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陪我妈去复诊,医生随口一句:“想控血糖,先把米饭当面条那么‘过冷水’试试。”


回家我俩一脸懵:米饭又不是面条,咋过冷水?折腾几天,终于搞出一套“懒人版冷饭法”,现在我妈晚饭后的血糖,比原来低 1.5 左右,连血脂报告都好看了一点。今天把全过程拆给你们,零厨艺也能照抄。


医生随口一句蒸米饭冷知识,我回家试了半个月,血糖血脂双降

—————————


一、先蒸一锅“正常”米饭


• 用家里普通小碗量米,一碗米≈100 克。


• 淘好米后,水加到“没过米一节食指”的高度,再滴 3 滴食用油,蒸出来粒粒带光。


• 水开后大火 20 分钟,关火再焖 5 分钟——跟蒸红薯一样简单。


(五常米水少点,普通米水多点,第一次蒸完记住软硬口感,后面微调就行。)


医生随口一句蒸米饭冷知识,我回家试了半个月,血糖血脂双降

————————


二、关键一步:把米饭“晾个脸”

1. 蒸好的饭别急着吃,先拿饭勺轻轻翻松,热气跑得快。

2. 室温下放 1~2 小时,或者装保鲜盒扔冷藏 4 小时,让它彻底“冷静”。


这时候淀粉里悄悄长出一批“抗性淀粉”,听名字就知道:它抗消化,血糖升得慢。


医生随口一句蒸米饭冷知识,我回家试了半个月,血糖血脂双降

—————————


三、回锅 5 分钟,热乎又安全


• 要吃的时候,把冷饭放回蒸锅或者微波炉,冒热气就行。


• 口感一点没变,还是软糯,但升糖速度直接打对折。


医生随口一句蒸米饭冷知识,我回家试了半个月,血糖血脂双降

—————————


四、哪种米最给面子?亲测给你答案


我妈把家里三种米轮流试了一周:


① 粳米(圆圆短短的东北米):冷却后回弹最好,血糖曲线最稳。


② 籼米(细细长长的南方米):放凉后粒粒分开,饱腹感强,午饭吃半碗就够。


③ 糯米(圆糯米/长糯米):抗性淀粉增加最少,但偶尔做糯米饭团,量砍半也没事。


医生随口一句蒸米饭冷知识,我回家试了半个月,血糖血脂双降

—————————


五、真实反馈


以前我妈晚饭敢吃一大碗,两小时血糖飙到 11;现在先蒸早上饭,中午回锅,同样份量血糖只到 8.5。


她总结一句话:“饭还是那口饭,就是多等俩小时,血糖就不闹腾了。”


—————————


小贴士

1. 不用天天冷饭,一周 3~4 次就有效果。

2. 冷饭再热,水分会少,撒两勺热水再蒸,口感更软。

3. 肠胃弱的老人,可以把“冷藏”改成室温放凉,效果一样有,只是慢一点。


今晚就试试:蒸一锅,晾一夜,明早热 3 分钟,配上鸡蛋炒韭菜,吃饱也不怕血糖蹦迪!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