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星期,央行已经实施了降准降息,当时德先生就评论,二零二五年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也应该会同步下调,有可能存款利率也会下调,金融机构的存贷差要进行确保。但是没想到的是,LPR与存款利率出现了“不对称降息”,居民存款利率下调更多,这到底怎么回事?
2025 年 5 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迎来年内首次下调,都下调了10个基点。其中一年期 LPR 从 3.1% 降至 3%,五年期及以上 LPR 从 3.6% 降至 3.5%。然而,同日六大国有银行及部分股份制银行宣布存款利率大幅下调,三年期和五年期分别降至 1.25% 和 1.3%。这一降一调,民众的钱该何去何从?
短期存款利率现在更少,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已经达不到1%了,仅仅只有0.95%。去银行存活期,已经相当于没利息。1万元去银行存活期,一年利息5元,存定期一年,利息也仅仅只有95元,还不够一天的花销。即使去存定期三年和定期5年,一年也仅仅只有125元和130元。将钱存入银行几乎无法实现保值增值。对于依赖存款利息的民众,尤其是中老年群体,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下调,对于需要贷款的民众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假如房贷贷款100万、等额本息30年,每月的月供将减少约56元,总利息支出也将节省约2万元。对于新购房者来说,贷款利率的下调意味着月供减少,购房压力减轻;对于存量房贷用户,虽然要等到每年的房贷利率调整日的次月才能享受降息红利,但未来每月还款金额也将有所减少。这对于减轻买房人的经济压力、刺激消费和投资具有积极的意义。
不过房贷的用户不少,银行存款的民众更多,央行过的调查数据显示,62%居民储蓄为“预防性存款”(医疗、养老、教育),仅18%用于投资。所以大多数的存款目的是用于应付不时之需以及未来养老的资金补充,在这种情况下,民众是无法承担本金损失的风险,因为未来一定要派用场,现金流一定要准备好。
此事出现悖论,无论利率多低,都不可能拿去做现在的消费,花掉了未来如何有现金流可以使用呢?同时在理财投资市场还不稳定的情况下,也不敢用于投资和不保本的理财。而且在资产新规的要求下,现在任何的理财都不承诺保本保收益,即使最低风险的货币基金也是如此。
剩下还有啥路呢?现在的钱未来要用,现金流要规划好,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也就是国债投资和资产型保单,是最佳的选择了。不过国债仅仅是短暂的避风港,当前三年期储蓄国债利率在2%左右,虽高于定存,但未来可能随政策同步下调。这两年国债收益率下降也超过30%以上。
另外可能就只有资产型保单,如增额终身寿或养老年金,具有保证年化复利和业绩分红的特点。这些产品不仅能够提供稳定的现金流,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通货膨胀的风险。因此,对于有长期现金流使用需求的民众,例如养老、教育等需求来说,资产型保单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例如现在热销的增额终身寿险、年金险的保证利率(2.0%-2.5%)具备吸引力,同时还有业绩分红的补充。以30岁投保、年缴10万元为例,保证利率2.5%下,60岁时现金价值可达约280万元,远超同期定存收益。同时也与民众储蓄未来的用途需求相符, 在利率下行的趋势中,也能长期的保住现有的利率水平。2024年保费规模增长12%,反映各个阶层对利率下行的焦虑。
现在我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从2014年的4.6%降至2.8%,跟随全球低利率下降的大势(例如欧元区现在已经是负数0.5%、日本仅仅只有可怜的0.1%)。那么预测未来LPR仍有20-30基点下调空间。面对“负利率时代”的逼近,民众需跳出“非存即投”的二元思维,要有终身现金流配置的新理念。
现金流规划,“未来的钱现在开始准备起来”,才是我们稳健前行的金融逻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