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美国船舶征收特殊港口费的政策效果出来了,已经有美国船不来中国港口停靠了。当然,不是货船,而是客船,准确来讲是邮轮。 这件事一点不意外,都是那笔特殊港口费逼的,而且根子还是美国先挑起来的。 早前美国先动手,对停靠他们港口的中资船舶、中国造的船都加收费用,说是要保护本国行业,这明显是不讲道理的歧视性政策。 咱们当然不能吃亏,按照对等原则,从10月14号开始,对美国相关的船舶收特别港务费,美国企业控股的、挂美国旗的、美国造的船都得交,这叫来而不往非礼也,政策落地没多久,效果就实打实显出来了,美国邮轮先扛不住了。 最先有动作的是美国诺唯真公司的“RIVIERA”号豪华邮轮,这艘船造价超过50亿,原定10月15号停靠上海港,结果半路上直接掉头去了韩国釜山。 船上一千二百多名乘客都懵了,提前订的上海酒店、观光行程全泡汤,还得自己折腾退票改行程,不少人等着要赔偿,光客诉就有八百多起,邮轮公司光赔尝就得掏三百多万。 但船公司也没办法,实在是交不起那笔港口费。这笔钱不是随便要的,有明确标准,2025年是400块钱一净吨,“RIVIERA”号净吨数是29175吨,一算下来单次停靠就得交1167万。 要知道豪华邮轮跑一趟全程净利润也就两三百万,这1167万相当于四五趟的利润加起来,等于跑几趟全白干,还得倒贴钱。 更要命的是这钱不是交一次就完,政策规定单艘船一年最多要按5次收费,“RIVIERA”号要是全年正常来中国港口,光这一项费用就得5835万。而且这费用还会涨,到2028年标准会涨到1120元一净吨,到时候一年就得交1.63亿,这数字简直是天文数字。 美国那三大邮轮巨头——嘉年华、皇家加勒比、诺唯真全是美国公司,以前中国市场给他们赚了不少钱,2023年中国游客占全球邮轮登船人数的16.5%,而且中国游客花的钱比其他地方的游客还多23%,皇家加勒比的中国区业务更是增长最快的。 但现在这笔费用一加上,利润直接被砍没了,就说皇家加勒比,常驻中国的5艘船2025年港务费接近3亿,利润得缩水18%到25%,等2028年费用涨到顶,说不定就得贴钱运营,换谁也扛不住。 为啥偏偏是邮轮先不来,而货船没受影响呢?这里面差别大了。货船是拉货物的,中美之间贸易量大,很多货物离不开中国市场,就算多交点费用,分摊到货物上还能承受,而且部分货船还有豁免政策。 但邮轮不一样,靠的是游客赚钱,利润本来就薄,而且航线可选择的地方多,不去中国还能去韩国、日本的港口,没必要硬扛这笔天价费用。 像“RIVIERA”号本来的航线是东京-上海-厦门-新加坡,取消上海站改成釜山,虽然航程吸引力降了,后续预订量少了15%,还得多花燃油钱,但比起交1167万港口费还是划算些。 美国邮轮公司也不是没想过办法,比如把船改注册到其他国家,可美国法律规定只要美资持股超过25%就算美籍,照样得交费,换旗根本是白折腾。 要是硬扛着把费用加到票价里,上海出发的航线一晚得涨600块,中国游客本来就看重性价比,涨价了肯定换其他公司的船,到时候更赚不到钱。 撤退虽然可惜,但也是没办法的选择,嘉年华已经暂停了两条中美新航线的评估,原本计划2026年派到中国的新船也改去欧洲了。 这政策效果不光是美国邮轮不来,市场里也有了新变化。欧洲的邮轮公司瞅着机会就补上来了,主动申请填补上海港的空档,他们不是美国相关企业,不用交这笔特殊费用,自然愿意来。 国内的邮轮公司也趁机发力,中船嘉年华造的新船成本比欧美低35%,港口还给优先泊位和燃油折扣,成本优势特别明显。 这么一来,美国邮轮撤走后留下的市场份额,很快就被其他公司接住了,港口的吞吐量没受多大影响,咱们的码头照样热闹。 说到底,这不是咱们故意刁难美国邮轮,是他们先破坏规矩,咱们只是对等回应,而且政策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收费标准、范围都写得清清楚楚,一点不模糊。 美国邮轮不来,完全是账本算不过来的必然结果,毕竟做生意都是为了赚钱,没人愿意做赔本的买卖。 现在看来,这政策确实戳到了要害,美国邮轮公司要么咬牙交钱,要么放弃中国市场,怎么选都头疼,这就是对等反制的实实在在的效果。#上头条 聊热点#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