他议员也跟风,要求政府硬气回应。街头示威虽然没大规模爆发,但民族情绪高涨,好多人觉得这不光是贸易问题,还是对印度地位的贬低。印度自称是全球第五大经济体,增长最快的大国之一,莫迪政府一直宣传“印度世纪”,结果被美国财长这么一说,面子上挂不住。股市小幅下跌,出口协会紧急开会,讨论怎么调整供应链。商务部长皮尤什·戈亚尔在议会表态,说政府正评估影响,会保护农民、工人和企业利益,还强调印度从“脆弱五国”变成全球增长引擎,不会轻易让步。

莫迪为什么保持沉默?这事儿挺耐人寻味。他没直接发声,但政府通过外交渠道表示,继续推动与美国的对话,避免全面对抗。莫迪的风格就是这样,面对国际压力时往往低调处理,专注国内改革。比如,他推动“自力更生”运动,鼓励民众买本地产品,应对关税冲击。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也说过,印度不需要靠第三方定义自己,是个有影响力的大国。

这沉默可能是在等时机,莫迪不想让事儿闹大,影响印美战略伙伴关系。毕竟,美国是印度最大贸易伙伴之一,出口额上千亿美元,信息技术服务和制药行业依赖美国市场。莫迪政府还指望美国在印太地区帮衬,对抗中国影响力。

专家:印度在美国新战略中地位下降

从美国那边看,贝森特的话不是空穴来风。他是华尔街老手,特朗普提名他当财长,就是看中他的强硬作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帖,说印度和俄罗斯混一起,经济会一起沉沦,这话听着像商人谈判的狠招。贝森特补充说,印度买俄罗斯石油然后精炼转售,让美国觉得印度不靠谱,没当好全球玩家。

美国还担心印度在金砖国家里左右逢源,一方面参加美日澳印四方机制,一方面不退出金砖,不完全跟美国一条心。俄乌冲突以来,印度没加入西方制裁,坚持中立买油,这让美国觉得头疼。贝森特的话反映了特朗普政府的急脾气,想用关税逼印度让步,开辟农业市场,减少逆差。

印度民众炸锅的原因很简单,大家觉得这不公平。印度经济在疫情后反弹快,2024年增长8%以上,制造业和服务业都在扩张。民众日常感受到变化,手机、汽车出口增加,就业机会多起来。结果美国一关税,就威胁到这些进步。社交媒体上,有人贴出贝森特采访截图,说美国自己是全球老大,却容不下新兴国家。民族主义情绪被点燃,好多人回忆特朗普第一次任期时,也批评印度关税高,叫印度“关税王”。现在重演,让人觉得美国没变,还是那套霸道逻辑。印度网民还嘲讽,说美国团队沮丧是因为印度不低头,不像一些国家轻易妥协。

专家:印度在美国新战略中地位下降

这事儿暴露了印美关系的尴尬。印度想当全球领袖,推动“印度制造”,但现实中依赖能源进口和外资。贝森特的羞辱让印度反思,怎么平衡主权和国际合作。民众的愤怒不是瞎闹,而是对国家尊严的维护。大家觉得,印度不是小角色,有核能力,有庞大市场,不能任人摆布。莫迪的沉默或许是策略,等风头过去再反击。总之,这波贸易摩擦让印美都得掂量,印度不会轻易服软,美国也得考虑长远影响。

印度回应中,戈亚尔强调“发达印度2047”,自力更生之路在走。这不是空话,印度从脆弱经济体变身增长冠军,用了不到十年。面对美国压力,印度坚持多边主义,在金砖和上合玩平衡。贝森特的批评可能适得其反,激发印度民族凝聚力。民众在网上热议,说印度不是美国的跟班,有自己的立场。莫迪政府借机宣传本土化,鼓励企业创新,减少进口依赖。

专家:印度在美国新战略中地位下降

国际舆论也关注这事儿。一些分析说,美国的强硬会推印度更靠近俄罗斯和中国,影响印太战略。欧盟和澳大利亚买印度精炼石油,却没被指责,这让印度觉得双标。贝森特的言论在全球传开,有人说这是特朗普式外交,短期施压长期后悔。印度外交官表示,继续谈,但前提是互惠。莫迪的沉默让反对党有机可乘,批评政府软弱,但民众更支持务实态度。

这事件不会让印美彻底翻脸,但会让关系更复杂。印度民众的反应显示,大家对国家地位敏感,不愿被小看。贝森特的羞辱成了催化剂,推动印度更独立。未来几个月,贸易谈判结果将定调。如果印度让步,美国得逞;如果硬扛,全球贸易战升级。莫迪怎么玩这盘棋,大家拭目以待。

专家:印度在美国新战略中地位下降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