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评衔时,排在十大元帅最后一位的是叶剑英,而粟裕则位居开国大将之首。如果按照排名顺下来看,粟裕在评衔时只比叶帅低了一位;而且就实际评衔过程来讲,粟司令曾经主动向中央辞让过元帅军衔(李银桥证实),那看起来“元帅之末”和“大将之首”的地位差异不应该太大,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有朋友可能会提出,如果粟司令当年没有辞让元帅,那岂不是要把排在第10位的叶帅给“挤”下来?这倒不会。因为没有任何规定说明元帅只能评十个人,有多位军队元勋人物都辞让了军衔,即便粟司令成为开国元帅之一,叶帅的名额也不会受到影响。他在历史上多次挽救过党和革命,是一定要授予元帅军衔的,这跟粟裕评什么军衔没有直接关系。

元帅和大将军衔,实际的差别是非常大的,而不是仅差一个位次那么简单。元帅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而大将的全称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两者的定位有着非常大的差异,元帅的地位显著高于大将。这和大将与上将、上将与中将之间的区别是不同的。元帅军衔的获得者,肩章上扛着国徽,这是将官所没有的待遇,不仅仅是一种图腾,更是贡献与职责的象征,而不是差几颗将星的问题了。

而从建国后担任职务的角度来讲,元帅也是明显高于大将级别的。叶帅的职务,显著高于同时期的粟裕。1954年叶帅就是军委副主席了,而两年后的1956年,粟裕才刚刚成为中央军委委员,差别不可谓不大。甚至直到1980年,粟裕才被提拔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4年后便去世了。也就是说,粟裕大将在晚年才成为副国级干部,而叶帅此时已经是正国级领导人,他曾出任全国人大委员长。

事实上在10位开国大将里面,仅有5人出任过副国级职务,正国级干部更是一个都没有;而10大元帅当中有3人是正国级领导人,包括林帅、朱总司令和叶帅。其他7人也都是副国级,如此对比一目了然:大将无论实际职务和后续的晋升空间,都远不如开国元帅。粟裕在五十年代出任过总参谋长,这是解放前叶帅经常担任的职务,但粟裕从未当过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帅不光是副主席,还曾主持过军委工作,二者的地位差距是很明显的。

而且从粟裕和叶剑英这对将帅的实际经历情况来看,叶帅在建国后的多个时间节点力保过粟司令,使其少受冲击,尤其是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之后,粟裕被扣上右派“个人主义”的帽子,在叶帅的保护下来到军事科学院,保留了较高的军队职务。虽然实权有所减小,但总算拥有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安稳期,离了叶帅的关怀和照顾是不行的。

正因为叶帅的地位高、威望过人,才有能力为军队保护人才。除了粟裕之外,叶帅还保护过诸多将领。所以并非1955年评衔时位次只差了一位,实际地位就相差无几。从这对将帅的职务对比和建国后的实际经历来看,还是非常明显的。元帅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人民军队的早期创建者。叶帅参与领导过1927年的广州起义,而粟裕虽然后期战功高,但却没有达到这样的条件,比叶帅有所不及。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