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股迎来一波AI算力芯片的上涨潮,被市场称为“AI周”。寒武纪最高报1595.88元,超越茅台,一度晋身股王;海光信息20CM涨停,刷新历史新高;AI板块涨幅超过20%的超过30家公司。股市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产业发展情况。今年以来,我国AI算力芯片无论技术产品还是企业盈利能力上都有较大提升,同时受DeepSeek发布支持国产芯片的V3.1大模型等因素助力,国产算力生态也在加速成形,AI芯片领域的国产替代正在提速。近日A股市场2025上半年财报发布,通过对比国产AI算力芯片企业数据,以及英伟达第二季度财报,可以管窥国产AI算力芯片的发展情况。

全球 AI 芯片市场高增长

在全球科技巨头竞相布局 AI 基础设施的推动下,AI 芯片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增长浪潮。德勤报告显示,AI 芯片销售额已占全球芯片市场的11%,保守估计2027年将达到1100亿美元。

英伟达仍以超过70%的市场份额占据主导地位。8月27日,英伟达公布了截至2025年7月27日的2026财年第二季度的财务报告。第二季度营收467亿美元,环比增长6%,同比增长56%;毛利率为72.4%,营业利润为284亿美元,净利润为264亿美元;数据中心第二季度营收达411亿美元,环比增长5%,同比增长56%;第三季度的展望营收预计为540亿美元,毛利率预计分别为73.3%。

国产AI芯片与英伟达的竞合图景

尽管财报公布后英伟达盘后股价一度下跌 5%,但整体而言依然坚定了业界对AI基础设施长期增长的信心。黄仁勋表示,“一场新的工业革命已经开始,人工智能竞赛已经拉开帷幕,我们预计到2030年左右,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支出将达到3万亿至4万亿美元。” 

高盛、摩根士丹利等机构也纷纷表示,云计算巨头的资本支出计划和Blackwell平台的顺利转型,已缓解了市场对增长放缓的担忧。B200 放量和 GB300 量产计划将逐步缓解当前高端芯片供需失衡的状态。韦德布什分析师指出,“顶级AI芯片需求达供应10倍”的局面有望改善。

国产 AI 芯片加速突围

中国AI芯片市场同样呈现迅猛增长态势,2024 年中国AI芯片行业市场规模达1447亿元。随着 DeepSeek 等开源大模型的普及,国产芯片生态系统日趋完善,众多本土厂商围绕开源框架打造适配的软件栈和工具链,进一步加速了国产替代进程。这也是上周A股迎来一波AI算力芯片上涨潮的内在逻辑。

从公司的业绩表现来看,寒武纪2023年营收7.09亿元,2024年增长达到11.74亿元,同比年增长率65.56%,2025年上半年已达28.80亿元,与2024年上半年同期相比增长高达4347.82%。海光信息2023年营收60.12亿元,2024年增长至91.62亿元,同比年增长率52.40%,2025年上半年为54.64亿元,同比增长率45.21%,也有着不俗的表现。

国产AI芯片与英伟达的竞合图景

沐曦股份与摩尔线程亦将征战A股市场。从发布的招股说明书来看,沐曦股份2023年营收5302万元,2024年为7.43亿元,年增长1301.46%;摩尔线程2023年营收1.24亿元,2024年为4.38亿元,同比增长率253.65%。

与英伟达进行对比,英伟达2025年(2026财年)上半年营收908.05亿美元,同比增长61.91%;2024年(2025财年)营收1304.97亿美元,同比增长114.20%。在营收规模上,国产AI芯片企业与英伟达显然仍有巨大差距,但增长率都很快。这也表明国产AI芯片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国产AI芯片与英伟达的竞合图景

至于研发投入方面,寒武纪2025上半年财报显示,研发费用5.42亿元,研发费用率(即研发费用在营收中的占比)为18.81%;海光信息为14.98亿元,研发费用率达27.41%。这与英伟达的82.80亿美元,占比9.12%相比,同样呈现规模不足,但占比很高的态势,显示出国产AI芯片企业对研发的重视,以及发展的潜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