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的民族构成与当前局势的深层关联,可从其人口结构与历史演变中窥见端倪。

在伊朗的民族构成里,波斯人占人口总量的 66%,是当之无愧的主体民族,主体语言为波斯语。

紧随其后的是占比 25% 的阿塞拜疆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省份,而首都德黑兰也处于这一区域。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便属于阿塞拜疆人,这一身份在其国家权力结构中颇具深意。

此外,库尔德人、阿拉伯人等民族构成了剩余的人口部分,但在整体人口占比中相对较低。

夜袭 2.5 小时摧毁 40 个目标!伊朗 7000 万波斯人成权力边缘群体?

这种民族结构的分布,为伊朗内部的矛盾埋下了伏笔。回溯历史,波斯人在巴列维王朝时期呈现出亲美的倾向,当时的社会氛围较为世俗化。

不少波斯人从事理工科领域,甚至在当下,许多教师群体仍具备理工科背景。从 20 世纪 70 年代的伊朗妇女形象中,便能直观感受到当时社会的开放程度。

夜袭 2.5 小时摧毁 40 个目标!伊朗 7000 万波斯人成权力边缘群体?

70年代伊朗的老照片

然而,巴列维王朝被推翻后,伊朗内部出现了亲美、亲苏等多种势力交织的局面。最终,看似最为保守的政教合一派别登上了权力舞台。

夜袭 2.5 小时摧毁 40 个目标!伊朗 7000 万波斯人成权力边缘群体?

起初,人们并未预料到这一派别能掌握实权,却在霍梅尼这位 “大教主” 的统治下,该派别逐渐巩固了权力,形成了左右局势的力量。

夜袭 2.5 小时摧毁 40 个目标!伊朗 7000 万波斯人成权力边缘群体?

该派别之所以能站稳脚跟,关键在于其抓住了广大贫穷农村的基本盘。多年来,伊朗以反美为基调,借此维系国内的稳定。

但此举自然引发了美国的反制,美国对伊朗实施了制裁。值得注意的是,伊朗的统治阶层多为阿塞拜疆人,这个占比约 20% 多的民族占据了国家上层及各种重要关口。

而占比接近 70%、人口约 7000 万的波斯人,却在权力结构中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

在伊朗的经济活动中,存在一种特殊现象:但凡有人生意做得好、挣了钱,各地相关势力便会要求入股。这种情况与伊朗的革命卫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夜袭 2.5 小时摧毁 40 个目标!伊朗 7000 万波斯人成权力边缘群体?

革命卫队在伊朗的影响力极大,其角色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历史上的 “八旗”。当一个国家的主体民族利益被其他群体攫取,在关键时刻,若指望主体民族为其拼命,显然不太现实。

夜袭 2.5 小时摧毁 40 个目标!伊朗 7000 万波斯人成权力边缘群体?

聚焦到当前的伊朗政局,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一系列举动引发了外界的猜测。从现实情况看,伊朗诸多重要人物接连遭遇变故:武装部队总参谋部的一把手、二把手被斩首,革命卫队总司令侯赛因・萨拉米、航空航天部队司令阿米尔、圣城旅指挥官卡尼,以及负责核力量的科学家莫哈默德、前伊朗原子能组织主席费雷敦・阿巴西等均离世,整个空军指挥系统也被端掉。

夜袭 2.5 小时摧毁 40 个目标!伊朗 7000 万波斯人成权力边缘群体?

如此密集的高层损失,让人不得不思考背后的原因。有一种大胆的推测认为,哈梅内伊可能借助外部力量,将内部可能反对自己的强硬派系人员全部清洗。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一次军事行动中,以色列在行动前放出假情报,称要袭击伊朗核设施,诱使伊朗空军组织开会,随后精准导弹击中会议室,一举端掉整个空军指挥层。这种精准打击背后,是否存在内鬼的因素,引人深思。

夜袭 2.5 小时摧毁 40 个目标!伊朗 7000 万波斯人成权力边缘群体?

哈梅内伊如此行事,一个重要的考量或许是为了让儿子顺利接班。倘若此前那些实权派军头仍在,他的儿子接班之路必然困难重重。

而如今,反对力量被清除,为其儿子接班铺平了道路。

夜袭 2.5 小时摧毁 40 个目标!伊朗 7000 万波斯人成权力边缘群体?

截至 6 月 15 日的军事行动简报显示,相关方投入 70 架战机执行夜袭任务,精准打击约 40 个目标,包括防空系统集群、战机与无人机,在德黑兰上空持续活动 2.5 小时。

战略层面已明确,德黑兰失去防空庇护系统,伊朗的 S-300 防空阵地瘫痪,革命卫队空军指挥所被摧毁。

夜袭 2.5 小时摧毁 40 个目标!伊朗 7000 万波斯人成权力边缘群体?

在这样的军事劣势下,伊朗是否有能力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成为焦点。从现实角度分析,若伊朗实施封锁,根据摩根大通、高盛的预测,油价可能飙升至 130 - 150 美元。

这不仅会抬高美国的通胀,也会影响其他大国的计划,相当于同时得罪了世界上的主要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哈梅内伊的统治地位能否稳固便成了疑问。

回顾历史,以色列在军事上已具备 “指哪打哪” 的能力,却未干掉阿萨德;当年八国联军也未除掉慈禧。这其中的逻辑或许与当下伊朗的局势有共通之处。

有一种观点认为,哈梅内伊如今已彻底沦为外部势力统治波斯的工具。若真将哈梅内伊除掉,伊朗内部的波斯人可能重新占据主导权,反而有可能开启新的局面。

夜袭 2.5 小时摧毁 40 个目标!伊朗 7000 万波斯人成权力边缘群体?

当前的伊朗,看似在遭受外部军事打击后,通过一些导弹发射来宣泄民愤,但更可能的走向是,在经历一番动作后,推出和平协议,以实现权力的平稳交接,让哈梅内伊的儿子顺利接班。

这种局势的演变,与历史上某些时期的政权更迭有着相似的轨迹,也让伊朗的未来走向充满了不确定性。

从民族结构的矛盾,到历史进程的转折,再到当下军事与政治的博弈,伊朗的局势犹如一幅复杂的画卷,每一个细节都牵动着地区乃至全球的格局。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