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媒体评撬锁亮化:倡议岂能变成强制
7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黄齐超
2月3日,山西大同古城一网友发视频称,因店铺未按要求开灯,被多名工作人员撬锁进店将灯打开。2月4日,当事人岳先生告诉记者,此事目前还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大同市平城区委办工作人员表示,已关注到此事,确实不合适,正在处理。(2月5日 央广网)
当地政府为亮化大同古城,倡议古城内沿街商户尽量延长营业时间,夜间开启店铺灯光,并补贴额外的电费,其出发点无可厚非。但是,“倡议”只能是“倡议”,而不是行政命令,所以它不具有行政强制力,商户享有是否执行的自主权。这一点,下发倡议的属地政府理应向相关职能部门讲清楚。
既然是倡议,就需要宣传到位,晓之以理,争取配合,自愿执行。那么,倘若遇到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的商户怎么处理?相关部门应当有预案。当岳先生因故没有按要求开灯时,大同市平城区城管部门的做法,令人大跌眼镜——他们在下达最后通牒之后,就强行撬锁入室,打开岳先生店铺内的灯!显然,他们把“倡议”当成了言听计从的行政命令。
原本是初衷良善的“倡议”,但在基层执行中却异化为“命令”,对不配合者撬锁入室开灯,怎能不招来质疑?在笔者看来,这一粗鲁且违法的行径,有杀一儆百之意——谁敢不遵守“倡议”,就给你点颜色瞧瞧,让你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更令人忧虑的是,基层执法人员将“倡议”视为必须执行的刚性命令,这未必是偶发事件,或许是惯性使然。
亮化古城,提升氛围,吸引游客,出发点是好的。然而,这绝不能成为“撬锁亮化、强制开灯”的遮羞布。毕竟,此举难逃程序违法的嫌疑。大同市平城区委工作人员对此事的回应是“确实不合适”,这只是不合适吗?当然不是,因为它涉嫌违法。我们希望当地对涉事人员严肃处理,而不能停留在“不合适”的层面上。
“倡议”成“强制”,这未必全是基层执行人员的过错,其根源可能还在于个别领导的默许,导致了形式主义下“倡议”的执行力度层层加码,最终成了“命令”。从这个角度看,此事纠错不能止于惩处基层执行人员,还需要当地政府层面的反思。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